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是热气腾腾的吃食,有些是奇形怪状的东西玩具,甚至还有一把木质的马头摇摇椅。
安临琛偶尔会看向身边近侍头顶上那越来越大的沮丧气泡,琢磨他什么时候会忍不住。
不过目前他还没等到。
天色越来越晚,安临琛终于等到了。
麦冬心声里泪流满面,却声音恭敬道:“公子,快子时了,家里要下匙落锁了。咱回去吧?”
安临琛:“嗯?什么时辰了?”
麦冬:“公子,差一刻钟子时(12点)了。本来亥时初(9点)就是您的睡觉时间了。”
打更人的梆声已经响过两次,他身上带着的更香第三根快要烧完了,差不多再过一刻钟就子时了,而他家陛下居然还在宫外晃荡!
安临琛:“……我也想回的,可是这个太香了,是它先动的手。”
麦冬低垂着头,面无表情,声音恭敬:“属下这就把这位大厨带回家,保证您以后想吃随时能吃到。”
“公子意下如何?”
安临琛看着弹窗里哭得超大声的小人,爽快点头:“行,这就回!”
第11章
夜色过半,月上梢头。
寂静的盛京被打破;大街小巷飘起了灯笼,跟着响起了马蹄声、车轮声,以及大大小小的人声。
文武百官出门赶赴早朝了。
每日辰时(7点),皇帝就会驾临乾清门,开始每日的御门听政。
皇帝这么早,大臣们当然得要更早了。
有资格上朝的官员多半早早起床收拾自己;毕竟早上七点要开会,六点就要午门前集合,再加上路上赶车的时间,一些住得偏远的官员,夜里就得起床洗漱动身。
上朝路上,武官必须骑马,文官坐轿或者马车骡车。路上,多数官员都在念念叨叨背诵自己今天要说的内容,以免开会时忘记挨骂。
不一会儿,午门前便聚集了不少人。
有人在闭目养神,有人在背诵折子,更多的人则是在打探消息,上蹿下跳。
***
晨钟响起。
麦冬走进帝王寝室,准备叫醒皇帝;在他进来的瞬间,安临琛就醒了过来,绷紧神经。
接着麦冬念经似的声音便响了起来:“陛下,该起了,陛下,该起了,陛下,该……”
安临琛:“……”
原来这厮还能客串人肉复读机。
麦冬仍在复读。
安临琛怀疑,若是他一直不起,这人肉闹钟怕是一直不会停。
他翻身弄出了点声响道:“几时了?”
麦冬答道:“过卯时了陛下,已经有大臣在午门外候着了。”
卯时……卯时,安临琛换算了一下,早上五点?
他直接将被子蒙过头,不理会麦冬。
麦冬停了一会儿,又开始尽责地喊那句‘陛下,该起了’。
安临琛:“……这么早就要起?起来干什么?”
麦冬低眉顺眼、声音恳切:“卯时您需要起身,若有需要请安的长辈先去给长辈请安,请完后是散步、锻炼身体的时间;到卯时半是早膳时间,等到辰时就要整理整理上朝了。”
安临琛脑袋里自动翻译了过来:五点起床、六点吃饭、七点上朝吵架,接着就该跟昨天一样了:吵到九点早朝结束,跟着批奏折、听课、吃午饭、召见大臣消耗脑细胞,不停歇的折腾到下午五点才能下班,不对是才能午休。
从早上五点排到下午五点,一天排得满满当当。
皇帝是个什么惨绝人寰的职业??
麦冬见陛下问了句又没动静了,又小声的叫了几声:“陛下,陛下?”
安临琛:“……闭嘴,吃饭时候再喊朕。”
麦冬掂量了一下语气,消无声息地退下了。
一个小时很快过去。麦冬硬着头皮再次进来当人肉闹钟。
安临琛眉头紧皱,到底还是爬了起来。
帝王明显心情不好,伺候的人一个个大气不敢喘,飞快收拾完毕便退下了。
麦冬小心翼翼地跟着皇帝前往偏殿,几个显示着‘该怎么安慰陛下’的气泡从他头顶飘过。
安临琛侧目:“在想什么?”
麦冬:“陛下,臣在想外面的大臣们。”
“陛下是卯时早起,他们则是要夜半三更抹黑点灯起。这么一比,陛下有没有觉得舒服点?”
安临琛:“……”
逻辑鬼才。
明明知道这是在比烂,安临琛还真被安慰到了。
也是,朕都淋雨了,自然是要把别人的伞也撕得稀巴烂才行。
安临琛:“朕的日常根据什么安排的?”
帝王语气平静,麦冬却直觉有种咬牙切齿的意味在里面。
这让他回答的速度非常老实且快:“是礼部尚书翻阅各个以前朝代记录总结出来的。据说是对照着历史上相当勤政的一位帝王日程,加以改进得来的呢。”
安临琛:“……”
礼部尚书是吧,朕记住你了。
***
侍官唱礼,早朝开始。
今日的议题主要围绕《大锦律》。
礼部主导,刑部补充,将过去历史上所拥有的律法增加删减,讨论总结出适合当下实行的律令。
听了一会儿,他没听到什么大问题,一些小问题上倒是总有人提出反对,逐字逐句的扣字眼,你来我往非常热闹。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chongsheng/01_b/bjRlR.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穿书 爽文 基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