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提及对方,桂芬婶也都是含混用[婶婆]来称呼——反正夫家都姓高,五百年前是一家,咋个应该也有点沾亲带故的……吧?
不过,现在丁香婆婆愿意把名字告诉小陆他们,恐怕也是一种亲近的表示吧?
XXX
说起丁香婆婆和陆柚关系的拉近,也是陆柚未曾想过的发展。
在买进了那个“报废”的罐头生产线设备机器一套后,因为要等高晋年修好也需要一段时间,担心老家的高雪婷(高雪萍已经和安斌在羊城打拼了)和两个小侄儿,陆柚就马不停蹄坐火车回来了澜江县。
在视察了一下他不在的时候一品鲜的总店和两个分店都在井然有序地营业,陆柚就把注意力放回了落霞村——主要是落霞村的一品鲜下饭酱作坊。
其实现在随着生意的蒸蒸日上,已经可以预料作坊必须得扩大场地了。
除此以外,等高晋年把那罐头生产线设备修好运回来,也需要相当宽敞的面积才行。
不说别的,按照之前陆柚他们从第二罐头厂那边打听到的信息,这套设备想要正常运转就至少要在100平方以上。
考虑到他们现在老屋的现有面积,还挪不出这样的空间。
本来陆柚和高晋年商量着去找村子买点村子里的空地,然后抓紧时间建个小厂房之类的,但却没想到还没开始行动,就被隔壁的那位孤寡老太太找上了门。
老太太性情孤僻,平时就靠着村子里接济,哪怕是邻居,和陆柚他们也很少交集。
不过逢年过节的的时候陆柚他们也会给老太太端一碗带肉的菜去,老太太吃完了还回来也会在碗里放点自己泡的老酸萝卜老咸菜什么的,也算是有来有往,关系不算太差——至少比高老二他们那些好太多了。
不过老太太从来不会主动找上门来。
而这次老太太找上门来给陆柚就说的是如果需要地置办东西的话,她那破旧老屋的地可以给陆柚他们使用,条件就是等她死了之后给她买口棺材置办一套寿衣最后送她一程。
老实说,最开始听到这个消息陆柚还愣了一下的,但在老太太忐忑中带着几分恳求的眼神里点头。
这年头还不流行火葬——事实上哪怕是在几十年后,不少偏远地方的农村也不火葬,而是土葬,讲究个入土为安。
老太太家人都不在了,亲戚不知道有没有但是这些年瞧她独来独往靠着村子接济,估计就算是有也相当于没有,的确会有[身后事]的顾虑。
其实若真的老太太去了,村子里也不会不当回事,村干部这些更不可能不管,但老太太想的,估计是体体面面地离开,而不是悄没生息地死了之后就用随便裹一裹挖个埋了。
左右现在陆柚他们不是当初那一大家子吃不饱饭的时候了,答应老太太也无妨。
不仅如此,陆柚和家里人商量过之后,把老太太的衣食住行一日三餐也给接管了——老太太的屋子虽然老旧,但面积真的不小,而且因为是在村尾,后面可开拓的荒地也挺大,有老太太把自家的空屋和院坝让出来,陆柚就可以打通两边的面积,作坊就可以进一步扩大,并且短期几年内就算再扩大两三倍也空间足够的了。
如果老太太不主动提出来的话,陆柚还要去找村干部批地,等到批下来了还要买建材建个小厂房,还要专门拉商用的电线,安装器械,还要把现阶段家里的这个作坊全部搬过去……
耗时耗力还耗钱,光是专门拉一根电线安开关这些就是个很折腾的事。
而现在,只需要将老太太有些破旧的老屋重新修缮一下,把之前老太太家里已有的电线线路(老太太舍不得用电连煤油灯都很少用但是村子里统一工程家家户户都安了电线线路,不过可以选择是否接灯泡)重新加一根商用的粗电线——毕竟现阶段家用电器的用电量远不及一套罐头生产线机器的用电量,电丝不够粗壮的话容易烧毁短路——如此林林总总算下来怎么都要方便实惠太多了。
老太太都不收什么租金,就只希望能有个体面的身后事,陆柚觉得从现在起把老太太照顾好到离世也是应该的。
不过那个时候只是心里善念一动的陆柚并没有想到,丁香婆婆给他,或者说他们的帮助可不仅仅是空地空屋而已。
丁香婆婆是个孤僻寡言的瘦弱老人,但她却不是个讨人厌的老太太,相反,她相当奉行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得到了别人的帮助就一定要回报的原则,在桂芬婶他们忙着下饭酱作坊忙不过来的时候,硬是拖着瘦弱身躯把作坊外面(她从不会好奇去作坊里面去)打扫得干干净净,陆柚家里的那些鸡鸭还有桂芬婶他们煮好了但是没来得及喂猪的活儿都慢条斯理地干完了。
陆柚不好意思地劝说老太太用不着这样劳累,结果老太太语气慢悠悠的,说她以前懒得动弹是吃的油水少了没力气懒得费劲儿,现在一天三顿有肉又吃得饱,不运动一下消化不良胃里难受,等她活动开了下一顿就能更多吃点肉。
这理由听得陆柚哭笑不得,只是默默地给老太太的餐食特意做得更加软烂易消化了些。
也怪不得老太太虽然独居一人,身上衣服布丁叠补丁,衣裳裤子都洗得发白稀薄了,但都干干净净的,不像是反面例子刘二娃他妈,那衣领袖口总是黑乎乎脏兮兮的,胸口还能看到一些菜汤的污渍,凑近闻了更是有一股天然发酵的味儿……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代文 穿书 爽文 美强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