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在和答应里,也都是……汉军旗出身。
甚至有一位吉常在,还是宫廷里的戏班子出身,当时叫“吉官”,嗓音好,身条靓。
这三个人在乾清宫养心殿里头说了什么,没人知道。
但是三日之后,雍正帝大封后宫。
年妃晋封为年皇贵妃;
齐妃李氏晋封为宁贵妃;纯妃耿氏晋封为纯贵妃;
懋嫔宋氏晋封为谦妃;宁嫔武氏晋封为宁妃;
郭贵人、李贵人、安贵人、海贵人晋封为嫔。
这里头,唯二没有动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熹嫔钮祜禄氏,一个就是老贵人。
老贵人是恩封,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老贵人正确的说,不是雍正的嫔妃,她是一个上了年纪的大姑姑,但是呢,她抚养过康熙帝不少儿女,同时,她还抚养过雍正帝的儿子弘昼。
已经不能出宫了的那种,内里原因不明,但是雍正元年,就已经有了上谕,晋封其为贵人。
老贵人不侍寝,但是却有贵人的封号和居住地。
又有五个官女子伺候她,位居贵人首位,但是深居简出。
后世记载,这位老贵人死后并没有葬入妃陵,因为她没有侍寝过啊,加上她的经历也够传奇的,她是在乾隆朝去世的,被葬在了苏麻喇姑的园寝中。
可以说,老贵人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熹嫔不能啊!
懋嫔宋氏生了四爷的长女,但是宋氏是什么出身?
宋氏是官女子出身,她最早入宫是来当宫女的。
父亲只是一个主事而已,小吏的女儿。
不过是因为她最早伺候的四爷,又得幸生了皇长女,这才封了懋嫔。
出身是后宫所有妃嫔里最低的那个!
此事过后,就是过年了,因为先帝跟太后薨逝的关系,这年也没有过的多么热闹。
熹嫔那边是消停了,但是弘历阿哥的名声也传出去了。
十四跟年羹尧嘀嘀咕咕:“这是要干什么?他皇阿玛那一代才结束,这一代又要开始了吗?”
“唉!”年羹尧也叹了口气。
俩人犯愁了,雍正帝也犯愁了呢!
结果三个人聚到一起,都犯愁呐!
三个人愁的不行,最后四爷干脆提议:“走,去御花园走走。”
御驾去御花园,其他人也就都回避了,他们三个在御花园里逛了逛。
回前宫的时候,也是走着回去的,恰巧路过年贵妃所在的宫室外巷道,四爷若有所思。
回到了养心殿,吃了一顿没啥滋味的御膳,俩人就告辞出宫了。
十四爷跟年羹尧直接回了自己的恂亲王府,年羹尧晚上就在十四爷这里住的,俩人躺在被窝里还在犯愁,该怎么阻止这些阿哥们再起纷争。
结果第二天,四爷这个当皇帝的,下了几道圣旨。
第一道圣旨,他将二皇子弘盼,过继给了没儿子的庄亲王为嗣孙,因为庄亲王没儿子,也没孙子,庄亲王算是雍正帝的堂叔,而且庄亲王是铁帽子王,过继后继承的也是亲王爵位。
第二道圣旨,他将三皇子弘时,过继给了安郡王府,也就是岳乐那一支,八福晋的外祖家,当年岳乐是安亲王,他过世之后,他的儿子继承了爵位,不过,岳乐的爵位,在他死后因贝勒诺尼攻讦被夺谥降爵。
不过到底是有爵位的人家。
可是,岳乐活着的时候,就娶了三位妻子,嫡福晋博尔济吉特氏、继福晋纳喇氏、继福晋赫舍里氏。
又有四个侧福晋,六个庶福晋,三名媵妾。
生了二十个儿子,这些儿子也是争权夺利。
不过这些儿子都死的早,最后活下来的就剩下了第十九个儿子务尔占还活着,其他的都死了。
加上后来这个爵位几经更迭,子孙多,争夺的人也多,加上有不少人弹劾他们,这爵位也是一降再降,到了现在,是继承的辅国将军的爵位。
加上现在这人没儿子,虽然侄子有一大堆,但是没用!
万岁爷说他绝后,没有子嗣继承爵位,就是没有。
所以,万岁爷将弘时过继给了安亲王一脉,当然,将爵位提成了多罗安郡王。
第三道圣旨,他将年贵妃之子,四皇子,弘曼阿哥过继给了恂亲王,做儿子!
第四道圣旨,将六皇子,弘历阿哥,过继给了同样没有儿子的果郡王为嗣子。
四道圣旨,过继出去二、三、四、六皇子,一共四位阿哥。
留下的大阿哥跟五阿哥,还有七阿哥、八阿哥,年纪相差巨大。
第299章 番外:继往开来
弘旻阿哥就是年贵妃的大儿子,小名叫福宜。
年贵妃的二儿子是弘晟皇子,小名儿叫福惠。
而且给弘历阿哥的圣旨上说了,弘历阿哥聪颖好学,名声极好,特赐予多罗果郡王为嗣子!
接到圣旨的弘历阿哥,都傻眼了。
后宫知道了此事之后,其他人还好,熹嫔钮祜禄氏,顿时就晕倒了。
皇后乌拉那拉氏却笑着跟身边的嬷嬷道:“熹嫔生了个好儿子。”
“主子娘娘这话说的不对,万岁爷下了圣旨的,弘历阿哥以后就不是熹嫔娘娘的儿子了,是多罗果郡王的儿子,多罗果郡王王妃可还在呢。”嬷嬷正儿八经的道:“万岁爷也是为了多罗果郡王着想,那也是太祖皇帝的后代,可不能绝了子嗣香火。”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初吻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