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废太子的奇妙旅行_假酒喝了头疼【完结】(238)

  君秋澜莞尔:“也是没有想到,我们兄妹两人,一个完全的文科脑袋,一个完全的理科脑袋。”

  他是真看不进去这些知识,只能说把教科书学完,学个基础,并且还是记不牢靠的程度,相反的,文科内容,他几乎能过目不忘。

  到婉儿这边,好像就跟他完全相反了。

  婉儿如此聪慧,也更让他坚定了,以后得想办法送婉儿去另一个世界读书,经受系统性的学习。

  除了是想让婉儿学会之后把那边的知识火种带过来,同样也是为了让婉儿能在那边多快乐几年。

  要说学习是痛苦的,但学习自己喜欢的知识就未必了,他也不想婉儿在初高中生的年纪,就担负起太多的责任。

  这个年纪的婉儿,就应该痛快地去玩耍,学习,交友,享受她的青春。

  君舒婉听着哥哥的想法,眼眶略微有些酸涩,在哥哥的口中,以及那些书本中,窥见了另一个世界的美好,相比他们自己的世界,总归是有落差感的。

  可她属于这个世界,她能做的事情,就是借用哥哥的机缘,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学习,尽可能地给他们自己的世界带来光明。

  哪怕只有一束微弱的光,也总能照亮一片天地。

  君秋澜第二天要参加颁奖晚会,上午还要过来看丰收,今晚就早早地回到酒店休息了。

  也是为了谨防晚上有人联系他。

  真别说,这个主办方定的酒店真不错,特别是这个床垫和枕头,睡起来真舒服。

  以后给家里也安排上。

  次日一早,君秋澜给徐素和柳悦发了信息,说他有点儿私事,让他们上午不用过来了。

  弄得两人还稍微无语了一下,昨天不是说过了吗?

  总不能是特意来叮嘱她们一遍吧?

  柳悦倒是有点想法,但她一直是个合格的小聋瞎,“那既然这样,我们也出去逛逛吧,看看能不能给澜澜买点儿东西,或者是配饰。”

  徐素想着也好。

  毕竟君秋澜挺靠谱的,总不能是在房间里幽会小姐姐或者小哥哥吧。

  想到这里,她心里突然咯噔一声。

  其实最开始组建工作室的时候,就说过关于感情的问题,但是他忘了问君秋澜到底是喜欢男孩子还是女孩子啊。

  她踌躇了一下,“悦悦,你说,咱们澜澜的性取向?”

  柳悦也变得神神秘秘,犹犹豫豫:“我也不清楚啊。”

  “我们来分析分析,虽然他近两年可能没有恋爱结婚的打算,但是应急公关我们还是要提前准备的,喜欢男的还是女的,这后续的应急公关,还是不同的,更何况爱情这个东西,说来就来了。”

  两姐妹偷偷蛐蛐的内容,君秋澜一概不知。

  他把手机留在了房间里,关了静音,要让大家能打得通他的电话,但他处于接不到的状态。

  总不能长时间都是打不通。

  在家里的时候还好解释,来沪上了,电话突然打不通,可能就不太合适了,也是避免大家担心。

  回到家里,他也换了一身短打装扮。

  村里人都在农忙,总不能就他穿得精致考究,看起来就不像话。

  也是不合群,给大家一种距离感,不适合他们未来的打算。

  要不是柳悦让他一定注意皮肤状态的话,他甚至都还想下地挖两锄头。

  马忠这边,选出了几个干活儿的好手,同时也是心细的村民。

  一帮人都围着村里的公田,神色都十分激动。

  “让君公子先来挖第一锄头吧?”马忠见君秋澜也过来了,心思动了一下。

  君秋澜愣了一下,想了想,也没拒绝里正的好意。

  锄头拿在手里,他还挺不顺手的,主要是真没干过农活儿,找了位旁边紧张盯着的老农请教。

  “老伯,能告诉晚辈该怎么下锄头吗?”

  礼貌又谦逊,没有老人家不喜欢这样的年轻人。

  老农也算是土生土长的农人了,锄地还是比较有经验的。

  “下锄头的地方,要离这一垄土地大约半丈左右的距离,挖下去,然后利用锄头的勾力,把这一垄红薯都给拉起来。”

  君秋澜了然,下锄头的时候,几乎是快准狠,一垄黄土被挖起,下面的红薯也连着土被带了起来。

  “好大一个。”有人惊呼:“这一个土豆就得一斤了吧。”

  “这一颗下面就结了五六个啊,还有一些小的。”

  大家快速算了一笔账,如果每一棵红薯下面都有这么大几个红薯,一亩地的收成不得四五千斤?

  算出这个数字的百姓,就连呼吸都急促了,整个人都是呆滞的状态。

  一亩地,四五千斤的粮食???

  真的不是他们算数不好?真的不是他们算错了?

  他们村的百姓,相对来说还算是比较有‘见识’的类型了,从数百年起,就不停有流放户安顿下来,也有来自江南的流放户,他们也听江南流放户说过,江南那边的粮食产量能比他们多一倍左右。

  听到这个消息,他们都不免羡慕,却也只有羡慕的份儿。

  可是没想到啊,他们现在也有高产量的粮食了,一亩地四五千斤。

  听都没有听过。

  君秋澜也就动了这一锄头,然后就把锄头给交出去了,“辛苦各位了,尽快把这些红薯都给挖起来,大家分了粮食,也好放回家保存,这个粮食跟其他粮食还有不同,生的也能吃。”

  他从刚挖出来的一垄红薯里捡了一个起来,用力掰开,咔嚓一声,离得近的围观百姓甚至都能看到红薯汁水迸开的画面。

  大家都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君秋澜说:“生吃,还能给大家补充一点儿水分,不过也不要贪多,生吃太多,容易胀肚子。”

  他看着大家因为缺水而干裂的嘴唇,还有眼底对未来的那些迷茫,缓了口气,他朗声开口。

  “今年是的年生确实不太好,但是有经验的叔伯爷奶们都知道,边城虽然往年用水也不算富裕,却也不太容易出现干旱,只要大家相互扶持,熬过今年,日子也就好起来了,我保证,明年一定会让大家人人都吃饱饭,人人都能穿上新衣服,兜里都有余钱,无论男孩儿女孩儿,都能上学堂。”

  君秋澜的一番话,几乎是振聋发聩,在无数人心中留下了烙印。

  人人都能吃饱饭,有新衣,家里的孩子都能念书,兜里还有余钱,难道这还不算神仙日子吗?

  君秋澜他们一家的身份,准确来说,是从前的身份,其实在村子里也不算什么秘密了。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不怎么敢接近他们,皇亲国戚啊,只能远远地看上一眼。

  再然后,这一家人对村里表达出了善意,大小事务,也都有了联系,慢慢地融入了这个村子,他们也觉得这一家人挺好相处的。

  今天君秋澜这番话,稍微聪明一些的,悟出点道理。

  不过他们没有声张,更没有多提。

  他们就是在地里刨食的老百姓,造不造反,跟他们可没什么关系。

  但是,他们只明白一个道理,谁能让他们吃饱饭,过上好日子,这才是最重要的,也是他们这种底层百姓最关心的事情。

  君秋澜看了一个多时辰的挖红薯,几乎是每挖出一垄红薯,围观的百姓都要惊呼一声。

  产量太惊人了。

  君秋澜心里也踏实了,就是瞧着不太对劲。

  他把两个知青找来,“现在平均每一株红薯能挖出多少,有个大概的数值了吗?”

  “有有有。”

  两个知青从前都是城里的富户,虽然跟其他地方的富户不能比,但是在边城也早就过上了人人艳羡的好日子,也就导致他们其实也不能完全理解底层百姓的艰苦。

  直到他们下放到村子里了之后,日复一日,看到每家每户都不约而同地,省下几口喝的水,都是要浇到田地里去的。

  眼看着天气越来越热,其实他们心里也慌。

  天灾之下,人人平等。

  但若是真的远离故土去逃难,他们也未必愿意,只能祈祷日子不要过得太坏,祈祷大家都能坚持下去。

  今天有了这高产量的红薯,他们的心,也落到了实处。

  特别是他们在这边待了一段时间,就因为读过书,即便是没有功名,同样也受到了大家的尊敬爱戴。

  其中一个书生拿着自己的小本本:“如果每一垄都差不多的话,我预计一亩地的产量能达到6000斤以上。”

  君秋澜意外,却也不那么意外。

  红薯的产量本来就高。

  他买的这个品种,平均产量就是5000斤左右,这只是个平均数值,能有一些特定的原因增产,也是说得通的。

  别看5000斤跟6000斤的差别不大,但一千斤的粮食,能让许多人活命了,是从前三四亩地才有的粮食产量了。

  “红薯这边的记录不能马虎。”君秋澜说:“到时候一定要按照人数,足量地分到村民们的手里。”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空间文 种田文 假酒喝了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