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族有时候是庇护,有时候是束缚。若不分宗出来,哪怕她生前安排得再好,庶子这辈子怕也要受宗族制约,难以出头。
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庶子将来还俗做的准备。
没错,就是还俗。
跟旁观者清的绯歌想的一样,许家太太有意叫庶子先剃度出家,避于观音庙中。
等几年后年岁渐长,旁人或多或少遗忘他后,再还俗回家成家立业,出仕入市。
可以说这大半年来,她花在庶子身上的心思比过去十几年都多。可有什么办法呢。是人就有软肋,许家太太的软肋除了儿子就是身后事。
还有为自家那个愚笨蠢货一般的男人伸冤。
她男人身体极好,也是带过兵,打过仗的人。临走时还没放弃那个愚蠢的念头,将为睿亲王平反的事情郑重交给了儿子。
不但如此,这位还准备用他那只通了九窍的读书天赋给睿亲王著书。
当时她是怎么想的?
她想大鞋底子抽飞他。
到底是心疼自家男人,不管许家太太心里怎么想,还是花了大价钱打点押解的兵丁,又让家里的老仆带了吃食银两不远不近跟着押解的队伍,以便照顾。然后都没有回来……
将这些事情细细的说与庶子听后,许家太太这才不甘的咽下最后一口气。
这些事情都不足与外人道,旁人无从得知时却被卷土重来的九星旗加了特殊关注。
除此之外,绯歌也暗搓搓挤进了荣国府出门的小队,准备亲自去祭拜一下那位许家太太。
不为别的,只为有人还愿意为她老子说句公道话。
第20章
荣庆堂的晚膳几十年如一日,一直是儿媳妇侍候着婆婆和未出嫁的姑娘用膳布菜。
元春,迎春和贾琏分坐贾母两侧,安静的由着大太太和二太太侍候。
二太太一脸慈爱的给贾琏夹了一筷子菜,贾琏则头都没抬的就吃了进去。
绯歌进来的时候,正好看到这一幕。心忖了一句,若她也能上桌吃饭,哪怕撑死也不下桌。
其实对贾琏这人,绯歌心里挺矛盾的。
这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好人不说,他特么还挺能作。
为啥这么说呢。
看过红楼的人都记得贾琏那三段桃色新闻。
一个是晴雯的表嫂多姑娘,一个是鲍二家的,还有一个就是吞了金的尤二姐。
贾琏是府里的爷们,再怎么不受重视应该有的待遇还是能拼凑出来的,巧姐儿出花,他挪到外书房,身边总有小厮和侍候的丫头吧。
这么多人给他收拾铺盖,还真能让多姑娘的一缕头发夹带进内院?这要不是贾琏故意的,打死绯歌都不相信。
再一个鲍二家的那事,贾琏不但拿了银子,还拿簪子和缎子打赏鲍二家。开的是谁的箱子,用的又是谁的东西?
若真不想让凤姐儿知道,他何不多拿几块银子打发人到外面采买去?用了凤姐儿的东西,他真想瞒凤姐儿吗?
不见得吧。
最后就是尤二姐那里,小花枝巷子可离荣宁两府不远呢。用的还是宁国府那边的人侍候新二.奶奶。
两家下人是什么脾性,贾琏能不知道?既然知道,还要这么安排尤二姐,这是生怕凤姐儿那小辣椒不知道呢吧。
所以原著看完后,绯歌对贾琏的印象真是太一言难尽了。
作,真特么能作。
每每想到这里,绯歌的脑海都是贾琏呲牙对凤姐儿嘚瑟的贱兮兮样子。
‘来呀,互相伤害呀~’
.
此时看着贾琏淡定用膳的样子,心想也就这几顿了,好好享受吧。你们家那只雌老虎已经开始起跑了。
凤姐儿和贾琏的亲事已经定下来了。不过为了方便凤姐儿往来,这事并未大肆宣扬,只是心照不宣罢了。
虽然在绯歌看起来凤姐儿对嫁给贾蓉更心动一些。
除了容貌比贾琏更出众外,贾蓉其他的条件也比贾琏好。
也是哈,宁国府不但没有强势的二房,上面也只有一个不得宠的继婆婆。
而荣国府,太婆婆,继婆婆,姑母加叔婆婆不说,还有珠玉在前的贾珠和被寄予厚望的元春,衔玉而生的宝玉……
晚膳就在绯歌脑子里开着布加迪横冲直撞下结束了。膳毕,贾母移步花厅,带着孙子孙女聊天消食。绯歌一边上前代替抱琴立在元春身后侍候,一边听着贾母等人闲聊。
没什么正经有用的料,都是一些陈芝麻烂谷子的旧事,听得绯歌很想打哈欠。
其间李嬷嬷还抱着宝玉过来让大家逗弄了一回,才又抱回碧纱橱。
以前看红楼的时候,一直以为宝玉是贾母的心肝肉,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等真的身在此中,你才会发现贾母的疼爱也是可以收发自如的。
也许在贾母看来,宝玉还未记事,现在就‘疼爱’太早了些……
丫头们轮流去用晚饭,等丫头们都用完晚饭回来,也到了老太太就寝的时辰。
丫头们都要轮留守夜,绯歌在第一天守夜后,就被特批再也不用她守夜了。
这死丫头为了偷懒,一觉睡到天亮,等天亮了丫头们进来侍候元春了,她还赖在那里不起床。
╮(╯▽╰)╭
内九城少有占地大的观音庙,加之又是前一等子爵府改建的。所以许家的这座观音庙自打开了庙门的那一天,香火就一直很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bl/hzGo.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外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