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可以看出皇帝和皇帝的区别,始皇帝双开两个战场,哪怕在岭南填进去几十万秦军都没能动摇国力,秦二世才刚上台,不急着稳定国内势力,反而将军队外调。】
【双开的结果就是大秦主力军被两方战场牵扯,无法回援剿灭国内起义,一直到秦灭,大秦的主力军都不见踪影。】
【这也是正史上否决了秦二世胡亥合法继承权的理由,始皇帝这样雄才大略的人,怎么可能挑选这样一个人做继承人?】
【陈胜吴广作为最大的势力,也是第一个失败,可谓是崛起的快失败的也快。】
【有一句话说得好,“可以共患难却不能同富贵”,在权势面前,很少人能维持初心,多少人被权势迷花了眼?】
【起义军最初取得了不少势力,也得到了多地响应很快占据了很大一块地盘,可是人在掌握权势后很难再维持初心。】
【这就跟现在的明星一样,塌房时很多粉丝不相信,自家主子怎么敢做出这些犯法的事,可享受过鲜花掌声和普通人没有的特权后,很少有人还能保持这种对法律的敬畏,甚至会产生自己可以凌驾法律之上的错觉。】
【作为起义军的首领,陈胜也起了傲慢之心,自认跟以往不一样了,听信谗言杀了故人,这显然让起义军的其他将领起了防范。】
【很快吴广死于起义军内部的争权夺利,吴广死后,陈胜也没坚持太长时间,可笑的是这支历史上第一支农民起义军失败在内部争权夺利中。】
地图上属于陈胜吴广的旗帜消失。
【我们再回过头来说刘邦,刘邦在投奔人四处抱大腿其实不是第一回 了,在投奔项梁之前,刘邦投奔的是秦嘉和景驹,只是在跟秦国大将章邯部将司马夷相碰撞后失利,失了丰邑。】
【等项羽灭了秦嘉和景驹后,刘邦见势不妙才去投奔项梁,借兵收复丰邑。】
【至于为何投奔项梁不直接投靠项羽,理由很简单,项梁是项羽的叔叔,项羽如今也是项梁麾下将士。】
光幕上属于刘邦、英布的小旗帜汇聚到楚旗周围。
【这里提一句,刘邦碰到的秦军并不是秦朝正规军,是秦国大将章邯匆匆组织骊山刑徒,从这里就能看出秦朝的底蕴,只是章邯给力却扛不住有个拖后腿的君主。】
【巨鹿之战众位应该不陌生,诞生了两个成语,破釜沉舟和作壁上观。】
【这是巨鹿之战断送了秦朝国运,王离军败,章邯跟项羽对峙,迟迟未开始决战,缺粮的项羽还没急,拥有后方补给的秦朝廷急了,急吼吼要处罚避战不出的章邯……】
秦王政眸光幽深,也幸亏赵高已经死了,不然他高低也得安排一套五马分尸套餐。
不过死了也无妨,可以挖出来再鞭尸。
【章邯领的可不是正规军而是被释放的骊山刑徒,王离率领的几万大秦主力军都败了,章邯敢让士气低落的刑徒军跟士气大涨的楚军决战吗?】
【这里不得不感叹一句,这看得见摸不着的士气真TM是玄学,真实存在不说,主导着军队胜负。】
【章邯虽然占据人数和后勤优势,可项羽却挟胜利气势,双方是谁都没把握干掉对方。】
【毫无疑问章邯的选择是对的,没有把握干掉项羽,跟对方对峙,耗尽对方粮草无疑是最好的办法,可惜朝廷不给他时间。】
【朝廷要降罪于他,毫无疑问令章邯失望了,他委屈,秦军主力被牵扯在南北战场,国内无大将,陈胜吴广起义军快打到咸阳城,是他站起来领着骊山刑徒剿灭起义军保住了局势,现在是过河拆桥了是吗?】
【巨鹿之战,项羽明明没赢,章邯却投降了项羽,成为秦朝叛将,就有些讽刺了。】
【巨鹿之战后在诸多起义军畏战不进,破釜沉舟的项羽理所当然享受到了胜利果实,不仅得到了章邯的二十万降军,还成为诸侯起义军的领头羊。】
【可是我们知道六国的仇恨并未随着秦朝一统而消失,反而越来越深,这些投降的秦军成了诸侯军可以打骂的存在,地位等同奴隶,秦军自然有骚动,骚动传入项羽耳中,他二话不说乘夜坑杀了这二十万秦军。】
【巨鹿之战后项羽自立“西楚霸王”,分封了十八路诸侯王。从这里就能看出项羽在搞分封制,开历史倒车。】
【其实也不难理解,项羽的目的是复国,恢复战国的诸侯国制,秦朝实行郡县制,在六国贵族眼里才是异端。】
【分封后,项羽原本以为天下会回到周朝分封诸侯时一样,他却忽略了现在的天下跟周时的天下不一样了,先爆雷的是齐地。】
【齐地最先响应陈胜吴广起义的是田荣,光看田姓就知道是齐国田氏宗族,田荣这名字大家可能不熟悉,但这个人却在历史上干出了两件大事,一是假借陈胜之名杀了吴广,二是第一个敢站出来反抗西楚霸王项羽。】
【项羽的领兵之力那是经过历史验证的,唯一能胜过他的只有兵仙韩信。】
【刘邦跟项羽都不敢正面作战,顶着桌子逃跑。】
【田荣敢站出来反抗,不得不称赞一句牛人。】
光幕上旗帜已经变成了十八路诸侯。
【巨鹿之战时项羽曾经派人去齐国寻求救援,结果被田荣拒绝了,作壁上观的田荣自然没能被项羽封王,且齐国还被项羽分封的三个诸侯王给瓜分了,这下齐国实际掌控者田荣一下子炸了,直接杀了另外两个被项羽封的诸侯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bl/b/bjQrt.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玄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