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能有谁,自然是淮南王这些人!”
“莫非淮南王来京城了?”石慧反问道。
表面上窦太皇太后都已经不再过问政事,石慧也从不正面干预政事。然而实际上,窦太皇太后与石慧对于长安内外消息的掌控丝毫不弱于皇帝,甚至更甚于皇帝。
皇帝幸了陵翁主,石慧转眼就接到了消息就是个明证。
石慧自然知道淮南王没有来长安,但是这并不影响她装傻,让皇帝觉得自己丝毫没有关注政事。经历了窦太皇太后和如今贪权的王太后,皇帝并不是很喜欢后宫妃嫔直接干预朝政。
“没有朕的宣召,淮南王安敢进宫?”刘彻冷哼道,“只是那厮又上书,请朕同意和亲。还是什么子不改父制,让朕不要改变历代先皇和亲国策。”
“历代先皇持续和亲,只是迫于形势,在淮南王眼中倒是成了荣光了。难怪皇上如此生气,不过——”
第299章 大汉风云(十三)
“不过什么?”
“淮南王这个时候跳出来,对于皇上而言也未必是一件坏事。”石慧笑道。
大汉建立以来,沿用秦朝三公九卿和郡县制度的同时,又重新实行了被秦始皇弃用的分封制。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很容易让分封的藩王势大变成威胁中央的祸患,地方做大,中央政权不能做到政令通达是战乱的源头。从汉文帝开始,几代帝王已经意识到了分封制度的弊端。
然而分封制已经实施多时,想要立即取消也并不容易。
汉景帝二年,御史大夫晁错上疏《削藩策》,提议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汉景帝采用晁错的建议,于次年冬天下诏削夺吴、楚等诸侯王的封地。
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个刘姓宗室诸侯由于不满朝廷削减他们的权力,以“清君侧”为名联兵反叛,朝廷虽然平定了七国之乱,然而分封制的弊端已经暴露无遗。
刘彻是个有野心的帝王,从他一点点掌握实权开始,就已经感觉到了来自于地方藩王的威胁。然而经历了七国之乱的教训,如何削弱藩王势力,甚至取消分封制,却是个难题。
如今地方封国隐隐以淮南王刘安为首,若是能够从淮南王身上找个破绽既能够稳住其他封王,又能杀鸡儆猴是再好不过了。
想明白石慧的未尽之意,刘彻不由露出几分殷切:“阿娇姐的意思是用淮南王试一试藩王的心思?”
“藩王们既然想要和亲求平安,其中又以淮南王为首,那么不如就让淮南王出些血吧!”石慧微笑道,“陛下没有成年的公主,要和亲免不得从宗亲之中选择一个贵女和亲。只是但凡有一两分爱女之心的人家也不愿意将女儿送去关外那种地方。淮南王既然如此积极,不妨令他献女辅国!”
“阿娇姐是说阿陵?”皇帝有些迟疑。想到自己才与刘陵春风一度,转眼就要将人送到那苦寒之地和亲,饶是刘彻也有些不好意思。
若是一般女子,幸了纳入宫中也就是了。可是刘陵却是宗室女,同姓不婚,皇帝到底还是要脸的,虽然幸了刘陵,也没打算将刘陵纳入宫中。
石慧自然知道刘彻为了什么犹豫,想到刘彻和刘陵的龌龊事,也不免暗讽一句:“除了裙下之臣无数的陵翁主,陛下觉得那家贵女能够对父子兄弟同妻的匈奴适应下来?听闻这次陵翁主带了许多金银宝物进长安,如此连陪嫁都准备好了,倒是不需要朝廷再出钱了。”
她是不在乎皇帝宠爱谁,是双性恋还是什么。可是一个后宫佳丽三千,身边养着男宠的君王竟然连远房堂妹也能拉上床,还真是一点节操都没有。
在匈奴父死,子可以继承父亲的财产和妻妾,兄死,弟弟继承兄长的财产和妻妾。这对于遵从人伦,讲求礼仪的汉人来说是非常难以接受的。
饶是刘彻无情的事情做了不少,也被石慧这种操作惊呆了: “阿娇姐可是不喜欢阿陵?”
“难道陛下觉得我应该喜欢这位陵翁主不成?”石慧淡淡道,“长安城喜欢陵翁主的人已经太多了,少我一个也无妨碍。”
“让阿陵和亲本也没什么,只是朕担心。”相较于一夜情的对象,刘彻显然更在意自己的千秋大业,“淮南王刘安一直不太安分,朕担心以刘陵和亲,会让淮南王有机会与匈奴人勾结在一起。且,淮南王如何会同样拿钱做为和亲的陪嫁?”
“那就要看田蚡舅舅愿不愿意帮陛下一个忙了。”石慧淡淡道,“魏其侯窦婴死前不是揭露田蚡暗中勾连淮南王吗?陛下只要拿到证据,淮南王的把柄握在陛下手中,难道还怕淮南王不吞下这个暗亏吗?”
“舅舅与淮南王之事只怕是窦婴诬告的。”刘彻顿了顿道。
田蚡如今重病在床,上面还有一个王太后,刘彻到底不愿意将田蚡拉出来定罪。
“空穴未必来风,且不管有没有,陛下大可让它有。就算有些东西陛下不喜欢,也可以让它消失是一样的。”石慧淡淡道,“田蚡是陛下的舅父,为了陛下的千秋大业受点委屈又有什么关系呢?”
要知道过往,王太后和刘彻可就用类似的理由劝说陈阿娇一次次为了皇帝的皇位触怒窦太皇太后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bl/hy4T.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