很多年以前,他曾在雒阳看到过这个少年。
“文和,故人相见不敢相识?”
那少年喘了口气笑着打起了招呼。
贾诩盯着他看了许久,久到自己都有些惊讶,随后他毫无留恋的收回了目光。
“文和不好奇?”
“不好奇,”贾诩淡定自若,“太尉应当知晓,我这人最是惜命。”
他自幼就知晓,一切都有代价,返老还童固然令人眼热,但他却不觉这一定是好事。
他惜命,所以最不爱管闲事,尤其是他看不透的事。
“公若奋力一搏,
未尝不能拦我于上党之外。”
荀晏说道。
“输给荀清恒的人不知凡几,多我一个又如何?”
早已不再年轻的毒士显得极为淡然,纵使兵败于野也未让他动容。
“真是心狠啊……”
荀晏叹息着。
“我败给你,是意料之中,情理之内,”贾诩道,“卫伯觎料你要么不出兵,出兵必从河南走,可惜他猜错了,大公子亲自布防于许昌一线,你却来了上党。”
“我还当伯觎还惦念着咱们的情分,”荀晏的声音渐渐轻了下来,“公亦是如此想的?”
贾诩看着他,他说道:“若非郭奉孝不愿领兵,我何至于再来见你。”
他言语之中竟是有些不情愿。
这魏国的兵权当真是烫手啊。
荀晏碰了它,于是与曹操分道扬镳,郭嘉不愿碰,宁愿一直做那背后之手,贾诩碰了,然后心心念念想要扔了。
诸夏侯曹逐渐老去,新的一代却远不如他们的父辈,又兼荀晏出走之事,曹操愈发忌惮外姓将领,却也不得不培养外姓将帅。
荀晏闷闷笑着。
“你今败军,魏公必不饶你。”
“总比赢了好,”贾诩仍然是那副什么也不在意的神色,“我若赢了,那便再没有安度晚年咯!”
何况他也尽力了。
那一地的鲜血与尸体,他甚至亲身上阵搏杀了一番,纵使是曹操,他还能如何指责他?
他刻意给自己寻最偏僻的地方,他不要战功,也不要曹操赏识,他的资历足够他混日子了,可偏偏就是他撞上了事。
“我不愿承担手刃荀清恒的恶名。”
贾诩叹息道。
“公一手引导了李傕郭汜之乱,这世上竟还有你不愿承受的名声?”那少年的笑意微凉,“你若当真心中有恐惧悔恨之情,如何能活到现在?”
撕下了往日里的平和面具,他第一次对贾诩露出了冷意。
纵使无人再提,纵使旧人都死光了,纵使他也是迫于无奈,但那盛大的长安之乱在最初就是他一手引导的。
贾诩冷冷道:“我若杀了你,凉州人将视我如猪狗。”
多可悲啊
,那些凉州人被打怕了,打一个大棒给个甜枣,给他们读书,分田,分了农具与牛,他们又将原先的侵略者看作恩人。
“文和不怕我这回真赢了,夺了魏公性命?”
“你会吗?”
贾诩反问。
荀晏没有回答,他费力的站起,侍奉在一旁的荀恽便连忙搀扶住了他。
帐外是肃杀的荒芜平地与成片的峭壁山峰。
上党的高地被群山环绕,那条连绵不绝的太行山脉有着天下之脊的称呼,山峦之崔嵬吓退了多少来犯的军队,这是天生的军事要地。
军营中汉胡交杂,賨人、羌人、汉人皆有,他一个个去慰问那些翻山越岭,疲惫不堪的士兵。
他出兵时尚且算个青年模样,如今彻头彻尾是个少年模样,沿路看到他的士兵都惊愕极了,甚至有人跪倒在地,喃喃念着腾格里……
最后他停在了一片高坡上。
登高而望,群山尽入怀中,微暖的阳光洒下,他伸出手,那些模糊的温暖的光束就透过指缝落在脸颊上。
“叔父……”
身旁的侄儿有些不安。
“别急,”荀晏慢条斯理说着,“我答应过要回家的。”
回家。
他会回家的。
眼前落下了一小片阴影,不知不觉比他高了一点的王平站在了他身旁。
他不知道是自己缩水了还是王子均长个子了。
少年的眼眸没有看着人,只是盯着那些模糊的光斑。
“阿平,能独领一军了。”
他用着极不符合自己外貌的语气说着。
“伤眼。”
王平侧身挡住了那些灼眼的光。
他向来沉默寡言,如今也是。
“我们一直希望您能自立。”他说道。
‘我们’是谁?
荀晏很难说清,他们可能分散在各个人群,也可能在各个角落。
但他却注定难以回应这种期待。
“北方会越来越牢固的,冀州徐州豫州……那儿的人口、资源、田地都要远胜于我们,袁本初的遗产可比你以为的要丰厚太多了,”他说着,“我们只有汜水关,若是关破,就
得丢了雒阳,若函谷关破,河东弘农就保不大住,往后便是关中了。”
“他就是坐拥大半个天下,我也无法心服于他。”
荀晏有些惊讶。
他很惊讶的看到在短短一两年里,关左的百姓养出了一种连他自己都无法理解的归属感。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bl/b/bjQdR.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无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