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很大的荣宠。
起码翁牛特杜楞郡王仓津是这么认为的,因为他要迎娶的是十三公主,册封为和硕温恪公主。
所以他很早就做好了准备,但是没想到,圣驾没到,这提前到了的人就来了。
是十四贝勒派来的人:“别的不多说,郡王以后是我们贝勒的十三姐夫,只要温恪公主在这里过得万事如意,我们贝勒以后就每年在这里收购牛,价钱好说,再额外提供五百斤茶叶给公主泡茶,五百斤花果茶给公主作为打赏专用。”
蒙古人不缺勇武,但是他们却缺少茶叶跟盐巴,还有丝绸,这三样东西在蒙古是硬通货。
十四阿哥给温恪公主增加筹码,是要让仓津对温恪公主好一点,再好一点。
不过这位仓津郡王还有条件:“那我要每年一百罐的腐乳。”
腐乳这个东西传到了草原上,顿时成为了大家的心头好,尤其是腐乳够咸,腐乳汁儿炖肉那是无上的美味啊!
“没问题!每年送给公主和郡王,两百罐一斤装的腐乳。”来人十分大方。
这让仓津郡王对温恪公主在皇家中的地位,重新评估了一下。
历史上,这位郡王对公主并不太看重,何况公主新婚怀孕生的是双胞胎女儿,公主因为难产而亡,记录就是这些。
实际上他不重视温恪公主是因为温恪公主在皇家不受重视的关系,康熙亲自送嫁,政治意义大过亲情啊。
何况当时十三自己也不成器,敏嫔早逝,宫里宫外这三个没娘的孩子,过得隐形人似的。
现在不同了。
敏嫔没死,十三跟着四阿哥在户部办差。
康熙送嫁没有改变,却生母养母一起来了。
内务府有和硕公主出嫁的正规嫁妆,这个规矩改不了,但是添妆却不限。
加上康熙亲自送嫁的原因,内务府也不敢敷衍了事,故而这嫁妆跟添妆竟然十分庞大。
温恪公主自己都没想过,会有如此庞大的嫁妆。
不过更让仓津郡王动心的还是十四阿哥许出来的好处,在他们部落收购牛,每年最少也得五百头。
送来的茶叶跟腐乳的数目也很庞大,但是前提是温恪公主安稳快乐的过日子。
这就让仓津郡王不得不重视温恪公主。
为了让公主一来就顺心如意,这位郡王把所有的妾室都给打发了,幸好他还没儿子,只有两个女儿,还都不满五岁的年纪。
而她们的亲生额娘早就病逝了,俩小姑娘不差什么。
等到康熙他们到了此地之后,发现比想象中的好多了,仓津郡王长得勇武大气,但是看得出来,他是洗过澡、修过面之后,才来迎驾的,他这么一收拾,看起来顺眼多了。
不然他就不洗澡,只熏香跑来迎接圣驾,那可真的是个油腻的大汉了。
接了圣驾之后,整个翁牛特部沸腾了!
烤羊走起来,牛肉炖起来,蒙古大帐支起来,整个草原都活跃了起来。
十三阿哥跟来了,他秋天也要成亲了,这次是送妹妹出嫁,同样是来看看妹夫的,其他几个阿哥都是可有可无,只有十三跟十四,单独找这位郡王谈了两次,彼此打成了协议。
另外就是这位郡王,其实还好,没有不讲究卫生,更没有一大堆子女,让温恪公主进门就当额娘。
两个小姑娘不算什么,一副嫁妆就打发了。
婚礼很盛大,仓津郡王对温恪公主很满意,第二天特意带着公主,按照礼节,给康熙敬茶,甚至给生母敏嫔和养母宜妃敬茶,以女婿的身份,行了大礼,敬了茶,还按照蒙古的习俗,给两位母亲,送了牛羊和奶制品作为回报。
康熙满意了,两位妃嫔也满意了。
仓津郡王同样很满意,得了一个公主媳妇儿,自带庞大的嫁妆,还有后续的好处。
而温恪公主呢,也对仓津郡王很满意,第一是仓津郡王年轻体壮,第二就是仓津郡王对她的尊重,这一点从他婚前遣散了所有的女人,就很让公主满意了。
温恪公主跟宜妃长大的,性格里也有了一些宜妃的爽朗大气,又有了宜妃那股拈酸吃醋的劲儿。
而且她有额娘,有母妃,有哥哥和妹妹,跟历史上的不同,温宪公主的底气也很足,还有不少嫁妆,兄长给她的添妆更是足足的,还有十四贝勒跟她说的,只要她有任何事情,那么跟翁牛特部落的合作,就会终止。
这是一个最终杀器。
谁会跟利益过不去呢?
所以只要温恪公主不自己作死,基本上是没什么问题的,日后有了孩子,就是下一任翁牛特部落的族长,郡王之位,非公主之子莫属。
而康熙亲自送嫁,这是绝无仅有的事情。
送嫁完成之后,康熙继续北巡,到了端静公主所在的部落:喀喇沁部。
第124章 和硕端静公主
康熙的第三个女儿,长到成年后,在三十一年受封为和硕端静公主,同年十月嫁给喀喇沁部蒙古杜棱郡王次子乌梁罕氏噶尔臧。
为什么是次子而不是长子呢?
因为长子战死了!
那么娶了公主的次子要继承家业,而次子噶尔臧是个勇士,很早就大权在握了,娶了公主之后更是如虎添翼。
杜棱郡王已经老了,身体也不太好。
这次迎接康熙都是噶尔臧自己来的,他的父王没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初吻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