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废太子的奇妙旅行_假酒喝了头疼【完结】(110)

  那老伯一听,浑浊的眼睛都亮了。

  每年冬天,在家里的时候,都是能穿多少算多少,除非必要,都不敢出门,出一趟门,得把家里所有的厚衣服给裹上。

  要不然都得冻死在外头。

  要是家里勤快点的,趁着秋日,多囤一些柴火,家里烧个火盆,才能让一家人都取取暖。

  炭火什么的,他们这样的泥腿子,更是想都不敢想,顶多是灶台里没少过的小木炭,这能定什么用。

  这炕床,是个好东西啊。

  谁家不做饭呢?

  要是把这炕床给修上,家里做饭的时候,炕上不就热起来了。

  家里的姑娘妇人,在床上做个绣活儿,也不怕冻手冻脚了。

  “这,这炕床。”他想问怎么做,但是问不出口啊。

  平时跟君秋澜他们一家也没有多少交集。

  再怎么说,这也算一门手艺。

  君秋澜看出他的不自在,“这是砖炕,其实还有土坯炕,方法都差不多,造价也不贵,家里弄两个炕床,冬日也能好过一点,你们要盘炕的,可以找秦师傅。”

  秦师傅也在,当即就给自己招揽起了生意:“这盘炕不贵,要是诸位有想法的,都可以来找我老秦,看在君公子的份上,给大家一个低价,别的村,可就没这个价格了,大家也别说出去。”

  这句话就有意思了。

  看在君公子的份上。

  莫非这炕床还跟君公子有关呢?

  秦师傅答应过君秋澜不要把火炕的来历传出去,于是只能找了个借口,“君公子与我有恩,大家都是君公子的乡亲,平时也对君家多有照顾,老秦也算是替君公子一家还个人情。”

  不管这些人照没照顾君秋澜,先把他们给捧起来,以后君家真遇到什么事儿,大家也不至于冷眼旁观,至少说,盘了炕的人家,应该多少都能搭把手。

  这火炕是个好东西啊,但凡不是饭都吃不起的人家,必然会抠出几个钱,给家里盘上两个火炕。

  怕被冻死啊,每年冬天都有人在睡梦中就没了。

  唰地一下,村民们的眼睛就直勾勾地盯着君秋澜。

  君秋澜稍微有点儿无奈,他只是想把火炕给传出去,名声什么的,对他来说不重要,甚至是累赘。

  但他也知道,这是秦师傅的好意。

  “大家都是乡亲,如今也没什么公子不公子的,都是跟大家一样讨生活的普通人。”

  这话说得谦逊,村民们听着心里也舒服。

  当即就有几个人去找秦师傅登记了,就怕做晚了,还多受几天的冻。

  “大家也别着急,老秦我还有一帮兄弟呢,今天登记,明天就能动工。”

  热热闹闹的,堪比过年了。

  人群中的里正,眼神略微有些复杂地看了这家人一眼。

  当初儿子把人领回来的时候,他其实心里也慌呢,毕竟是皇亲国戚,也不怕别的,就怕皇亲国戚性子不好,跟村民们没法好好相处,到时候闹出点矛盾,也麻烦。

  结果没想到,这一家人适应得还挺不错。

  还给村子里带来不少的好处。

  这火炕……已经不是第一件事情了。

  第一件事情是疫病的防疫,如果不是君秋澜当机立断,他们村恐怕也得出问题。

  第二件,就是水泥。

  这村子里,第一个用水泥的就是君秋澜他们一家。

  没过多久,新上任的知府,先是征了一波徭役,这次不是白干活儿,是明说了给工钱的,工钱也不多,但包了一日三餐,听村里回来的人说,一天三顿都管饱呢,偶尔还能尝到一点肉腥味。

  可见这知府应当是个好官了,他们这些做百姓的,日子也能安生许多。

  征去的徭役,就去开采石头去了。

  听说这开采出来的石头,都是拿去做水泥了。

  水泥做出来,卖给百姓,价格还不高,听说订单都排到明年去了。

  不过,但凡是他们村的去登记,都可以稍微优先一点。

  他儿子毕竟是衙门户房的小吏,消息要更灵通一些,城墙都是在用水泥修补。

  这水泥在售卖之前,君秋澜一家就已经用上了,而且后来是霍将军亲自带人给他们拉几大几车过来。

  再一分析,这水泥的配方,恐怕跟君秋澜他们一家也脱不了关系。

  细想一下,这消息没能传出来的原因,好像也能理解了。

  不愧是京城来的,不愧是从前做过太子的。

  这一家人也是苦命的,流落到这个穷苦的地方来了。

  罢了,不提了,日后有机会的话,还是多照看照看这一家人吧。

  他见识不多,但他总觉得这一家能给边城带来前所未有的变化。

  吉时到。

  上房梁,即便是村里盖房子,上房梁的时候,都要稍微举办一个小仪式。

  还有专门的上梁歌。

  寓意驱邪避煞,保佑家宅安宁,也是为了祝福这家人丁兴旺,富贵吉祥。

  这房梁都还是秦师傅托了关系去寻的好木材。

  君秋澜也不认得是什么树干,应当是本地独有的一种树木了。

  上梁结束之后,就要开始封顶了,意味着,这房子很快就要建成了,他们也能在年前搬进新房了。

  君郁又来催了一下工期,“秦师傅,这工期尽量再缩短几日,可行吗?”

  秦师傅稍微有点儿诧异,“为何如此着急?”

  刚开始建房的时候,就说好了尽可能地缩短工期。

  他也能理解,毕竟从前是富贵人家,现在就住两间土坯房,肯定是不习惯的。

  又是苏先生给他介绍的活儿,他当然尽心尽力,每天都是天不亮就带着工人开工了,天黑了才歇下。

  按照常规建设这么大的房屋的时间,这工期大概都缩短一半了。

  但是今天都开始封顶了,总的来说也要不了多少时间了,怎么还这么着急?

  君郁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儿马上就到弱冠的生辰了,尽管如今在村里,还是想稍微给他办一个加冠礼,同时也请秦师傅和村里相熟的朋友,一起热闹热闹。”

  这么一解释,秦师傅就懂了。

  村里人不讲究什么加冠不加冠的,大部分人都在十五六岁就成婚了,头发也都是用布条捆一捆,没有什么加冠的说法。

  但君家的从前的身份毕竟不同,他听说过,但凡有些底蕴的人家,还是很看重男子加冠礼和女子及笄礼的。

  “老秦我尽力而为。”

  君郁笑了笑,“也是辛苦秦师傅和诸位兄弟了,放心,工钱上也不会亏待大家。”

  老秦也笑,“也就是今年的雪下得晚,都这个天了,还没有下雪的迹象,真要下雪了,君先生就算是给再多的工钱,这速度也快不了。”

  “兴许是老天怜悯我们一家吧。”

  或许怜悯的不止他们一家,是这天底下的所有苦命人。

  否则,他儿子也不会得到这样的机缘,也不会因为多做好事,多用那边的东西来改变这个世界,从而让他们以后也能有一个安全的退路。

  君郁时常都在想这个问题,这一股神秘,究竟需要澜儿去做什么,要做到什么地步。

  这事情越是细想,越是心惊。

  那便走一步看一步吧。

  儿子有大造化,当爹的,也不能拖后腿。

  仪式结束之后,村民们也都散去了,君秋澜抱着送送找到父亲。

  “爹,我准备把棉被给婉儿那边送过去,您和娘那边有要我捎过去的东西吗?”

  “没什么了。”君郁说,“你也去你彦表弟那边转一圈吧。”

  生意走上正轨之后,宋熙容就没过去了。

  毕竟是三个小辈的生意,她插手太多也不合适,得要让年轻人自己在摸索中成长。

  君秋澜点点头,“原本也是要去的,儿子也给彦表弟买了棉被。”

  这边的冬天太冷了,就算没下雪,依旧是冷得冻骨头。

  房子还没建好,彦表弟还得在铺子里将就一段时间。

  也就是他从那边买了几件可以穿在里面的轻羽绒和棉毛裤,这才不至于连门都出不去。

  要收集鸭子和大鹅的绒毛不容易,但棉花相对来说,只要种植就会有收获。

  棉花是个好东西啊。

  但是之前进献给霍夫人之后,好像并没有得到重视。

  大概是边城养羊,羊毛价格贱,是多数人都能用得起的东西,同样也保暖。

  也就不必费心思去培育一个新的品种了。

  君秋澜想着,或许明年可以让宋庭带一些种子回江南那边。

  虽然棉花喜旱,但也分很多品种,到时候他从现代这边弄点适合江南气候的棉花种子就行。

  刚好,这棉花不光是能用来做保暖的棉被棉衣,还能织布,做成棉布,透气又吸汗。

  “还有一件事情。”君郁看着跟自己一样高的儿子,心中有些感慨。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空间文 种田文 假酒喝了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