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日韩同人]成为霸总儿子之后[娱乐圈]_笔下超生【完结】(191)

  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自主选择合作伙伴是大部分独立企业的权利,被拒绝的那部分人根本没有资格怨天尤人,你难不成是天王老子吗?居然还不允许别人拒绝?

  可神奇的事儿每天都在发生,有些人的脑回路着实和常人不同。

  就因为他和LG地产合作开发了商业街项目,那些一直以来依附LG生存的中小型地产商就觉得S.M RE是和他们一样的真·小弟一类的人物,也算是被那些吹牛新闻深度洗脑的代表人群。

  而且他们还自我感觉良好的认为S.M RE同LG合作的时间更晚,与LG这个“主家”的亲近度肯定比他们低,就算不讨好他们这些更早抱上大腿的小弟,为了融入圈子,怎么也得把度假酒店的合作机会给他们吧?

  然而实际上,了解完这群人的想法之后,李贤因的正常逻辑都差点被他们带跑偏了。

  这得是多自以为是才能有的想法啊!

  你们乐意做小弟,别拉着别人一起好吗!还融入圈子,这种半点利益也捞不到,净指望着从新人口袋里掏钱的圈子谁想加入啊喂!

  也就是因为李贤因的不配合,这群人居然还生气了,暗地里使过两次绊子,被警告之后才暂时消停下来,这之中的一些过程金桢京也很清楚。

  而剪彩仪式LG地产准备的很浩大,那些中小型附属企业的社长到时候都会来,李贤因怕他们心有不甘,到时候又找麻烦,这才放到现在来交代。

  这还真不是无谓的担忧,往常大家都说做生意以和为贵,哪一方都不得罪死了才有机会赚更多的钱,可那群人却倚老卖老,在他面前装大头鬼,仿佛一次不合作就一辈子不打算合作了一样,如此短见的人,做出什么奇葩事儿一点都不让人意外。

  “发布会有很多媒体,你别着了他们的道,被制造舆论之后澄清起来就很麻烦了。”

  见金桢京点头表示明白,李贤因又把话题转到了他在S.M的秘书室,“吴智彬会跟着我一起离开韩国,他的两个副手才刚调上来没多久,其中一个之后会转过来跟着你,另外一个调到培训部当副室长,偶尔会需要你的帮助,到时候看情况吧,如果你觉得他求助的事儿你不太好插手,就给吴智彬打电话。”

  所谓培训部是李贤因在S.M内设立的新部门,其主要作用是针对一些有改变价值的老员工进行培训,他上任以来一直在进行的经纪人培训主要就由此部门运作。

  说白了,这就是一个灌输他管理理念的思想传播地,就算老李回来了,李贤因也会尽力说服对方把这个部门留下,已经开始的公司改革也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持续进行下去。

  只是这个群龙无首的改革最后能起到多少作用他就不敢保证了,乃至于彻底走歪也是有可能的,让金桢京帮忙看着已经是他人不在的情况下能做到的极限。

  说实话,这个极限在大多数时候都没什么用,最高管理人员一换,整个公司的气氛就会大幅度变化,金桢京在S.M本部毕竟属于“外人”,很多事儿他根本插不上手。

  所以这件事儿李贤因也就顺嘴提一下,从他决定离职的那一刻开始,他就已经做好了某些费力策划的改变被打回原型的准备,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他既然想要暂时的自由,那就得放弃一些东西。

  可惜还是会可惜的,要是照着路子一直改革下去,S.M绝对会成为韩国娱乐圈的标杆,成为最特殊的那一个,那应该是许多人业内人士的梦想,也是李贤因本人会喜欢的模式。

  但他不会因为这点可惜就犹豫不决的捆绑自己,这世界上可惜的事儿可多了去了,每件能拯救的事都要去拯救的话,整个人生估计比被猫抓过的毛线团还乱。

  “还有,我上次给了你一本华夏地图集和欧美地图集,上面用记号笔圈起来的地块你一定要密切关注,明年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一些地块的售价会提前暴跌,你一定要快速出手,不用一直犹豫得着等最低价,这种危机发生的时候根本就不知道最低价在什么时候,下降幅度超过一半就马上介入开启买入程序……”

  提到这个,一直沉默着的金桢京终于忍不住插嘴了,“社长nim,明年真的会有金融危机吗?”

  早在几个月前,李贤因上节目的时候就说过金融危机的事儿,但那时候无论是专业人士还是普通百姓都把他的话当做玩笑,包括金桢京也没太认真。

  哪想到自家社长这么彪悍,在外界完全没有风声的时候,居然把想要趁火打劫购买下来的地块都圈出来了,这些地皮甚至还遍布在世界各地的不同国家!

  如此大的工程量,也不知道他到底策划多久了。

  要不是社长说话时的神情和语气太过认真,他甚至以为对方在开玩笑。

  “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今年第三季度的盈利就已经很糟糕了,再这样下去,他们第四季度铁定亏损,明年第一季度撑不完就得破产,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美国如今的楼市正处在严重的泡沫之中,从2000年至今房价平均上涨了恐怖的80%,通俗讲就是价格虚高,许多以前能买得起房的人现在买不起了,这就让买房人群不得不为买房而贷款,这一点如今的华夏和泰国等国家也是一样的状况。

  而且美国的金融衍生品过于发达,雷曼兄弟看准房价上涨的时机,把房贷做成了证券,在港城购买此类证券,最低只要4万港币就能入场,贷款的风潮越盛,买证券的人也就越多,在这个时候,还有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个稳妥且正确的理财产品。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bl/pm/h4ZI.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无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