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不是刘邦集团的老股东,他是半路跳槽过来的,最开始的老板是项羽,韩信在项羽麾下是奔着荣华富贵去的,给项羽提了不少建议,可惜武人相斥,项羽一个都不采纳,韩信这才跳槽到了刘邦这里。
在刘邦麾下他的军事才能才得到发挥,不过韩信是半路跳过来,哪怕军事才能再厉害,刘邦也不会全然相信他。刘邦建汉后,兑现了当初的承诺,封韩信为诸侯王,结果韩信收容钟离眛,摆明了想要谋反,刘邦只削去他的王位很优待他了。】
【四四:后面的我知道,韩信并没有吸取教训,借助刘邦在外平叛,再次和陈豨串联谋反,最后落到身死族灭真不怪别人,有时候性格真能决定命运,韩信因为少时胯下之辱,一直期盼能出人头地。】
【四四:成为诸侯王后还
不够,还想做皇帝,被削掉王位又满怀怨恨,想着翻身,其实他要是能想开,也不一定没有个好解决,刘邦一个功臣都没杀,哪怕是诸侯王杀的也是明确造反的,诚心悔过的也都给放了,开国皇帝做到这一步已经不错了。韩信的下场全是他自找的!】
长安城的王公目光都汇聚在淮阴侯府上,某些人眼睛冒光,仿佛看到了立功的机会。
也有人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那可是淮阴侯,当世兵仙,淮阴侯怎么可能会谋反?
谁谋反会这般儿戏?
【清河湾:韩信谋反不是没有定论吗?历史上很多人都认为韩信没有谋反,韩信军事才能牛批,政治才能为零,刘邦虽然封他为诸侯王,并没有给他兵马,他就是没牙的老虎,刘邦至于要杀他吗?
后来被贬为淮阴侯也是被软禁在长安城,他心里不服刘邦能不知道吗?再看看韩信两次谋反都是有人告密,第一次刘邦放过了,第二次是吕后趁刘邦不在把人诓骗到宫里杀了,他到底有没有谋反无人知道,都是外人说的。
《史记》也只是客观记载了当时的相关事迹,后人之所以怀疑,是因为这个时候韩信没有谋反的理由,他无兵能动用的只有家人,当年刘邦跟项羽胜负未分时,项羽的人也游说过韩信,被韩信拒绝了,后来韩信两次被刘邦突袭解除兵权也没有反,最有希望成功的时候韩信都没有反,怎么可能在成为没牙老虎的时候反?】
【是兄弟砍一下:韩信那薛定谔的“谋反”。】
【曲曲一生:韩信死得憋屈又可惜,这样的人战死沙场马革裹尸才是他的归途,死于宫女之手,太可笑了。】
淮阴侯府门前经过的牛车越发多了,不少人企图透过紧闭的大门知道淮阴侯在知道自己死法后会是什么反应。
然而没等淮阴侯大门开启,皇帝先命军队将淮阴侯府围了起来。
原本光明正大打探的人顿时散去。
【周圆:吕后这一招解了刘邦的负担,他想杀韩信又舍不得他的军事才能,吕后这一出手让他不再纠结,可惜吕后智商可以,情商不行,没有像刘邦一样圆滑的情商周旋这些开国功臣,手段太粗暴,最后结局是两败俱伤被刘恒捡漏……】
听着宫女念评论的薄姬脸上血色消失。!
第九十章
薄姬在后宫并不得宠,她曾经是魏王魏豹的姬妾,进入皇帝后宫后,她幸运诞下一儿子,自此便安心养儿子,很少争宠碍皇后眼。
她不是戚姬,敢仗着皇帝宠爱跟皇后斗。
或许是因为安分守己,这几年皇后对她还不错。
可是如今不一样了,天音预知她的儿子未来是皇帝!
薄姬低下头看着稚子,眼睛泛红,从此后宫女人谁会容许他长大?
就在薄姬忧惧交加之时,刘邦已经将看完所有视频,了解到大汉之后的朝代以及自己的重孙汉武帝刘彻。
心中激荡无法用语言来言表。
自己的子孙争气,比始皇帝的子孙还要争气,这让刘邦在某种程度上有了优越感。
哈哈,他刘邦面临的继承人问题跟始皇帝如出一辙,长子不争气,其他儿子年龄太小看不出资质。
现在呢,上天保佑他大汉,哪怕遇到危机,也有儿子站出来力挽狂澜。
这是天命所归!
在天音降临前,刘邦已经对大汉未来不抱希望,破罐子破摔只想过好自己这一生,子孙未来他又管不着。
可现在呢?
老子的儿子没有一个是蛇,全他奶奶滴是小狼崽子。
刘邦再看他那些儿子,眼神都不一样了,无存在感的儿子都能支撑起这个天下,那么其他儿子呢?
【七七:主播还是专门出一期讲解韩信的视频。】
【鹰击长空:不想查资料,谁能来说说刘邦为何是封建皇帝里最厉害的一个?】
【大明战神:刘邦四十八岁才开始创业,本人是真英雄,翻一翻史书就能知道刘邦这个人很有人格魅力,上到六国贵族,下到贩夫走卒,就没有他,刘邦结交不到的朋友。】
【8574:有些人横空出世,独树一帜,出道便是巅峰。】
【臭豆腐:刘邦是皇帝里这乐于表现自己人性一面的皇帝,哪怕当了皇帝也不会遮遮掩掩,后面的皇帝哪个敢露出这粗俗的一面,皇帝都被神化了,被拱卫在最上面高高在上。】
【古道西风:刘邦脑子清醒,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跟六国那帮贵族相比,你说他有眼界吗?没有,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bl/b/bjQrt.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玄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