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老十一样,一点墨水都没有。
莽莽撞撞的,有的时候,稍微用点手段就会让他们在皇阿玛面前失控。
可惜啊,十四阿哥不是十阿哥,十四这上联出完了,就有人点燃了一柱香,这个是用来掐时间的,看看谁能最快做出来下联,谁的下联最好。
结果十四阿哥都喝了茶水,又去出恭放了水,这帮人还没对出来。
十八阿哥跟潘伍云已经聊得好久了,潘伍云建议:“不如再来一些茶水点心?”
“这茶水喝了一下午,贝勒爷我都怕晚上睡不着觉。”十四阿哥打了个哈欠:“爷看你跟十八弟挺投缘的,不如你做十八弟的师父吧?”
“臣……可以么?”潘伍云有些不敢相信:“臣早就说过,不以技工而入仕。”
“那就以诗画双绝的名义,入仕教导皇室子弟,挺好。”十四阿哥道:“爷的这个十八弟啊,从小就聪明伶俐,不过越大越要有个目标,他文上头还行,武艺确实不错,不过他更爱画画,只是画的不太好。”
“十八阿哥对色彩的掌握很好,也喜欢丹青,臣也是见猎心喜。”潘伍云一直在跟十八阿哥说话,更喜欢这个孩子的天真和执着:“若有幸,臣想收他为入室弟子。”
这古代的弟子啊,可多讲究了。
一般的就是弟子,教导技艺即可。
可是还有一种弟子,是要跟着师父学他的各色技巧的,这叫入室弟子。
而关门弟子,就是收了这个弟子之后啊,师父再也不收弟子了,关门收山啦!
一般来说,入室弟子就很难得了。
关门弟子一般都是自己的小儿子,或者是小徒弟。
继承衣钵的那种。
而潘伍云能这么重视十八阿哥,看来是真的很喜欢他。
十八阿哥也喜欢这个人,看向十四阿哥的眼睛都是亮晶晶的样子。
“回头就跟皇阿玛说一声。”十四阿哥摸摸他的头:“高兴了吧?”
“嗯!”十八阿哥笑眯了眼睛。
十四阿哥回头看了一眼三阿哥他们:“对没对出来?没对出来本贝勒可要回去了,这都什么时候了?一群废物!”
这话连诚贝勒都骂了进去。
可是他还不能反驳,因为他也没对出来。
十四阿哥带着十八阿哥,和潘伍云扬长而去,根本没有给人任何挽留他的机会,诚贝勒的脸色铁青。
结果十四阿哥带着十八阿哥回了孔府,康熙就召见了他:“听说你在你三哥的文会上,大出风头啊?一个上联难倒了山东一府的文人雅士,学子读书人,还说他们是一群废物?”
“一群人,一下午,什么都没干,就研究儿臣那半幅上联,不是废物是什么?”十四阿哥提起此事就一脸的幽怨样:“皇阿玛,你说我那三哥是不是吃饱了撑的啊?非得要我们上楼去参加什么文会,结果一下午啥都没干成,儿臣喝了一肚子的茶,跑了好几趟茅厕,晚上回来这都饿的前胸贴后背了!”
十四儿子一顿抱怨,逗得康熙哈哈大笑。
比起三儿子那兢兢业业的出门去,汲汲营营的拉关系,十四儿子这样的太可爱了。
十四阿哥拉着十八阿哥还说了一堆话,包括潘伍云的事情。
“潘伍云是个不错的人才,那就特招回朝,任个翰林检讨,对了,就是年羹尧留下的那个职位,让给他吧,顺便进宫去尚书房,给皇子们讲一讲诗词歌赋,还有绘画的事情。”十四阿哥所求,康熙允了:“在京中赐他一栋小宅子,可携家眷上任,听说他这个人不太能自理生活。”
十四阿哥目瞪口呆,清朝就有“生活不能自理”的艺术家了?
“不过你三哥的确是有点膨胀了,一群酸腐的文人能有什么用?治理国家要的是能臣干吏,不是一群只知道吟诗作对的雅士!”康熙表面上尊重读书人,实际上却颇有点看不起他们:“前明倒是很尊重读书人,结果呢?要是读书人真有风骨,早就死绝了。要是明朝皇帝多重视一下武备,也不至于让我满人的铁骑踏遍这万里河山。”
“其实,皇阿玛,汉人也有风骨的……。”二百多年之后,就是汉人将列强打出了这块中原大地。
建立起了新的秩序。
但是这个不能说……。
康熙第二天就摘了山东巡抚的乌纱帽,他的嫡长子的官职却高升了一阶,从一届翰林,直接下放成了知府。
而这个山东巡抚全家却在最后判了流放,直接去了宁古塔。
转天康熙就起驾继续南巡。
而十四贝勒留下的那半幅上联,成了太白酒楼的一大招牌,谁来都会想方设法的对上,却总也对不上。
好一点的下联,牵强附会。
不好一点的基本上就是驴唇不对马嘴。
因为曲阜有孔府在,很多文人墨客,学子雅士都会来拜见或者瞻仰一番,十四阿哥的上联成了绝对。
这股风比圣驾更快的刮向了江南。
江南文风鼎盛,骚人墨客不计其数。
尤其是以耕读传家的氏族,出的读书人更多一些。
此次到了江南,他们依然住在织造府中,这次,康熙单独召见了曹寅跟曹颙父子俩,而他则是带着十四阿哥一起。
在屋子里说了一天的话,也不知道说了什么,因为送点心茶水甚至是水果进去的都是李德全!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初吻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