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续的风平浪静似乎也印证了安胜的这一想法,虽然关于粮票取缔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的,但澜江县的百姓们还是日常使用着粮票。
安胜觉得自己实在是太有先见之明了,他就知道粮票不会那么轻易被动摇的!
这个时候安胜得意了,其他人却不太快乐了,尤其是那些被安胜低价收购了手里粮票的人——毕竟当时安胜收走他们粮票的时候,可是危言耸听说了不少关于国家马上要取缔粮票,他们手里头的粮票马上就要变成一堆废纸,他也是看在大家都是同个厂里的交情所以帮忙“解决”他们手里的粮票的……
结果他们一斤的粮票卖出了八两的价钱,转头来等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粮票还是照常用着!
这不就是被坑了嘛!
当下就有些性子冲动的就要去找安胜要个说法。
XXX
安胜半点不怕。他又没有逼着他们把手里的粮票卖给他!
他只是放出消息说有愿意脱手粮票的可以找他,是这些人主动来找他的,而且他也事先说了他是低价收购,同意用这个价格的才成交,可没有按着头逼着他们必须卖给自己!
就在粮票取缔的事情上危言耸听,啊,不是,是推波助澜了一把。
这些人要相信他,他也没办法啊!
更何况,粮票也不是没有取缔的嘛!
那羊城申城不都早就取消了嘛!
过年的时候安斌不也是被围着问是不是羊城那边真的不再用粮票购买粮食,那家伙不也是给了肯定的回答的嘛!
而且那家伙肯定完了之后也让大家手里粮票尽快脱手或换成粮食的。
要不满?
干嘛不去找安斌那家伙对峙?
呵,不过就是看到安斌家伙现在发达了,所以不敢去而已!
对于自己成为了“软柿子”这件事,安胜表示十分不满,所以他不仅没有收敛,反而越发压低了粮票收购价格。
至于安斌说过的粮票取缔估计很快就要辐射到全国这件事,安胜反而根本没有放在心上——他反而觉得是安斌知道他这小半年来靠低价收购粮票的事情赚钱了所以嫉恨起来了,想要把他的财路给搅黄了呢!
是,他不否认粮票取缔的事情,可相关消息他都听了大半年了,澜江县还不是日子过得一如以往,完全没有动静!
按照以往厂子里政策改革的速度,就算真的要辐射到全国,至少他还能再赚一年的钱!
以至于后面连安父都盘算着将手里的粮票这些给尽早换成粮食的劝解都听不进去,觉得安父现在是偏袒安斌——本来老头子就偏袒前妻的大儿子,现在看到大儿子变成大老板了更是心偏得没边儿了!
怕是安斌那家伙放个P都觉得是香的吧!
因为兰花事件没有将自己的债务帮忙一笔勾销,反而还和亲父子明算账地让自己还钱的事情,安胜现在对安父是一点父子情都没有了,关起门来私底下骂骂咧咧起来就跟仇人似的。
对此孟娇只当做没听见——她也对那老头子意见大得很呢!很难说现在安胜对安父的态度变化没有她吹枕边风的“功劳”。
XXX
不过安胜的低价收购好日子没过多久,开年后没几个月,随着去年那几个经济示范省市地区对粮票的放开,首都也采取了类似的措施。
而首都的风向标指示性可是相当强大的,就在本年五月份的时候,电视广播都正式宣布——首都最后停止使用粮票,从此以后粮票全面退出历史舞台。
这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粮食供求走向市场,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习惯。
但这都是未来回头看时的评价了,对于这个时代现阶段的人来说,他们只觉得怅然若失的同时又有种无形的枷锁消失的轻松感。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欢欣鼓舞粮票的取缔的,也有一小波人在懊悔自己动作太慢,导致手里的粮票还没有用完就已经失去了作用。
而这一小波人中,最为捶胸顿足的,一定就是票贩子了。
比如坚决不承认自己票贩子名头但却在实行票贩子行为的安胜。
安胜当时还想心存侥幸,结果等白纸黑字盖红章的文件出台之后,顿时傻了眼。
谁知道国家真的实行起禁用粮票的速度那么快——明明一年前还只有那几个沿海经济特区的城市自己瞎鼓捣(bushi),拖拖拉拉一年了其他省市好像也没怎么变动,结果一开年就雷霆之势,全国上下直接强行取缔了!
现在他手里一大堆粮票,钱却没两个!
他慌里慌张用粮票去兑换粮食,可是这时候大家也都不是傻子,国家都说了粮票作废,再捏着粮票在手里做什么?当纸烧火吗?
嗤,当柴火烧都嫌火不够大的。求爷爷告奶奶,安胜和孟娇两个找遍了所有的关系。
就算安父他们念在亲儿子的份上支援了一些,但比起安胜收藏起来的那一大盒子粮票,也不过是杯水车薪。
可惜大概是因为兰花事件,也可能是因为之前安胜低价收购惹了众怒的原因,这次看到他急得团团转,大家明面上不说什么,但背地里未尝没有“风水轮流转,你小子也有今天”的爽感!
不过毕竟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所以面上都用比较好听的话婉拒了,只有那么几个性子的确比较直接的,阴阳怪气了几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代文 穿书 爽文 美强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