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你们进入国际总决赛,虽然我们学校已经很多年没有学生进去过了,但是我可以告诉你们,上次进去的那位师兄在拿到国际总决赛的金牌之后在大学毕业时申请海外大学的时候,这枚金牌为他的奖学金提供了最大的支持。
我就问你们,你们想高考加分么?你们想进名校么?你们想毕业之后去美国留学拿奖学金么?很简单,这周的甄选测试考入前六名,一切都有可能。当然,没有进入前六名的同学还有机会参加其他数学竞赛,只不过他们的奖励没有奥赛这么诱人,所以如何选择,我想你们应该明白了吧!”
不得不说刘国庆作为青峰高中最资深的特级教师还真的是有两把刷子的,不仅是专业水平过硬,对学生心理的把握也是非常了解的。青峰高中本身就是以升学为目标的省重点高中,那么多初中毕业生费尽心思进入这所高中的目的是什么?家长对于这所学校的期待是什么?刘国庆可是非常清楚的。
当他将“加分”、“优先录取”、“留学奖学金”这三个大饼甩出来之后,哪怕是老队员也跟打了鸡血一样。中二期的少年最怕的就是这种突然热血上涌的感觉,一时间原本安静如鸡的数学奥赛班仿佛在月圆之时化身为狼,狼嚎声闹了一个晚自习。
相较于数学奥赛班的热血,物理奥赛班就低调多了。不过林锦麒也理解物理奥赛班教练们的心思,毕竟物理奥赛班迄今的最好成绩也就是全国决赛的银牌。奥赛说白了就是金牌与银牌,拿到金牌就有机会去更高级别的赛事,拿到银牌基本就是安慰奖。尽管名义上银牌之后还有铜牌,但基本上很少发放。按照阅卷老师们的想法就是,孩子们辛辛苦苦地来一趟,难不成还拿个铜牌回家么?于是银牌就基本算是安慰奖,铜牌只可能在市预赛出现,连省复赛都好几年没有看到过铜牌了。
虽然物理奥赛班低调,但是物理组的裁判老师也是强调了“加分”和“优先录取”的重要性;同时也表示物理现在是国际显学,对日后留学也很有帮助。不过物理班的选手都清楚自家本身,争取下“加分”就好,“优先录取”基本没戏,至于“留学奖学金”,估计美国的大学应该还看不上一个只拿过省赛银牌或金牌的选手吧?
“你现在还没决定好参加数学奥赛和物理奥赛么?马上就是内部考核了呢。”培训课结束之后,刘星一边和林锦麒夜跑,一边关切地询问着。“我倒是希望你两边都参加,这样我在数学班拿到正选队员资格的机会就大了。”刘星故意挑衅地跟林锦麒说着。
“你不是那样的人。”林锦麒颇为淡定地说着,“你其实更担心我没有在数学测试里拿出百分百的实力,结果让你胜之不武。你放心好了,我不会放水的。既然我有信心参加两个班的甄选考试,那么我就有足够的能力保证我拿下两个班的正选资格。而且我也想告诉你,别偷懒哦,我的目标可不仅仅只是正选资格而已。”
“你放心,我不会让你那么轻易就拿到第一的位置!”刘星挥舞着拳头说道。
第41章 征途是星辰大海
其实奥赛班的正选队员只对奥赛有用, 这是因为每年市预赛对于各个学校的推荐名额是有限制的。而要想获得推荐名额, 那么学校最差也要是区重点或县重点。根据双星市的报名资格要求, 区重点或县重点高中有2个推荐名额;市重点高中有4个推荐名额;省重点高中则有6个推荐名额。听上去似乎推荐名额挺多, 但实际上数学奥赛班的市预赛最多不到50人能获得推荐资格, 再加上往年高中数学联赛、华罗庚金杯及希望杯的入围资格,市预赛的规模也就是80人到90人,摊下去也就是三个考室而已。
成为正选队员意味着第一年就可以直接参加市预赛, 否则只能参加其他考试来获得第二年的入围资格了。出名要趁早,这个定律不仅适合文娱圈和体育圈,同样适合科研圈。按照科研圈的默认说法,科学家在30岁到40岁是最容易出成果的年龄段, 一旦过了这个年纪,随着精力的下降和创新思维的封闭, 很多科研人这辈子就只能在以前的研究结果上做整理和有限推理了,想要再来一个飞跃式的发展就几乎没可能了。当然, 也少数的科学家是上帝亲吻过的宠儿,但这样的人真的是凤毛麟角,因此科学界对青年科学家的重视程度可是非常高的。
君不见现在科学界针对青年科学家乃至青少年科学爱好者的奖励是一年比一年多, 为的就是尽快催熟这些接班人啊。所以如果尽快在数学界或物理界崭露头角,那就意味着自己能得到的资源将是同龄人的数倍。是的, 科学界是很残忍, 一将功成万骨枯的说法在这里也是无比适合的,每个站在科学界金字塔尖的骄子身下是无数前辈及同龄人的成功或失败所铺就的道路。
虽然科学奥林匹克在科学界的重要程度可能相当于幼儿园的小朋友终于要进入学前班了,可毕竟这也是一个未来的科学家在科学界的初啼, 究竟是“雏凤清于老凤”,还是“首次登场就演砸”,这就要看个人的能力和际遇了。不过林锦麒自信有系统辅助和督促的自己是不大可能“伤仲永”的。
数学奥赛班和物理奥赛班的正选队员甄选测试定在了三月第二周的周一和周三,而林锦麒则是两个班的甄选考试都参加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