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到府了。”
车夫的一声唤惊的荀彧猛地回过神,他下意识的下了车,抬头一看竟是到了荀府,疑惑道:“不是当回尚书台处?”
“夫君,你公务繁忙,这都忘了。明日是休沐,今日自然是回府。”这时,一个貌美的梳着妇人头的女子迎了出来,正是荀彧的妻子唐氏。她挥手将车夫遣散,又开口温婉为荀彧解惑。
荀彧这才反应过来。他抬眼,正见唐氏眸中淡淡的忧色,便执起唐氏的手放于掌心,望着人安抚般温和笑了笑,轻摇头示意自己无事。
唐氏心如明镜,却不点破,立即收起眸中下意识流露的忧色,神色如常的与荀彧一起入了府。
她早敏锐的察觉到如今正是风雨欲来之际,自是不愿荀彧再在她身上多费心思。
许久未回府,荀彧与唐氏说了会儿话,又见了见儿女们,便独自回了书房。他坐在案前,既不批改公文,也未读书阅卷,只是静静的望着案上摇曳的烛火。
蜡油缓缓滑下,一滴,一滴……
红蜡燃尽,屋中陡然陷入一片黑暗。这时,荀彧才突然回过神,起身点燃了屋中的铜灯,而后回到案前,展简,提笔,蘸墨。
“来人。”
落下最后一字,荀彧将竹简卷好,唤了府中老仆进屋,
“尽快将此暗中送至祭酒府。”
老仆在荀家已服侍多年,弯腰恭敬地接过竹简,未置一词,无论早已公开和郭嘉闹僵的荀彧突然要将竹简送至祭酒府这行动有多异常。
荀彧目送着老仆一步、一步走出了屋门。在这过程中,他没有一刻不想出声唤住老仆,但最终,他也仅是重重的按着桌案,口齿禁闭。
“文若,你是站在朕一边的对吗?”
老仆阖上屋门的一刻,少年帝王的声音突然在耳边响起。荀彧突然仿佛失了所有的力气,颓然向后瘫坐,平静的眸中是难以描述的悲色。
世食汉禄,荀文若,终究是与汉室站在一边。
却非汉帝。
.
然而,加急送至祭酒府的信简却未最快送至郭嘉手上,而是由夕雾代收下,因为此刻,郭嘉并不在郭府,而在杨府。
“此局,嘉赢了,承让,承让。”
一字落定,胜负已分。郭嘉抬眸望向坐在自己对面,二十出头的青年,微笑道,“这三局又已过,德祖可否请你父亲出来与嘉一谈了呢?”
“不急不急。”杨修随口答了一句,便低头继续细细看着黑白交错的棋盘,似是要从中参悟出什么妙诀般。许久,他才又抬起头,见郭嘉仍微笑望着他,半分没有告辞离去的意思,只得收了演技,坦言道:“郭祭酒,恕修直言,你在此再等下去,父亲还是不会见你的。修知晓祭酒公务繁重,实是不愿再诓言浪费祭酒的时间。”
“这次,德祖不再告诉嘉令尊久眠未起,也不告诉嘉令尊醉心古学闭门自守了?”
“此等借口如此拙劣,修知晓祭酒早已看出这仅是托词。”杨修神色自然回道,内心却暗暗道:往常人听此,无论真假都不好意思再留下而是改日再来拜访,偏偏这郭嘉,似是铁了心今日必要见到父亲,无论是端茶送客还是各种托词,都送不走他。
可父亲那边,杨修也早已请示过,何种情况都不会答应与郭嘉见面。他深知父亲这是不欲搅和到日益复杂的局势中去,他虽是认为父亲这种闭门自守的做法换不来清静反而会被轻而易举的当作棋子,但终也不会违抗父命。如今,这位曹操面前的近臣郭嘉这般坚持要见父亲,杨修拒绝着,同时也好奇着。见郭嘉怎样也不愿离开,便索性开口道:
“天色已晚,郭祭酒,夜风寒凉,实是于你身体无益。父亲今日事务繁忙,现下看来今日实是无法与祭酒相见,若是祭酒有急事,方便的话,倒不如告诉修,让修来代为转达。”
他深知,若郭嘉肯让他代为转告,一早就已告诉了他,所以这一问也不过是随口一试。哪知郭嘉竟当真就顺着他的话道:
“也好。那便劳烦德祖,代嘉转告一句话,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树欲静而风不止,愿君早察。’”
杨修闻之眉头一皱:“这便,无了?”
“此些足矣,令尊才谋过人,会明白嘉的意思的。”顿了顿,他望着眼前这个聪慧的青年,不言不语。
陡然这般直直对上人的双眸,杨修这才发现,黑白分明背后,是如古井般的渊潭,深不见底。被这样的目光注视着,他竟感觉仿佛被人一瞬便看透心中所想,凭晚风这一吹,寒透心肺。
父亲虽然辞官闭门谢客许久,但朝中之事,还是多有耳闻。如今朝中最为重要之事,便是董承与曹操之争。父亲无心帮任何一方,然在如此局势下,这是根本不可能的。杨家一门毕竟四世三公,弟子门客近千,只要父亲授意,随时都会为杨家所用。董承明晓这点,于是一早便派人来了杨府请父亲出山,父亲婉言拒绝了。而曹操这边——郭嘉来了,便亦说明了许多问题。
如,今掌握许都城内军队之人,可正是父亲的弟子,与父亲私交深厚……
就在他微抿下唇,踟蹰着说些什么时,做些无用的掩饰时,那双眸中突是泛起笑意,刹那间若冰雪消融,春风送暖,
“德祖如此聪慧,也明白嘉的意思,对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bl/hzll.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