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只有一种可能,有人按捺不住了。
那这就不仅仅是皇位的更替,而是一次有组织,有预谋的政变。
在这种时候,若是不能进入权利中心,押注搏一把,那最好的方式,就是躲开。躲的远远的,千万别跟这种事沾染上一星半点的关系。
这种大乱之下,枉死的小人物,多了去了。
第二天,四爷就马上打发人,叫余梁:“要是差事真不是那么要紧,不如请上一段时间的假。住在山里也行,去别的地方避避也行,先过了这一场风波再说。”
余梁吓了一跳:“这种话可不敢乱说的。”说完,又急忙问:“有几成把握。”
林雨桐就说:“不管有几成把握,找个清净的地方避一避,这总是没错的。横竖也不耽搁什么。”
于是,张道长非常配合的给邵华肚子里的孩子算了一卦,言说是,刀兵的煞气太重,不能沾染,否则,这孩子有大凶险。
余家住的地方,本就是跟武官家眷住的地方在一条街上。这么点事,家家都能知道。
于是余梁带着重礼,把上司同僚都拜访了一遍,只说了为了孩子,得去庙里祈福,要请假云云。毕竟司库管着刀兵,怕这煞气啊!
这些人收了东西,都特别仗义。上司说尽管歇着,孩子只要平安就好。等孩子降生了,再回来当差云云。同僚说,只管忙你的,你差事的事,别担心,谁来也挤不走你。你的那点活,兄弟们就干了。
余梁谢了又谢,告辞出来。然后当天就收拾箱笼,搬到城外了。
而林雨桐看着王熙凤叫人送来的请帖,说是端午吃戏酒的。她轻轻叹了一声,又无奈的摇摇头:大变在前,贾家在这风口浪尖上的,反而是毫无所察……
第1334章 重归来路(12)三合一
虽然跟贾敬之间,算是交易的关系。但这种事情,四爷还是隐晦的跟贾敬提了一句。
贾敬摇摇头:“难得糊涂,糊涂难得。无量天尊!”
竟是再也不发一语。
四爷默默的跟他下完一盘棋,就起身告辞了。
不过四爷也理解贾敬这种难得糊涂。不糊涂能怎么办呢?要是把这些可能要发生的事,告诉府里,然后呢?
府里的男人有哪个是得用的?别再给把一个个吓的再一时糊涂给逼急了干出更糊涂的事来才好。
但愿靠着祖上的功德,上面的人看着那都是一群糊涂蛋的份上,多容忍两分。将来哪怕是家业败了,好歹还能留下根下来。要是在里面裹乱了,那他们不死谁死?那才是把一家子妇孺老幼都给害了呢。
所以,糊涂下去吧。只要不干作死的事,要不了命。
贾敬一直用镌刻阴鸷经的办法,在劝诫儿孙,要积德行善,要积阴德。要真是贾珍和贾蓉能做到这一点,就算是没有爵位,未尝不能平平安安的做富家翁。
可想想贾珍那德行,什么也别说了,贾家的路从太子被圈禁开始,已经注定了。
既然出了城了,城里的事情一概都不管。
王熙凤的贴子送来,林雨桐当然没去。没去归没去,但话却得好好的说。因着山里有一种山莓,小小个的,熟透了也酸酸甜甜的。她正好用这个,就叫周围山民家的孩子采了给送了来,一斤几个铜板的天天收,收了就做了果酱和果子露。正好眼看五月节了,就叫人给送去了。只说是钱氏的身体又不好了,她不方便走开云云。只这东西是自家做的,极干净的。给老太太开胃用的。
又有族人和之前交往的一些人家,这五月的节礼也得送吧。打发了杜有财,挨家按户的跑了一趟。这一趟就是三天,眼看就快端午了。
杜有财是端午的前两天回来的,回来就说:“好像有点不对,出城可以,进城查的特别严。说是查大盗,也不知道是不是。家里我已经叫人注意了,千万关闭门户,晚上不可在外面逗留,又叫常巡查着院子……”
赏了细心的杜有财,余梁就看妹夫:“真要出事了?”
才说要出事,这第二天一早,也就是端午的前一天五月初四的早上,传来消息:太子薨逝了。
五月初三,是太子的生辰。而太子,就死在生日的晚上。
只说是突发急症,暴病而亡。
又说皇上得了消息,顿时就心口绞痛,约莫是有些不好了。
紧跟着,是太医院的太医,一个接一个的获罪,或是直接砍头,或是一家被发配。整个京城,都是噤若寒蝉。
又三天,只说是皇上身上不好,册封四皇子为太子,择日登基为帝。他自封了太上皇。
紧跟着,也就才半个月不到,新帝继位,登基大典的号角响了三天三夜。
林雨桐却瞥见四爷写在纸上的一个日子——五月初三。
她不是很明白:“书上元春让贾家打醮的日子?”
四爷摇头:“二哥的生日是五月初三。”
啊?
啊!
林雨桐知道四爷说的是什么,他是说理亲王胤礽的生日。
很多人解读红楼,说这个便是影射当时的皇权朝政。
谁知道呢。
不过这个日子是挺巧合的。
所以,“这就是个巧合吧。”她这么跟四爷说。想想觉得大概是因为这个日子想起故人了,就又说:“要不,今儿吃素。念上几卷经……”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林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