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敛财人生[综]_林木儿【完结】(3624)

  老领导退了,没有去别的地方,就在老干局呆着呢。

  然后新领导说句话,他这边都知道了。尤其是在对一些问题的处理上,个人有个人的看法,哪怕是领导想法也绝对不会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政令方向,也有各自的侧重点。

  然后老领导就觉得你这是否定了他的成绩,又总能按照他的逻辑找出你的问题出来。

  因此上,每年都有这么来反映问题的。

  谁也没往心里去。

  见乔国红这么说了,江汉的老婆好像也觉得这事确实有些大惊小怪的,没再往下说。

  林雨桐却抓住了个重点词,她说的是‘闹的很厉害’和‘一些’。到底是多少才算是一些呢?

  又是哪里的一些老干部闹的厉害呢?

  回去之后就打电话给秘书,叫他打听一下。

  这小伙子一直很机灵,晚上就来了电话,告诉林雨桐——秦市!

  但上京是反应什么问题的,这个就不得而知了。

  第二天上班的时候,秘书小伙子递给林雨桐一份报告:“林部长……我昨天晚上打电话给秦市的一位老同学,他在水质检部门工作,这是他们单位给出的一份H河的水质检合格报告……”

  林雨桐眉头一挑,这给的是合格的报告,你给我看干什么?

  她带着疑问看秘书,秘书也认真的看她。

  好小子!长进了,会打哑谜了。

  林雨桐低头看这份报告,其实只看报告,不见水样品,不叫信得过的人检测,这东西什么都不是。

  但叫既然拿来叫自己看了,这里面一定有猫腻。

  她打开电脑,调出秦市的地图出来。

  沿着H河一条线上,林雨桐注意到了,这里有个疗养院。

  这疗养院在青云山上,上下就是H河。她以前还来过这个地方,看望过住在这里的老领导。要是没记错,当时老领导还炫耀,说住在这里不错,半山腰的泉水一点也不比西山的差。

  想到闹事的是老干部,刚叫秘书打听了这事,第二天就给了这么一份莫名其妙的报告。将两者联系起来,只怕手里的这份报告才是有问题的。

  可水如果出现问题,原因在哪里呢?

  污染了?

  谁有胆子去那里污染?

  哪里有疗养院,还能在哪里开工厂还是怎么的?

  想到四爷在秦市,她心里一动,想起江山之前提到过的一句话,他说‘为了金矿的事情,之前已经闹过一次不愉快’。

  难道金矿就在青云山?

  她立马打电话给赵梅:“你知道H河边的金矿吗?”

  赵梅立马就道:“您也知道了?哎呦!已经闹起来了。”

  这一问之下,林雨桐才算知道了始末。

  青云山下确实是开了金矿了。先开始,是山下村民养的鱼成批的死亡,村民就不敢用这样的水养鱼浇灌庄稼了。可是打井出来的水,也带着臭味,还闪着绿光。

  但是当时是找人反应了的。

  不过对方很快给了答复,水质检合格。

  很快的,疗养院以维护修缮的名义,把老领导都迁出去了,迁到哪里去了?迁到由企业牵头集资兴建的新的疗养院去了。新址在岭山山下,不管各方面的条件都比老址好,于是都在这里安家落户了。

  本来一切都相安无事,挺好的。

  可这不是秦市开始查三公经费了嘛。

  查到了质监局的领导的座驾。这为的座驾初看起来不起眼,但却是改装过的。据说光是改装费得四十万,还得是美金。

  你说,你哪里来的钱,改装这么一辆车?

  这人喝了点酒,当时就怒了,说:“你们凭什么查我?这情况就我一人吗?”

  边上围观的人群里不知道谁喊了一句:“不管是从哪头数,也查不到我们局长身上。我们这车是企业捐赠的。那接受企业捐赠的单位和个人多了去了。你们怎么不去查?”

  说者当时真是无心,可这新闻报道一出来,听者就有心了。

  秦市既然请了工作组过去,搞试点,那就不能假把式。查是真查,报道也是真报道。毕竟中央工作组的同志还在,还都跟着呢。对不对?

  因此,才有了这个报道。当然了,报道了就这一段,据说后面还有更火爆的,没有报道出来。

  紧跟在后面的就是有关的领导出来表态,表示必定会一查到底,绝不姑息等等。

  老领导们都是关心时局政事的,这事一报道,都知道了。

  一个个都是七窍玲珑心的人,一听这话,就觉得是在影射他们。

  可谁真想到他们身上去了。

  一群已经退休的老头儿,没想象的那么重要。

  但他们不这么认为,兢兢业业,如履薄冰一辈子,顺利的退休没背上什么脏名声,这本身就是一种成就。

  但现在呢?晚节不保了!

  这是小事吗?

  不是啊!

  一旦觉得不能住了,那就坚决不住了。可找人联系去搬家,先是三推四推的,后来逼的极了,也不知道哪位领导以前的老部下就说:“要不,给您换个地方,您去下面的同立市住怎么样?那里的环境好,住着安全。”

  这是什么话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林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