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别个,谁能够有这个魄力,当了三十年(虽然如今是寿昌二十九年腊月, 但是十六登基的头一年没有改元,所以满打满算十六已经登基三十年了)的皇帝说退下来就退下来,半点不留恋掌天下权势的滋味。
但是,十六不是别个。
十六就是这么想的,并且准备这么做的。
其实叫宝玉看来,封建社会也没规定君主□□制度是终身制的啊,只是人登上那么高的位置之后,一面说着高处不胜寒,一面又舍不得高处俯瞰万民的、掌握众人生杀大权的权利罢了。
终身制有什么好?本来封建君主□□制度就容易出岔子,王朝传多少年基本就看在位的君王是个什么货色,出一个昏君很容易就搞垮一个王朝,而终身制更是坑朝廷……年轻时候是有道明君,年老糊涂晚节不保的历史上也比比皆是。
所以宝玉觉得自己也没什么好劝的,只是微微笑着说:“您考虑清楚就好。”
“考虑了一两年了,要不是你孝期今年冬天才结束,我都能早点儿脱身。”十六滋溜一口葡萄酒,“到时候,我就能带着皇后,一起去看大漠孤烟直、去看瀚海阑干百丈冰、去看小桥流水人家、去看锦官城外柏森森……用脚丈量了我大明土地,用眼亲见我大明河山,才算没有白活一遭啊。”
宝玉失笑,所以好伙伴现在就已经盘算好了退位之后的周游大明旅行计划!果然是劝与不劝其实都只有一个结果了。
“您的计划很好,臣亦打算若干年后也到处走走看看。不过您就算要退下来,也得给朝中一个缓冲的时间才行吧?”
“是啊,所以我打算出了正月再宣布此事,到时候让太子监国,一应政务都送去东宫,我就先去京郊行宫住着,真有不能决断之事再给我发折子。不过我想,把你们几个都留给太子了,要是什么大事是你们都束手无策的,那即便来找我也没什么用。”
……
贾瑛这一趟进宫并没有遮掩行踪,而陛下留他喝酒吃饭的事情也随之传开,众人这便知晓了,贾大人还是那个深得君心的贾大人(你大爷还是你大爷),恐怕年后过了上元节,贾大人就要继续为大明尽忠职守了,只不知道会被委任去哪里,许是侯尚书和洪太傅都要让贤。
有人去侯俊即和洪乘业面前为他们抱不平,前者是浑不吝地说:“贾大人早二十年就是我上司了,我怎么能和他比?”半点没有朝中大员要面子的意思;后者更加,牛眼一瞪,张口就骂:“陛下都没下旨呢,要你替我操心?我看是挑拨离间、包藏祸心!”
整个寿昌三十年的新年,下头的人没少琢磨贾瑛会空降去哪儿,却偏偏,几位重臣心中都有数了。
……
待到上元节后,户部尚书突然提出了致仕,众人一看:【啊,原来朝中的死要钱居然也满头银发了?谁叫这位老爷子每年收赋税、批经费的时候都特别能战斗呢,叫人不知不觉就忘记了他的年纪。】
三请三辞之后,钱尚书顺利告老,众人悚然一惊:原想着现在六部之中一个萝卜一个坑,没想到钱大人这一离开,就腾出来一个尚书之位啊!陛下该不会……该不会?!不会吧?户部尚书岂是一个行伍出身的人能够胜任的?
另有人立即泼冷水:可别忘了,咱们这位贾大人是深藏不露的能文能武,他守孝期间想要敲开荣国府大门的学子还少了?
……
最明显的就是,近来往荣国府送帖子的人又多了起来——这就是陛下要重新启用贾瑛的心好累。
果然,寿昌三十年正月末,陛下旨意,封贾瑛为户部尚书,并授体仁阁大学士,官居一品。
所以……
更显得年前上下折腾的人好似笑话一般。
正当众人还要议一议阁臣再兼尚书之职是否合规矩呢,陛下又丢下一个雷——他要长住行宫了,擢太子监国。
为何?
难道是陛下龙体欠安?
不不不,陛下龙行虎步、一顿能吃三碗饭,半点没有身子不适的样子。但是他就是任性离宫了,挥挥手不带走一个重臣伴架。
太子殿下这回可不是一般的监国,陛下走的时候连玉玺都没有带,直接授予了太子殿下用印的权利。
【这是弄啥嘞?陛下莫不是想要退位吧?开什么玩笑?滑天下之大稽!】
然则,只有宝玉确定一定以及肯定,陛下是真的要退位。
十六以最直接的举动给太子让路造势,起初三不五时有老臣去规劝,想请十六回宫,但是十六都避而不见,甚至跑到山里去行猎去。
等到半年左右的时间过去,朝中一直安安稳稳的,倒是有人开始觉得,太子殿下要是真的登基了也是不错的,毕竟新帝登基之后,一朝天子一朝臣,总得提拔一部分新人了吧?
当然,在一切都没有明朗之前,就算有人心中开始偏移动摇了,也不敢大喇喇表明自己要效忠太子——名义上,太子还不是天子呢,谁知道之后还会不会出什么变数?也许陛下潇洒了大半年,玩够了,又想回来继续在干二十年呢?
上述那种想法的人都是不够了解十六的,但是却也是朝中绝大部分人所想,所以当十六在寿昌三十年腊月宣布退位诏书的时候,满朝都惊呆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bl/hqs1.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红楼 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