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陆柚并没有操心多久,因为冰皮月饼那晶莹剔透里面还可以看见软软弹弹内馅的高颜值,直接俘获了大部分女性顾客的芳心,而且因为是零售的,所以你一个我两个的,要不是陆柚提前给家里留了十来个,可能自家人都不够晚上赏月吃的!
XXX
在陆柚他们中秋节靠着月饼大赚特赚的时候,高晋年在首都也并没有闲着。
他和孙师傅是在中秋节前两天到达首都的。
不得不说,首都的繁荣给了高晋年极大的震撼。
这是完全不同于鹏城、羊城、鹭城的年轻时尚如同从废土中冲破的新芽一样;这里混合着历史的厚重和政(治)文化的磅礴,还有必不可少的属于国之首脑与喉舌在面对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先锋锐气。
矛盾又迷人。
这次高晋年和孙师傅跟车并不是只有一辆车,而是有三辆车,这也就意味着除了他和孙师傅外还有另外四个司机——两个老司机和他们的儿子。
在孙师傅和安斌的帮助下,高晋年给自己搞了个棉纺印染厂的临时工的身份,不过他这个临时工并没有转正的想法,所以除了跟车外,其他的事情并不算积极。
但这种态度反而得到了其他人的宽容和友善对待——毕竟正式工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如今国家铁饭碗那么香,他们可不想被挤下去。
后市有句网络讽语说[难不成你家有皇位要继承],但是在当下这个时代,皇位都没有国家铁饭碗在他们眼里值钱,毕竟他们可是背靠国家的,他们的位置还要留给子孙后代,代代相传呢。
言归正传,正是因为高晋年是个“胸无大志”的临时工,所以很多正式员工老员工反而喜欢带教高晋年,毕竟没威胁又学得快还有眼力见儿,要是自家的兔崽子能赶得上人一半,他们这些老家伙也不用占着坑了。
自古以来,[别人家的孩子]都挺讨人厌的,高晋年的优秀反衬出另外两个跟车的年轻人就不那么机灵劲了,再加上那两人自觉是板上钉钉的未来正式工,和高晋年这种无根浮萍一样的临时工不可同日而语,因此一直抱团冷待高晋年。
对于被孤立这件事,高晋年只觉得……简直太好了。
他才没时间和心思去和这些只想着子承父业的人去闲闲散散地爬长城逛故宫去享受首都生活,他牢牢记得自己的目标,在孙师傅他们让他们几个年轻人自由活动逛逛首都的时候,他已经拿着地图和打听来的路线坐上了公交车,往工商局跑了。
XXX
首都的工商局比高晋年他们市里的要大很多,而且那里面的工作人员态度也要友好热情许多。
接待高晋年的是个年轻男同志,对方大概是才上岗不久的新员工,虽然有工作但不多,闲散时间大把的是,有人来咨询正好可以打发时间。
再加上还有高晋年特意带着的陆柚做的新口味月饼礼盒做敲门砖,友好氛围下,他很主动地聊起了高晋年想要知道的一些最新政策解读。
“个体户?当然可以的,”小蒋自称家里是正白旗下的,后来封建亡了他们这一支为了融入新社会便起了个汉姓,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们的关系网还是很广,至少看上去就是个普通基层办事员的他都能知道一些还未公之于众但确定马上就要实施的最新信息,“你可不是第一个,早在前些日子,咱就接待了个要自己开饭馆然后来工商局问办哪些手续的女同志。”
高晋年眼睛一亮:展开说说?
好在这件事也并非是什么机密,而且这也不是他第一次分享了,所以就很是口齿清楚地给高晋年讲了一下。
这位来咨询的女同志叫柳桂香,生了五个孩子,家里一共共七口人,住在首都的一个小胡同巷子里。
家里也没土地,吃啥都要花钱,可只有柳桂香的丈夫有个炊事员的正式工作,一个月才三十块,根本不够七个人吃吃喝喝,身上的补丁都是层层叠叠的,一家人到冬天也才只有两条硬邦邦的棉被。
要知道首都的冬天多冷啊。
柳桂香的五个孩子,最小的都有十六岁了,是可以工作的年纪了,可无奈自从“运动”结束,高考恢复,大量的知青返城,瞬间把国有单位国营企业的那些屈指可数的岗位给填满了。
将近一千四百多万人都需要工作,各自都在各显神通拉关系找工作,像是柳桂香无权无势也无关系无背景,自己都是个在别人家做保姆的临时工,根本没能力为孩子筹谋个工作。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柳桂香做保姆的那家人有点权势和见识,见她发愁,便出了个主意——柳桂香做饭好吃,不如去开个饭馆,不仅能赚钱,而且一家人的工作也都解决了。
柳桂香是很崇拜自己干活的主家的,也知道人家有些人脉,既然这么说了,那就是个可行的路子。
于是她便回家和丈夫商量。
柳桂香的丈夫是做炊事员的,也知道自家老婆手艺比他其实还好,要不是因为他这个岗位是他老爹留给他这个儿子的……
总之,他虽然看好自家媳妇儿的厨艺,却不太愿意干个体户开饭馆。
开饭馆可不是嘴巴说说而已,总要地方吧?总要先买米面粮油肉菜这些投入成本吧?
毕竟家里真的没什么钱可以折腾的,他担心虽然现在政策放开了,也有个体户干裁缝干理发的,可也没见谁开饭馆啊,没有谁先做个示范探探风向,万一不允许开,那不鸡飞蛋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代文 穿书 爽文 美强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