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爷忙他们的去了,林雨桐自己也有一摊子事忙。跟九福晋对账的事,虽然有董小宛带着人处理,但林雨桐该看的还得看。信任这东西,都是有限度的。不能真的大撒手,那时间长了,肯定得坏事。你得牵着,不时的拽上一拽,这才不至于跑偏了。
九福晋也跟林雨桐说为难的事,“……主要还是原料,棉花不足……”
林雨桐挠头,鼓励种棉,这是绝对不行的事。
她刚想说新疆,一想也不对,这时候还没有新疆呢。新疆是乾隆年间彻底平定了准噶尔之后,又消灭了阿穆尔萨,这才有了这么一片广大的疆域,乾隆给这片疆域取名新疆,意为新开辟的疆域。
正准备跟准噶尔打仗你,你不能跑到人家家门口去种棉花吧?
“再等等吧。”林雨桐掰着手指算,明年打了胜仗,但估摸着也错过了农时,是种不成的。得到后年,“这两年先稳稳,别急着扩大规模。要实在没有增长点,在羊毛上想想办法……”
九福晋却另外有事跟林雨桐商量,“……四嫂,还有个事……”
十分为难的样子。
林雨桐却笑:“有什么咱们说什么,什么时候你跟我这么客气了。”
九福晋不好意思的笑,“是我们家弘鑫……”
林雨桐忍不住又笑,这名字取的,如今宗室里谁不知道九爷两口子另辟蹊径,跟自家闺女换了这么个名字,她忍了笑意,“是孩子的亲事?”
好像年龄有点小吧。
九福晋赶紧摇头,“想多留两年,不急。”十分怕林雨桐要给她闺女做媒的样子,转移了话题,“这孩子之前跟着他阿玛出了两回门,就在前门大街上,结果不知道怎么想的,从家里调用了两辆骡车,打发了她那憨傻的奶兄跟一个瘸腿的小厮驾着骡车去了前门大街,拉客去了。从这头到那头,不管从什么地方上来的,反正是一文钱……”
林雨桐眼睛一亮,这不就是公交车的雏形吗?
九福晋见皇后没露出反感的样子来,心里一松,低声道:“您知道就这两辆车,一天赚了多少吗?”她伸出一只手来,“五千三百多文……”
也就是五两多银子。
这满京城多少路呢?从内城到外城,又另外算,这真要是都走通了,说是日进斗金都不为过。
林雨桐还真是佩服这一家子。老子娘是钱串子,结果生的孩子还是个钱串子……
第961章 重返大清(66)三合一
送走九福晋,林雨桐才找机会跟四爷说,“商业税上,我觉得咱们还得更上心一些。”
四爷重农,重工,但却从来没有抑制商业。
他甚至鼓励商人走出去,需要商船,这个可以有,朝廷有船厂,你只说要什么型号的,咱们卖给你。担心安全问题?这个不需要。咱们的水师正好跟着出去练练,彼此正好有个照应。
例如九爷的商队,货物运出去,除了带回来真金白银宝石药材及其他货物以外,也总是腾出一两艘船来,干嘛呢?运粮食。从外往里运。
这其实是帮了大忙了。尤其是帮了八爷的忙。但凡有个灾情,有时候你就是能筹措来银子也没用,上哪买粮食去?九爷要是带回来的全都是舶来品,赚的银子当然是更多的。但相比起银子,物资储备才是关键的时候能救命的玩意。后来又添了军备粮库,九爷就跟蚂蚁搬家似得,一点一点往回倒腾。
四爷没特意跟九爷说过这事,八爷也没专门上门去求过。但是九爷还都是默默的做了。至于说为什么不大量的从海外收购粮食运回来的事,这个不能苛责。问题是九爷现在跑的都是周边小国,粮食本身就难以自给自足。每次回来都能倒腾这么多,实属不易。这要是收购的多了,该引起对方的警觉了。所以这么细水长流的,在九爷现在看来,就挺好。
商人都精明的很,这个跟国籍无关。九爷赚没赚钱,这个谁都看的见。于是船厂的生意要是不扩大规模的话订单都能排到十年以后去。而今年,最大的不同还不是想要走出去的人多了,而是走进来的人越来越多了。没看见这次各个属国都派了使臣前来吗?这在以前是没有的事。如今的使臣是常驻的,而之前的都是有事才来。不是上门打秋风,就是求援助。要么就是自己国内出现了倾轧,请求上国主持公道。如今呢?四爷从来都只赠送有纪念价值的东西。比如信运来的太湖石,比如盆栽的迎客松,比如皇后亲手种的花,要么就是皇子阿哥们亲自誊抄的孔孟典籍,再不然就是格格绣的绣品。反正他们把公主和格格也分不清楚。小格格还吃奶呢,送人的东西是林雨桐顺手从萱宝的绣样中随便挑的一样。是个意思就行了。反正是怎么不花钱怎么来。弘历自己的窑厂里烧出来的瓷器就被他皇阿玛挑出来几件送人了。他倒是进上来不少,可是奈何他皇阿玛实在是欣赏不了他那种风格,瞧着闹的慌。直接大方拿出去送人拉倒。
弘历也特别高兴他皇阿玛的做法,觉得这是看中他。你想啊,他私产里产的东西被他阿玛当国礼送人,那这不是看重是什么。四爷好容易将一堆碍眼的玩意搪塞出去了,然后他乖儿子弘历十分大方的给他皇阿玛拉回来一大推,“您随便送,这里的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林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