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雨桐一下子就笑了。皇后说这话真是真话。等坐到这个位置上了就会明白,想找个人聊天是多难的事。她应着,就又道:“既然娘娘说了,当真就想跟娘娘求一恩典。”
皇后就笑:“还真是……行!话是我说出去的,你只管说吧。”
林雨桐笑着将腰上的荷包解下来,然后放在一边的案几上:“这里面也不知道是多少银票,本来是带进宫来以备不时之需的。也没注意是多少。烦请娘娘将这荷包替我赠给刚才带我进来的女官……娘娘圣明当面,没什么能瞒的了娘娘的。她是贾家的嫡女,是我的表姐。自从入宫之后,外祖母和舅母常常挂念。如今见着了,别的帮不上忙,随身的这些银子烦请娘娘转交。臣妇能做的唯有此而已。”
皇后就认真的看了林雨桐两眼,然后叫身边的人把荷包收了:“也难为你有心了。只是真只求这些?”
林雨桐疑惑的看皇后,然后点头:“娘娘宽厚,表姐在娘娘身边本就是福气,也不缺银子。可说到底,银子是人的胆气,她有银子傍身,好歹心里是安稳的。所以,臣妇能给的只有这些银子。”
皇后这次是真笑了,却没继续这个话题。又闲聊了几句,就叫人送林雨桐出宫了。
这次,却没有再派元春送。
等林雨桐出去了,皇后才叫人把荷包打开:“看看有多少银票。”
里面最大面额的是一百两,另外有五十两、二十两、十两、五两、二两、一两面额的。加起来,得有九百多两。
皇后就笑:“如今,宫里的太监都这么放肆了?一个朝廷命妇进宫,身上都不得不带这么些银子傍身吗?”
“多少银子傍身?”正说着话呢,帘子被撩开了,正隆帝走了进来。
皇后赶紧起身,知道他这是听了一个尾巴,就把事给说了:“……这宫务是不整顿不成了。”
正隆帝就看放在一边的一摞子银票,猛地就笑了:“这位状元娘子如何?”
“是个妙人。”皇后笑着,亲手给正隆帝奉茶。
“朕也觉得是妙人。”他接了茶,用手里的扇子点了点那银票:“看着东西,你觉得宫务当整顿,这也没错。可你啊,还没想明白她此举的另一层意思。”
“嗯?”皇后就瞧他:“还有什么说话?”
“那些大人们,勋贵夫人们,进宫可不带这些银票。”他端起茶来:“随便几颗珠子几块宝石,岂止是一千两的价值。她拿出的是银票,这是在说,他们家根基浅薄,跟贾家不是那么一码事。”
皇后愣了一下,还真是。谁家夫人出门,身上带这东西的。都是丫头婆子随身带着的。
而根基浅薄……妙就妙在根基浅薄上了,这不正是皇上正需要的吗?
她便细细的把两人说的话说给丈夫听,然后又叹气:“……是个看事极明白的人。”跟贾家的关系,到最后,只怕还是得他们用银子解决。在贾家的人还浑浑噩噩的时候,她这个局外人倒是看的比谁都明白。
正隆帝端着茶抿了两口:“那便把东西转交了吧。人嘛,总是得有点人情味的。”
皇后打发了嬷嬷出去,原以为转交了就算了。却不想不大工夫,嬷嬷又回来了,掀开帘子在外间站着。应该是有话要说,而且是要单独跟皇后说。
皇后就皱眉:“进来回话。陛下又不是外人,天下的事没有陛下不能知道的。偏做出那么一副鬼祟的样子做什么?”
嬷嬷低着头进来请罪,然后才道:“贾女官要见娘娘……”说着,朝正隆帝身上一瞟,就不言语了。
一个女官,在皇上来的时候,非说有要事要禀报。谁知道打的什么鬼祟的主意?因此,嬷嬷有顾虑。
正隆帝只端着茶,半句话也不说。后宫的事,听皇后的。
皇后眯了眯眼睛,然后就道:“那就叫进来吧,看看她要说什么。”
元春进来的时候,低着头,只看着裙摆,压根就没朝皇上那边看一眼。然后本本分分的跪下:“奴婢确实有要事禀报,还请陛下和娘娘屏退左右。”
皇后皱眉,看了正隆帝一眼。正隆帝依旧是吹着茶杯里不存在的茶叶沫子,她就皱眉看向贾元春:“要事……是何要事?事关什么?”
“义忠亲王。”元春攥紧了双手,用了浑身的力气,终于把这四个字说了出来。
义忠亲王,也就是先太子。
这事太忌讳,也太敏感。
皇后见皇上抬起头来,她就挥手,将人都撵了出去。
元春听到大殿的门关闭的声音,这才道:“贾家两支,宁国府却有很多不合情理处,陛下和娘娘可知?”
皇后愕然的看向元春,不明白她说忠义亲王,又怎么会说到宁国府身上。难不成是说宁国府跟忠义亲王有勾结?
这贾氏女到底想干什么?
元春能想干什么?不过是自保罢了。自己不说,人家就不知道了吗?
与其如此,倒是自己搏一把。
于是,她的声音重新变的沉稳了起来:“宁国府当家的夫人尤氏,以尤氏的出身,哪怕是做续弦,又有几家肯许亲。况且,尤氏嫁到府里之时,年龄几许?二十多岁的老姑娘,何以嫁进国公府邸成了正室?”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林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