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就要抄家伙,教这个当众给爹下面子的逆子一点颜色瞧瞧。
方可以对李玉鸣报了个拳,对方回了个OK,表示小意思,然后怪叫着一溜烟跑进奶奶房间搬救兵。
一阵鸡飞狗跳过后,李家人全数被惊扰,聚起来开了个短会,就李雪亭老师年老返聘一事展开严肃讨论。
2:2,李太太和李玉鸣都呈支持态度,老太太不是很情愿,大儿子李玉成态度也比较犹豫。
这就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至于李雪亭本人,他没说想还是不想,
在找不到能揍儿子的鸡毛掸子后他找了个借口,就把自己关进房间,一副拉闸关机的样子。
最后是大儿子李玉成做主把他们送走。
李玉成跟袁淑华关系比较熟悉,叫得也挺亲,对方可以看着也挺看得起,但方可以隐约能感受到自己不太受欢迎。
仗着太后娘娘在旁,方可以就干脆挑明:“玉成哥不希望李伯伯重新当编剧?”
李玉成推推鼻梁上的啤酒瓶盖:“嗯。”
“方便透露一下原因吗?”
没搞错的话,这位就是任务介绍上那个准备筹钱买房的大儿子。
李雪亭出来重新工作补贴家用,一部戏的编剧费方可以按电影市价算,只多不少。如果成了的话还能名利双收,搞不好能焕发事业第二春,理论上这个已经工作了的大儿子应该无任欢迎呀。
李玉成的发型和父亲的比较像,据说在互联网大厂当程序员,拿着P8级年薪,这个薪水在普罗大众里也不算少,只是想单凭一己之力在被优化前于海城买房就比较够呛。
李家人普遍长得比较高,他年纪轻轻的都有些佝偻,眼底的青黑更让方可以望尘莫及。
他是个挺沉默寡言的人,方可以一晚上没听他说几句话,闻言他有点犹豫地看了眼袁淑华,道:
“我爸心里还放不下这行,这我知道,但我爸年纪大了,如果再出一次《1582》这样的事,他怎么承受得住?你刚入行,年纪轻轻功成名就,在你眼里,这行千好万好,又有没有想过失败要承受多大压力?
“你们可能不知道,其实当年的项目里除了《万历1582》,原定还要拍一部《天启1626》作为续集。”
方可以反应很快:“1626,天启大爆炸,镇海起义?”
方可以先时为补世界差异细细看过那段历史,后面为了写《秘密》,又做了不少近代史的课外阅读,李玉成一说,她脑子就自动定位好。
李玉成只以为她也是知情人,点头道:
“既然你听说过这项目,那你也该知道,《1582》首播收视率惨淡后出品方直接撤了资。
“我爸写《1582》的时候已经在琢磨《1626》的埋线,到那会儿故事大纲都打好了。《1582》刚播那会儿他不信邪,只觉得后头兴许能起死回生…抱着这么点希求,他接着写《1626》的本子,差不多都写完大半,结果落得个什么?”
方可以正欲发言,被李玉成抬手阻止。
“如果只是拿钱办事,那不成就不成,也没什么大不了,只是我爸又确实在这两部戏里放了太多心血。
“他面上装得和没事人一样,可有天晚上,我本来要通宵加班,回来拿件换洗衣服,一开门就闻到书房里头传出来烧东西的味道。我吓了一跳,拍门也不应,差点要撬开门了,我爸出来说是在烧稿子。
“烧稿子,呵。”李玉成发出一声有些古怪的冷笑,“烧稿子需要把妈妈奶奶都打发出去旅游?还要特地打电话确认小弟那天住宿?把自己一个人反锁在书房里?”
袁淑华吓了一跳:“你爸后面没事吧?去医院检查过吗?”
李玉成摇摇头:“我爸性子倔,咬死了只是烧稿子,不肯去,我也逼不过他。怕奶奶担心,这事儿我也没跟他们说。”
他看向方可以:“其实这事早该过去了,如果不是你,我爸已经好几年没想起来了。
“我也不瞒你们,我爸今年已经被查出来有空洞前期的症状,他现在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挥毫泼墨的文人了,只是个普通老头,看看电视钓钓鱼,日子也挺好的。
“说我胆小也罢,我确实不希望我父亲掏心挖肺写出来的东西,再跟商品似的摆上货架任人指摘。
“我只想他太太平平,高高兴兴地安度晚年。”
*
作者有话要说:
拍续集这个事也是改编自现实。
题外话:
据说《1566》原定后续有一部《1587》。(掐指一算这不就是《万历十五年》么)
我查到的资料说原计划要拍海瑞和张居正。但一方面《1566》收视率太难看投资人跑路了;另一方面是刘写不下去续集的本子,据说是不符合他个人的史学观念。
刘我只细看过两部古装,这位的史观确实是比较直言不讳的,别人都歌功颂德,他写生民疾苦,别人拍正邪不两立,他写和光同尘善人才是奇迹。
《雍正》的时候他还会给上位者找补找补,讲讲上面的心是好的,下面把事办坏了,《嘉靖》那会儿基本已经大彻大悟罪在独夫了[吃瓜]
我大概猜测《1587》写不下去也是这个原因。
《嘉靖》好歹有个表面故事:一个经典的清官为民请命脚本,清汤大老爷海瑞刚正不阿,上骂昏君下斩贪官,符合朴素的道德叙事;同时又有各级官僚和君主互相倾轧、算计、推锅、贪腐的制度性弊病可以呈现,尤其是嘉靖都被气死了,大明的青天来啦。
但到《1587》,大明青天还是没来,而且天更昏了,万历中兴纯纯就是回光返照,这时候提出问题已经不够了,还得提出解法,这就比较困难。
张居正改革他估计也持保留态度,但张居正也好海瑞也好对大明晚期的问题能做的事又是很少的,海瑞最多也就把徐阶整垮,而张居正哪怕已经是摄宗了依然是大明的媳妇(From《1566》胡宗宪语),都是媳妇,无非一个是王熙凤一个是薛宝钗罢了,改变不了贾家本质的处境,但贾家完蛋她俩都得完蛋。
能改变一切的只可能是万历(虽然也够呛)。那能让大明神剑兼国家一级上秤专家能怎么办?
质问张居正,人也只是一个比申时行厉害点的糊裱艺术家,死了还得被鞭尸抄家人亡政息,已经老惨了;骂万历,万历表示我等你死了我还能玩三十年不上朝,你爱咋咋地。
那这就违背了戏剧最起码的故事诉求:好人不长命,坏人浪到死,英雄无能力,这还拍什么,就不拍了。
扯远了,李雪亭这个人物揉杂了很多人,刘是其中之一,写出来自然是给主角开挂的。
当然这么设置也主要是因为,我,国剧剧荒很久了(落泪)。
第39章 回京聚会
李玉成说得平淡, 听的人却已觉心酸。至少袁女士已经一副快要倒戈相向的样子。
为防助演嘉宾临时更换阵营,方可以连忙找个借口让她先去外头等。袁女士依依不舍地走了,离去的眼神里充满了对方可以人品的担忧。
“玉成哥, 你觉得李伯伯对编剧事业是真心喜爱还是单单只当作一份工?”
“没必要扯这种高调。”没有女士在场,李玉成就点了支烟,“我很感激你今晚来开解我爸,他的确很久没那么高兴了,但说到底这只是一份工,不做编剧不会怎么样。”
“我不是这个意思。”方可以道,“李伯伯自己心里放不下,时间或许能让他表面上平静,但其实只是让伤口埋藏心底, 不得到正确处理, 只会继续破溃发烂, 挖除腐肉,才可能真正痊愈。”
“你说得太深,我理科生,听不懂。”
李玉成不置可否, 撇开头掸了掸烟灰。
“好, 那说点你能听懂的。”方可以道, “你真以为不让他出去工作,李伯伯就能安度晚年?”
李玉成皱起眉。
“玉成哥你快要结婚了吧,婚房定在哪儿选好了吗?首付付多少?新房有没有婴儿房?喜酒打算摆几桌?女方要不要彩礼?”
“咳、你…咳咳……”
从爱与理想突然180度骨折成现实主义家庭剧的走向也太陡峭。李玉成一口气呛在嗓子眼上不去下不来,咳得眼泪鼻涕齐流。
方可以给面子地闭了会儿麦。后续的一些质疑比如“区区P8高级打工人,加班赚的钱够不够治他下半辈子的职业病”之类的虾仁猪心, 就不必呈上去了。
等李玉成缓过来点, 她继续:
“对了, 我妈说玉鸣今年高考成绩听说不错,进了夏科大的工程实验班对吧,这个学部是不是回头得出国进修两年?
“还有李奶奶的病,每个月都得打进口药是吧?
“哦还有,阿姨退休比较早,李伯伯原来的签约公司倒闭后,这几年的五险一金还有人交吗?再多我就先不提了,这么多事,你真觉得李伯伯能安心当个退休小老头?”
“……”
李玉成被噎住了,迷惑方可以怎么和传说里的差别这么大。本人是个花言巧语的文青病也就罢了,嘴巴还这么毒,专戳人肺管子是吧?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系统 娱乐圈 无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