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何等豁达,何等洒脱。
只有经历过人生磋磨的人,才能明白这样的心境有多么可贵。
留着山羊胡的翰林院侍读学士念着这两句诗,不知不觉中,竟已是泪流满面。
“这一首与上一首风格迥异,情绪也是截然相反,一动一静,唯一相同的是,都把诗中想要表达的情绪,写到了极致。”
国子监祭酒失神的看着面前的酒杯:
“没错了,此子大才,世间百年难遇……”
王泽脸上血色尽褪。
在自己最引以为傲的领域被人彻彻底底的击败,给他带来了无法言说的挫败,让他感到屈辱。
在众人都以为他要认输时,他忽然尖声道:
“不算,这不算!”
他两手按在殷无狩面前的桌上,大吼道:
“第一首诗狂傲不逊,第二首则阅尽千帆!你这两首诗前后情绪差距如此之大,恰恰说明不是出自一人之手!”
殷无狩面无表情的看着他,忽而一笑:
“这有何难?”
他向后靠在椅背上,拉开和王泽之间的距离: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此句一出,全场皆惊!
第三首——短短时间,殷无狩竟然连出三首,尽管第三首只出了半阙,却已能听出,又是千古名篇!
殷无狩在一片寂静中,缓缓站起身,居高临下的俯视着王泽,慢慢吐出最后两句: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对上了,和第一首对上了!”
有人失声道。
这第三首,直接说“千金散尽还复来”,那种在经历挫折之后却越挫越勇的狂傲之气,比之第一首的“满城尽带黄金甲”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王泽终于再也说不出话了。
今日起,他的名字注定与殷无狩的传奇一同被远远的传扬出去。
三首千古名篇,能将他整个人彻底钉死在耻辱架上。
从此,文人雅士,不会再有人与他为伍。
殷无狩起身越过他,走到门边,回眸一笑:
“王兄,可不要忘了我们的赌约。”
说完,他踏步而出,独留众人愣在原地。
到了此时,他们才想起,原来殷无狩后面这两首诗,只是与人打赌,随口所作的而已。
雅间里,国子监祭酒霍然拉开房门,猛冲出去,高喊:
“殷无狩!”
外面的年轻学子们目瞪口呆,眼睁睁的看着翰林院侍读学士跟在他身后,跌跌撞撞的边跑边说:
“等等我,等等我,我也要见他!”
第141章 名扬天下
凌友施看着两位从四品的大员一路追着跑出去的背景,喃喃道:
“我朝开国两百余年,在诗词一道上一直都是籍籍无名,终于……出了一位大才啊。”
说着,他双眼放光,紧紧握拳:
“殷兄!不愧是我看中的人!”
有人拿来了纸笔,凌友施立刻挥毫,将殷无狩方才作的三首诗全部记下。
众人各自抄录数份,而后一脸满足的走了。
殷无狩的天才之名随着这三首千古名句迅速的向外扩散起来。
隔天下午,国子监早已凭诗才成名的学生王泽在城门口自扇十个耳光,并大吼我错了,众人这才知道,原来这三首诗原本只有一首,后面两首都是为了“自证”。
有了这样传奇的故事,原本就惊才绝艳的三首诗顿时有了更深一层的寓义,以燎原之势席卷了整个京城。
一时之间,上至达官显贵,下至贩夫走卒,人人都在讨论这件事,每个人嘴里都念着殷无狩的诗。
随着殷无狩的诗名一起来到的,就是众人对霍云铮的道喜之声。
三首诗词早已经在第一时间被送到了霍云铮的桌前。
他亲手抄录了一遍,并且还让人给装裱了起来,打算回头挂在镜王府用于会客的偏殿。
幕僚们自然不知道霍云铮早就让人关注殷无狩了,还一个一个的跑来给他贺喜,霍云铮照单全收,扬起的嘴角就没下来过。
“殿下获此麒麟才子,实在是本朝百姓之福啊!”
一名幕僚拱手道。
霍云铮微微点头:“他的确是天资出众。”
也该安排个时间,见见这个孩子了。
-
这么大的动静,同为霍云铮的义子,与殷无狩同院的莫幼、沈秋耀和亓官魁三人自然也都知情了。
莫幼还是那副笑眯眯的模样,亓官魁对于诗词歌赋这些东西既不拿手,也不在乎,唯一明显变了脸色的就是沈秋耀。
沈秋耀两年前被霍云铮收为义子,如今是吏部文选司郎中。
全国各级官员的考核、选拔和晋升工作,都由吏部负责。
吏部文选司是绝对的实权部门,沈秋耀手里如今就握着拟定名单的权力——
这份名单,决定着全国各个地方六品以下官员每年根据考核敲定的升迁任免。
初稿由吏部文选司郎中收集各地信息拟定,而后递交吏部尚书审阅修正,确认无误后尚书签字盖印,上报给摄政王霍云铮。
只如此简单描述,也能看出这其中到底有多少油水。
若不是为了让霍云铮安心,沈秋耀现在完全可以自己在外面买个八进八出的宅子——他买得起。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chongsheng/13_b/bjRML.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