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见赵群道:“臣不是奉命来找您的,臣现在把王爵传给儿子了,也是想带着妻儿一起出来走走。”说完还让他的小儿子给自己请安。
赵启元见他虎头虎脑的,倒是很喜欢:“你这个年轻人倒是孝顺,能陪着你爹娘出来玩。这眼看你年纪也不小了,有没有想过要做什么?”
“小子想去火器营呢,我爹娘也同意了,出来外边玩够了就回京城。”他说完还挠挠头。
赵启元挑眉:“你这样你爹娘答应?”
礼哥儿笑道:“小子爹娘都随小子。”
赵启元拍了拍这年轻人的肩膀,“好小子,好志向。”
见着了几个故人,为了保险起见他还是从杭州去了湖州,吃了一顿太湖蟹,他坐在躺椅上赏月。现在的他赏月这么闲适,也不知道皇上如何了?
他知道自己自私,但儿子从小就杀伐果断,比他更适合当这个皇帝。他从一出生就是太子,母后又早早过世了,他小时候父皇还是对他很好的,他比兄弟们都聪明,读书识字甚至骑射都是佼佼者,那个时候的他天真的认为天下迟早是他的,行事也任性了一些,以为不管如何父皇总是自己的亲爹会对自己好的。
可渐渐的父皇就变了,变得抬着他的兄弟跟他打,他不知道为什么?
袁氏告诉他说,其实父皇最怕的不是兄弟争皇位,而是怕他去争皇位。
他嘴上呵斥了袁氏一顿,心里却隐约信了。同时又对袁氏的政治敏感度觉得有点奇怪,也不知道为什么,一向只管内宅的袁氏竟然这样精明能干了,他刚开始觉得他和袁氏是夫妻,所以愿意放权给袁氏。
可后来又慢慢的觉得不对劲了,袁氏竟然暗杀了康王,那康王虽然野心勃勃,但圈禁就成了,之后再慢慢杀鸡儆猴就成,因为袁氏他不知道做了多少收尾工作,还一度让父皇打压过他,他这里一下就损了不少人。
如果不是袁氏生了个好儿子,她做这个皇后的位置怎么会坐的稳,说也奇怪袁氏生了这么好的儿子,却反而不跟儿子亲近,他见袁氏如此,只好对佑宁更好一些,这孩子有亲娘也不亲,他只好更亲近儿子一些。
很多人都说皇上的位置是天底下的人最想要的,多少人为此头破血流,甚至身死,为了这个位置被圈禁的人也不知道多少,可他内心是真的不想要,他若不是为了当年太子府的那一家人,他早就不想当太子了。
不过,真的到了要退位的时候,他有那么一丝犹豫,却还是选择了退给佑宁,这孩子天生就是做帝王的料子,王朝在他的带领下肯定会更好。
现在他走遍大江南北,这么多年,国朝风调雨顺,他的海晏河清的愿望儿子帮他实现了。天凉了,他拢了拢身上的衣裳进了屋子。
下人过来请示说要在湖州待多久,他想了想:“过两个月再走吧。”
“那您今天还要写手札吗?”
他笑道:“写,怎么不写。”他年纪一天比一天大,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他想把他这些年走过的地方用笔写下来,包括赋税、风土人情等等,这样去了之后也能让儿子看看。坐在龙椅上,就被圈在那四四方方的宫里了,他想佑宁能通过他的手札来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不至于长期坐在那龙椅上被人糊弄。
手札的最后一页他写了他的愿望,他的愿望还是海晏河清。
第一百八十四章 菽哥儿的番外
“可惜了。”
很多人都对他说他可惜了,说他文才武功不亚于其长兄, 可就因为晚生了几年, 就要屈居人下。有的人是抱着真正惋惜他的心情说的,更多的人是想让他们兄弟起嫌隙。
可惜, 可惜什么呢?他从来没有觉得自己在家里有多不好,母亲不因为哪位兄弟出色就另眼相看,也没有因为说谁笨拙, 就看不起。
他和二哥还有四弟是一起从娘的肚子里面出来的,小时候娘还要在他们的衣服上绣不同的名字去区别他们。三兄弟就经常趁人不注意换衣服穿,乳母们搞不清楚,所以喂菜的时候就让季哥儿上, 喂饭的时候就他上, 吃肉的时候三兄弟就一起嗷嗷叫。
他们能骗过乳母,却骗不过娘,娘总是一瞬间就能分清楚他们。弟弟年纪小,黏着娘, 其实他也羡慕的,每次他羡慕的时候都瞒不过娘,娘也会亲他。
入宫学也没人敢欺负他们, 但他们都喜欢他们围着他们,一直问一些白痴问题, “为什么你们三个人都长的一样啊。”
“我就听说过双胞胎, 还没见过三胞胎,你们真的会心有灵犀吗?”
“你们能分的清楚彼此吗?”
他努力压制住自己的不耐烦, 可他二哥还一个劲儿的跟人解释,“我们是三胞胎,所以我们长的一样啊。我们有心有灵犀,能够分的清彼此的。”
二哥就一直这么实诚,有好吃的好喝的,他不是留给爹娘就是给自己和季哥儿,对外人也是一样,有问必答,从来不会敷衍了事。 其实他的性子是很孤僻的,但有两个兄弟陪着自己,他从来不觉得孤单。不像赵勤,也孤单,但没兄弟陪着,常常孤零零的一个人。
他是觉得兄弟们都一样,但总有人会把他们区别对待,就比如姑姑赵凌,她总是对自己很好,好像觉得自己比兄弟们聪明一些,所以更看好自己,她的这一种看好不都是因为喜欢自己这个侄儿,而是另有目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甜宠文 种田文 春未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