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薇宫的宦官到太史局时,姜沃正在袁师父屋中伏案补觉。
她手边还堆了许多未看完的公文。
夜里熬的晚,她白日就伏案歇一会。
生怕去榻上睡,会一觉睡过了头。
短暂的伏案补眠,却让姜沃梦见了师父们——
就在这间门屋里,两位师父在论一个卦象,而她边听边守着茶炉,见里面翠绿的茶叶翻滚。
等两人论的告一段落,她转头笑问李淳风:“师父,今日去丹室吃吧。”想吃师父亲自下厨炒的菜。
袁天罡立刻点头应和:“正是,我掐指一算,今日公厨的饭菜不佳。合该吃小灶。”
李淳风无奈而笑:“袁师都算出来了,那能如何?总不能让袁师砸了仙师的招牌。”
他起身:“走吧。”
姜沃笑着熄了炉火,起身去扶起袁天罡,三人一起向外走去。
梦里的门打开,阳光灿然到有些晃眼。
于是姜沃自案上醒了过来。
手被自己压得有些麻了,心底带着一种温软的怅然。
原来是一场梦啊。
她拿起下一份公文。
师父,我有点累了。
*
门就是这时候被敲响的。
太史局内传话的小吏在外叩门,道紫薇宫中有宦官到了。
姜沃对着铜镜整了整衣裳,来到太史局大堂。
原以为皇后宫中有什么要测算吉期之事,一听是皇后宣召,姜沃就觉得奇怪。
再一问果然魏国夫人也在,她当即拒绝。
“皇后娘娘若有事,只管命人将公文送来太史局。”
“恕前朝臣不便奉后宫召见。”
那宦官便道:“太史令果不肯奉召也罢了,那宫正司女官可得奉皇后娘娘召见了。”
姜沃活学活用:“宫正司典正之职,我已解官。”
紫薇宫宦官瞠目结舌:“敢问这是何时之事?”
姜沃淡然道:“刚刚。”
不过,姜沃是要攒筹子的人,自不会真的解官。
她也只是把‘解官’二字拿来用用——这宫正司的典正,原是文德皇后给她的,先帝曾说过,既是文德皇后之意,这个官职便一直留给她。
姜沃说完后回身就走,她还有许多公文没有审完呢。
那宦官见她竟然就走了,连忙道:“太史令,这……魏国夫人不过是想见一见太史令,说几句话,还请太史令拨冗一去。”主要是召不去人,宦官怕自己挨打。
姜沃道:“回告魏国夫人,她,我是不会见的。夫人若有什么‘良言’,可请柳相于朝上转达。”
*
还未等到中书令柳奭有什么动作,姜沃先接到了媚娘生产的消息。
算来,孩子才将将八个月。
五月末的夜晚,风都是热的,吹过来像是胶一样缠在人身上。
皇帝在偏殿走来走去,额上也都是汗珠。
姜沃原在安仁院里守着,还是皇帝单独把她叫过去,有些不安道:“民间门……民间门有七活八不活的说法,是假的吧?”
民间门有这样的俗话,都是早产,七个月孩子能活,
八个月的反而易夭折。
这孩子,正好是八个月。
“假的。”姜沃很肯定的点头,语气坚定到让皇帝也觉得安心许多:“陛下,孙神医曾说过,未足月前,孩子在母亲腹内待的越久越好。在里面养一天,相当于外头养十日呢。”
“哪有八个月的孩子,反而不如七个月的道理。”
“陛下放心就是。”
皇帝这才坐下来,但也只是望着前面,叹了口气:“夏日燥热,媚娘月份大了原就辛苦,偏生弘儿又有些恹恹的不精神,也不知是中暑了还是怎的,媚娘很悬心。孩子小又不敢用冰,不好灌药,朕与媚娘夜里都要起来看好几遍弘儿……”
皇帝絮絮说着。
姜沃静静听着:自‘宸妃’事后,自己承受的压力和重担,媚娘一定也在承受着。
而她又比自己多了致命软肋——
若是外面寻常人家,还不到一岁的婴孩没精神,甚至病一病,父母会心疼,但也只会觉得孩子还小,病一病难免的。
可在这宫里,只怕媚娘会紧张到立刻把弘儿身边所有人摸排一遍,甚至把这立政殿再收拾一遍,生怕是有人心怀不轨。
若是再多一个孩子……
门扉洞开,小山公公进门报喜,满脸喜色:“陛下!宸妃娘娘诞下小公主!母女均安!”
*
五日后。
姜沃再次来到了安仁院。
“姐姐怎么样?”
媚娘摇头:“我无事,孩子未足月,我是没怎么遭罪,只可怜这孩子,这样小的一团。”
姜沃看着眼前幼小的婴儿。
她见过的小孩子不多,只能与一年前见到的弘儿相比。
小公主看上去,比弘儿刚出生的时候小了两圈。
此时她正蜷在大红色的襁褓里安睡,只露出半张小脸儿,并不知外头风雨。
姜沃进门后,已经换过衣裳洗过手,此时才敢轻轻碰了碰小公主的腮。她从没碰触过这样柔软之物。
如今宫里的局势,四面都是明枪暗箭。
这样脆弱的早产的小小婴孩,如同漂浮在一个满是恶意的激流中。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顾四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