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玉是,那么楚玉是吗?当然是。明玉就是楚玉。”
“那么这个时候问题来了,莲生是不是?”
“方可以当然不会是瞎设定的。我们探讨过《菩萨行》中的菩萨到指谁,答案是无相与竹叶青都是,人与妖,男与女,没有绝对的界分。”
“那么此时也是同样。莲生也绝对是题名中的一员。”
“最早期的佛教沙门中,不允许女性跟随修行。”
“比丘尼的出现,是由于佛陀的姨母受到信仰感召,再三请求跟随修行。一开始佛陀认为这非常不妥,但姨母求佛之心甚坚,于是被允许出家。”
“所以方可以的《比丘》为什么在拍女人的故事?”
“为什么要让男和尚明玉投胎转世成女楚玉?”
“因为他不认为男与女有绝对的沟壑。也不认为比丘和比丘尼需要被区别对待。”
*
作者有话要说:
[1]敦煌遗书。
救命,还没写完,感觉今天肯定写不完了,随缘了。
第73章 比丘拉片(三)
“这个时候有人就要来反对我了。”
“你说方可以这么想的, 那他为什么还故意安排一段明玉阴阳怪气讽刺莲生的话呢?”
“朋友们,明玉和楚玉本质是一个人的AB面懂吗。”
“你们不要真的被月印的思维局限带进沟里去。明玉作为一个活了不到一刻钟的角色,他起到的逻辑性与功能性远大于作为独立人物的人格性。”
“这么说吧, 明玉是楚玉的暗面,他说出来的话你们得反过来听。”
“不要去听他说女人比男人差一截,因为蠢笨所以上当受骗,要看他到底干了什么。”
“——收养了小鬼,庇护了莲生最虚弱的时期,担心她投胎会被欺负,自己圆寂前还在给她操心安排找下家。”
“——莲生明明偷偷告诉了他红莲在寺庙外头,硬等到天黑下雨,他明知道红莲来者不善, 明明他没有真的动心, 可是他还是看对方可怜, 从了,哪怕是自己的一身修行就此付诸东流,也还是从了。”
“所以,他是在吐槽梁祝那样殉情化蝶的传说故事是骗小姑娘的, 实际上却多是出奔为妾, 殉情变单杀的笑话。”
“退一万步说, 哪怕真殉了情,你们怎么保证两个人都能化蝶呢?可给咱们超度大师明玉抓到漏洞了不是?”
“一部好的电影就像一本书,可以被反复地阅读、探索,不需要所有的东西都得通过人物对白赤裸裸地讲出来,优秀的导演有一万种工具去表达故事。”
“服装、布景、环境、光影, 甚至名字, 全都是描绘人物形象、诉说人物心理的工具。”
“即使是古装戏, 受限于人物身份,他们的衣着、日常器物有极大的限制,但却同样可以有更大的发挥。”
“《比丘》特别喜欢对照。”
“我们仅通过二僧对同样僧衣的不同穿法、佩戴的饰品,就能轻易感受到两者性格的巨大差别。”
“这种对照无处不在。横向对比书写人物性格,纵向对比展现变化。”
“明玉与楚玉、月印在投胎前后、作为佛妻的莲生与作为孤魂野鬼自由快乐的莲生,狡黠机智的红莲与多年后成为规训帮凶的红莲夫人,由梁淳一人分饰两角,扮演的两任刺史……”
“还有贯穿全片的佛像。”
“佛像原本被打造出来是作为一个地标性的人造奇观,设想中巨佛依山傍水,俯瞰整座豫州府,人人沐浴在佛光普照下,在佛祖的慈悲中各有所处。”
“然而巨大的佛像工程却成为尾大不掉的大麻烦。”
“为了赶工期大量的民夫苦役被驱赶着劳作,从栈道中跌落,纤夫在河流的下半|身生蛆、腐烂,尸体倒落在巨佛膝下,陆上佛国变成人间炼狱。”
“为了彰显慈悲的佛像却成为推人入地狱的恶魔,这一切荒谬绝伦。”
画面中,随着时间流失,巨大的佛像成为烂尾工程。一部分支架暴露在外,已经修葺好的部分也逐渐爬满青苔,蛛网密布,渐生龟裂。
原本理应宝相庄严、巍峨屹立的佛像,更像是一头静静注视这世间乱象的怪物。
“但想想开头庆祝佛诞的浴佛诞却标志着一名名少女的死亡,在这个癫狂的世界,再荒谬的事都有可能发生,一切顺理成章。”
“而这,在明玉的眼中却是早已清晰可见。”
“还是回到开头,莲生投河,隔水看世界,隔着一重水幕,世界被扭曲变形,镀上了莲生的心理色彩。”
“镜头是主观的,我们看到的世界也是主观的。这是方可以不久前,在塞壬电影节上提出惊世骇俗、但极有勇气的观点。”
“这一理念目前已经引起了整个电影学界的激烈探讨,虽然批评不断,但很遗憾,目前对这一观点的接受度正在不可逆转地提高。”
“而作为贯彻他思想的作品,《比丘》中就非常创造性地展示什么叫主观镜头。”
“不只是那些常见的光影布景,就连整个画面,都可以完成作为主观展示。”
“方可以坚定地将主角设定为失明者和弱视者,但就像无数民俗传说中不约而同地认定那样,失明者常常被认为拥有某种预见性。”
“如何展现预见性的画面,方可以给予完全失明的明玉以世界支棱抽象的骨架。”
“当然,由于失明,明玉看到的事物是通过他有限的感知触摸慢描摹出来外形,没有颜色,一片黑白,还自带扭曲。但省略了大部分干扰因素,他反而可以看到最清晰、直接的世界。”
“比如大佛,从第一次通过月印的口中得知这项工程起,在明玉的视野中,那巍峨森然、正在搭起龙骨的大佛,便是一个支棱怪异、张牙舞爪的魔神。”
“而到了楚玉身上,离群索居、超然物外的僧侣被驱赶进凡俗,她拥有了一部分视力,同样也意味着她沾染一部分世俗。”
“但,她眼中的世界是模糊、柔和、充满梦幻的色块。这些色块让她充满探索世界的好奇,也帮她规避了许多痛苦煎熬的时刻,同时却也无可避免地,让她遭受他人的误解、世界的误伤。”
*
“既然都说到此处,我们也就顺理成章地进入到下一个议题。电影第三结构的创作意图。”
“首先说方可以赋予明玉与楚玉以特殊的视角去看待世界,又怎么可能会希望他们主动将自己的特殊剥脱,重归凡俗?”
“所以为什么我在第一部分说楚玉不可能想要月印的眼睛,她一时一刻都不曾想过。”
“因为弱视并没有造成她真正的困扰呀,相反,她一直在欣然享受这双眼睛带来馈赠。”
“他们受限于自己的视力缺陷,却也因此能隔着重重虚幻,看见世界真实的另一面。”
“明玉的空想世界虽然赤|裸直接,却太过冰冷刻板,所以明玉对这个世界也充满冷酷的批判。”
“而楚玉不需要这样,她的世界是彩色的,甚至因为模糊,所以别有妙趣。楚玉和明玉虽然是一个人,但是毕竟是不同的,楚玉是浸染在世俗中的脱俗者。”
“所以,楚玉递给月印的既是考验,也是一张新世界的门票。”
“当然,这里方可以用了唯美浪漫的手法,他让故事戛然而止,家破人亡的楚玉、忽然失明的月印,要如何在莲生的帮助下顺利生活,这他们不在乎。”
“即使两个瞎子狼狈不堪,那反正也瞎了。我们浪漫批人就是这样的。”
说到此处,Coco语调中带着几分调侃。
“电影故事背景应当和《菩萨行》一样,化用自南北朝时期。”
“主角楚玉的人物原型,自然是光天化日养面首的山阴公主刘楚玉。”
“其父亲、叔父在登基之前,也都曾经任南豫州刺史。电影中的豫州府衙,就是暗指南朝刘宋社稷权柄。”
“刘楚玉父亲去世后,叔父刘彧篡了其亲弟刘子业的江山,将她作为政治偶像宽容优待过一阵,但一年不到就将之赐死。”
“当然刘子业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其拟人程度和方可以此前已经捏过的高澄、萧宝卷二位源出一系。”
“梁淳所分别饰演的两个【爹】,原型并未精确对应,但已经非常露骨,甚至连宋明帝让小妾借腹生子的梗都揉了进去。方可以这个史同人属于是仗着架空为所欲为。”
“如果引入这一重背景,再去理解楚玉这个人物形象,是否又有新的感受。”
“方可以似乎想说,在男权叙述中的那些荒唐妖妇,实际上有太多的无力与可能,她们也是鲜活的有血肉的活人。”
“那么既然如此,我将用另一个思路为你展示这个故事的暗面。”
“到此为止,你有没有发现有哪里逻辑不大对劲?”
“既然明玉知道红莲是蓄意接近,且方可以为他赋予了诸多超越性,为什么他还会选择投胎?”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系统 娱乐圈 无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