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将河南地消化掉,希望渺茫。
再加上大汉打这场战,老本都快亏没了,近几年是别想再有大型战事。
刘彻想赚钱,想粮食增产,想富民之法,想人口翻倍。
他手中得用的都是酷吏,酷吏是一把非常好用的刀,可治理民生上就不那么顺手了。
刘彻自己是个精力旺盛的皇帝,他从登基开始就摩拳擦掌等着跟匈奴人掰手腕,因为太过穷兵黩武,他在民间的名声并不好听。
想让他学习他爹他爷让百姓喘口气休养生息,这也太为难他了。
刘彻搜索武将的能力一流,看着不错的人才拉到战场上一试便知。
可要让他长出擅长民生的臣子,算了,还不如求助父辈经验。
很快刘彻将后世得到了一些书籍和情报分享到群里,然后将国内大致情况说了,还用纸画了个潦草的舆图让父辈能更加理解他面临的情况。
然后向三位皇帝寻求富国强民之法。
刘邦先被轻薄的纸张吸引住了,这玩意比笨重的逐渐强太多了,看着也不像羊皮。
刘彻又跟善财童子一样大方分享造纸术、火药等
制作工艺。
想要得到就有付出,这点刘彻习以为常,他一向是个大方的皇帝。
刘恒手疾眼快点开了分享,很快面前光幕出现了一页字。
起先觉得有些怪异,很快发现横着读从左到右才顺畅。
纸的制作方法让刘恒惊讶,当然他此时还未意识到纸的价值,只知道这是好东西,抄下最上方的制作法子喊来少府的人去做出来。
刘恒拿到好处,又翻看孙子给的舆图,这一看刘恒眉头深深凝起来。
这浑小子只顾得上打仗,国内人口比他现在还有所减少。
他和他老子休养生息,多养活的人口都被这小子给祸祸了。
不说刘恒,就说刘启,捂着胸口心疼到不行。
只一十多年,也就一代人,他好不容易积攒的家业被彻儿给花完了?
【汉武帝刘彻:我缺钱!极度缺钱!爹,祖父,曾祖父,帮我想想办法!】
【汉高祖刘邦:啧,赚钱这事别找朕,这些都是丞相负责的。】
不管是当年拿下的汉中,还是现在的大汉,都有张良萧何帮他打理。
什么赚钱法子?他要是有法子,当年在沛县早发达了!
【汉文帝刘恒:轻易不要再起战事,无为而治,给足黔首休养生息时间。】
黔首就跟那田野里的庄稼,一茬接一茬,要是收割狠了会伤及根本。
刘恒不想打匈奴吗?
一是国内壮丁少,经过秦末战乱,死掉的壮丁太多了,再打下去国内全都是寡妇和未长成的孩子。
因为不能再打下去,他才平衡中央跟诸侯国之间的关系,不给诸侯国找到造反的理由。
【汉景帝刘启:诸侯国铸币权利不是收回来了吗?怎么还缺钱?】
在刘启看来,皇帝最不可能缺钱,缺钱造就是。
刘彻以优越心态甩手分享了前面关于货币讲解的视频。
【汉武帝刘彻:货币这东西不是想造就造的,不然会引发货币贬值,物价上升,最终还是黔首承担这恶果。】
群里顿时没人再发言,显然都去补课去了。
刘邦看了一遍,挑着眉有点稀里糊涂,要打仗他还能派得上用场
,可这些关于钱币的内容他听得就有些稀里糊涂了,只明白了一件事货币是不能随意乱造的。
“来人,请相国和留侯。”
萧何被喊进宫面色凝重,他以为刘邦喊他进宫是为淮阴侯谋反一事。
萧何跟刘邦是老乡,很清楚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所以刘邦做皇帝后,他没开口要什么王位,而是任凭刘邦给。
他跟韩信有些交情,当年韩信离开项羽来投奔还是汉王的陛下,韩信因口出狂言不被陛下所喜。
是他月下追回了韩信,将人再次推荐给了陛下。
韩信仗着劳苦功高索要王爵,他就知道不好了。
这人自找死路。
韩信落得什么下场,他都不怀疑,陛下送不下他。
看到天幕中关乎韩信的下场,他心里石头反而落地了。
只是这关键时刻,陛下为何喊他进宫,难道是误以为他跟韩信有私交?
萧何内心并不平静,可在进宫的途中撞见张良愣住了。
一人年纪都不小了,张良年少时就体弱多病,此刻看起来比萧何还要苍老。
“留侯。”萧何拱手。
“留侯不是云游去了吗?何时回得长安?”
张良很精明,早看出多疑,他没像萧何一样贪恋权势,而是早早退场,只留下了一个留侯的爵位。
张良给了他一个何必问的眼神,他一直隐居在留地好不好,对外称云游是为了搪塞那些拜访的人。
若不是被吕泽从留地绑来,强迫他为吕后出主意,他会搅进这池浑水中吗?
没错吕后请来商山四皓保住太子之位,就是张良给出的主意。
这主意一出,张良是彻底被绑上吕后这条船上了。
皇帝派人来请他,很明显知道他在京城,肯定也知道了他给皇后出过主意。
唉……
一人也没多交流,在小黄门带领下往长乐宫走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bl/b/bjQrt.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玄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