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前杰将他们叫了回来,双手搭在栏杆上,任怎么看, 也看不出这海底下像是藏着东西的样子。
莫不是临时政府不想避难所被人发现,将它修建在了海底?
疑问在心里埋了芽, 如涟漪般一点点扩大。
李前杰在湿漉漉的甲板之上来回踱步, 心里不断盘算着风险与收益, 可无论他理智怎样说服自己这根本不可能, 但那深不见底的海水却似漩涡般一步步吸引着人向下窥探。
他叫来大副嘱咐几句, 不多时, 五六副潜水服和几支专业的下潜杆被放到了甲板之上。
天是阴的, 开始雾蒙蒙飘起小雨。
船员们重新开始忙碌了起来, 动作麻利地将下潜杆探入水中, 杆上的刻度显示现在水位是四十八米。
对于专业潜水来说,这并不是个太难的深度,但看到身边人都开始开始默默地换上潜水服,肖宇良还是禁不住惊慌起来,他一把抓住陆桁的胳膊。这男人早换好了衣服,服帖的面料紧贴在皮肤上,更显得他身材优越,每一寸薄薄的肌肉都长得恰到好处,俊美得不似真人。
肖宇良却彻底慌了,无措道:“疯了,你们真是疯了,该不会你们要下去吧。”那下面有无尽的危险生物,更别说眼前未知的电台信号就像无形的炸弹预警。
他只是个普通的大学生,虽说做人做事都是学生群体中的佼佼者,但到底在象牙塔中没见过多少风浪。这短短二十四小时内发生的所有事都突破了肖宇良原先的想象,他见到了巨啸之下原住民的冷漠、被困者的无助,见识了老船长一路追寻电台位置而来的探险、船员们的无奈与失望,收音机里的舒缓音乐似催命符一般播放着,他脆弱的精神已在钢丝线上跳舞,实在再经不得半点刺激。
肖宇良看着陆桁,企图从对方脸上读出一丝否认的回答。
然而陆桁只是将潜水服递到他手里,冷淡道:“让机轮长教你换好,我们时间不多了。”
“什么?”肖宇良表情瞬间变了,向后猛地退了一大步。他眼镜上早蒙了一层雨丝,眼前的一切都是模糊的。
这帮人不止要下去,还要拖他下水。
认清了这一点后,肖宇良心里甚至涌不起一丝愤慨的情绪,只浮上淡淡的苍凉,也许是他面上的表情太悲伤,陆桁难得说了一长段话对他耐心解释:“交易已经达成,我给你的同伴提供足以防御的武器,你陪我们确认收音机电台信号的位置。而且船老大也随我们一同下潜,船上的人会有对付水下生物的办法。”
“那你们去就好了,为什么我也……”
肖宇良的话没说完,已从陆桁的眼神中读出了威胁的警告意味。他意识到自己的作用并不是所谓的帮手,而是人质。这场冒险从来就不是自愿,如果对方想,随时可以像枪-杀那群海盗一般要了他的命。
小雨依旧淅沥沥滴落,对面高大男人的发丝被雨打湿,雨滴从脸颊滚落,无情又冷漠,仿佛不会产生属于人类的情感,像西方神话中某个强大神秘的神祇化成的雕塑。
肖宇良默默闭上了嘴。
时间一分一秒地推进,经验丰富的机轮长给他戴好脚蹼和氧气瓶,教他如何在水中保持基本平衡,告诉他下水不要紧张,会有人带着他一点点向下游,只要别自己乱了阵脚就不会有危险。
首次下潜仅有六人,船员们不知从何处拖来两大盆散发着恶臭的黑色粘稠状沥青样液体,将这些膏状物糊到他们身上的每个角落。船员们解释说这是鲸鱼变异后鱼鳔内产生的某种香精,似乎能向外挥发信息素让其他海洋生物躲避绕行,从而对潜水者起到保护的作用。
有了这些,肖宇良心下稍微安定了些,他狠狠抹了把脸,戴上水下专用的护目镜。
团队里仿佛只有他一人流露出视死如归的壮烈神情,长期和海洋打交道的船员们自然不怕水,但陆桁竟然看上去也一副驾轻就熟的样子。
事到如今,肖宇良也开始好奇起来——水下真有避难所存在吗?那神秘的电台又究竟是不是幽灵的讯号?
正值中午,天空是阴沉的,海水冰凉得仿佛刚解冻的冷水。
他们正落在鱼群的上方,常理来说如成年□□头般大小的梭边鱼此刻长如手臂,几千几万只卷成幽深的漩涡,在水下的烟囱边久久盘旋不去。
肖宇良被这一幕骇住,下意识地开始挣扎,一只手按在他后颈上,将水压表递到他面前。
水压表上的数据显示他们已来到了八米深度,胸口愈发沉重起来。被这数据分散了注意力,肖宇良沉下心从容起来,呼吸不再那么急促,回忆起机轮长的教学,跟着身旁陆桁的速度逐渐下潜。
海洋生物的密度远比他们想象得高的多,到了水下十米多左右的深度,已经到了与长满獠牙分辨不出原本形状的怪鱼擦肩接踵的程度。那些看不清的深色漩涡,原来尽是这些生物游动的痕迹。
水下能见度极低,尽管打着强光头电,脏臭浑浊的海水仍掩盖着前方五米以外的一切物体。
这坐标点位置包括前后约一百多平米的水下面积,已经下潜到水下二十余米处仍不见任何庇护所的踪迹,前方打头的是个经验丰富的老潜水员,一手拿着水压表,一手拿着指北针,已经开始打手势询问是否返回。
再往下就是断壁残垣的倒塌建筑,四处是尖锐的金属与水泥,随时可能划伤身体。
陆桁做了个手势,向下下潜一段,示意他去前方探路。
尽管有变压阀,快速下潜带来的胸口闷痛依旧让熟练的潜水员都难以承受。好在陆桁对疼痛的感知力极弱,三两下便潜入了众人看不清的幽深海底。
李前杰望向他消失的背影,目光由震惊转变为钦佩,做手势安排几人在原地等待。
早在下潜前,陆桁便在手中拿了一把荧光棒,现下将它们全部打亮,掷入了海水之中。星星点点四散而去,有的深深陷入海底的淤泥中,有的则似在建筑物上反弹了两下。他仔细观察着,注意到远处的一角像是与荧光棒的微弱亮光呼应,映出更深刻的灯光。
没有一丝犹豫,他打开强光手电筒,向那方向照去。
原本覆盖在那建筑物表面的软体海洋生物被在强光的刺激下纷纷逃窜,露出玻璃房的一角。为了不引起更多海洋生物的注意,他迅速关闭了强光手电,向上游了数十米,将同伴召唤而来。
水下行进的每一步都如此艰难而缓慢,随着众人的靠近,那团光晕也逐渐扩大。
柔和的暖白色,在幽暗深邃的海底显得那般突兀。
那是一栋不大的玻璃房,由于化工厂极高的实验室建造标准,它有着常规居民住宅无法达到的防水与密闭性。里面的人反应也极迅速,在灾难来临之际果断而坚决地关闭了唯一能与外界通风的换气扇,将这间小小的房屋打造成了一处绝对密室。
玻璃房的表面布满了软体动物的黏液,沾上了不少建筑倒塌时飞溅的水泥碎土残渣,将这些尘土用手擦开,能清晰地看到屋内的一切。
巨大的亮黄色备用发电机正在其中运转着,墙边一排电子设备按钮间歇闪烁着亮蓝色的光,将耳朵紧紧贴近玻璃,能感受到里面极其微弱的舒缓音乐声,与收音机里不断播放着的钢琴曲恰相同。玻璃内部贴着几张草稿纸,笔迹十分潦草。
而屋内一张小桌子上,趴着个已瘦得只剩骨头的人,他穿着化工厂工人的红色制服,衣服皱巴巴的。人显然已没了气息,手和脖颈弯曲成夸张的角度,手臂不自然地垂了下来。
化工实验室改造成的电台直播间里没储存多少食物和水,甚至地面上都没有拆开的食品包装,里面的人也许是饥渴而死,又或是死于长期缺氧。
字条上是扭曲得几乎无法辨认的语句,是一整段完整的日记:
[周五 第二天]
[水面涨得愈发快了,海底已经没有光,附近的生物似乎发生了某种变异,能看到章鱼足上的吸盘像足球那么大……我决定开始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周三 第七天]
[没有食物,没有水,要撑不下去了,外面真的没人幸存吗]
[周一 第十二天]
[我预感到生命即将走向尽头,这十天内我拟造并广播了近千字的政府公文,若联邦政府依旧留存,一定会有人推算出电台的坐标来此实施救援。可十天过去,仍然无事发生]
[这个联邦国的中心政权显然已不复存在]
[有幸来此的人们,请将这个秘密永埋水底。电台的音乐声不停,幸存者的希望就不断]
[愿生存的光芒永恒闪烁,敬生命,敬希望,敬活着]
[联邦第二化工厂第五车间值班车间长,兼二化宣传科负责人,曹圣礼,留]
散发着暖白色灯光的小房间内,散落着一地废纸,这位化工厂车间长的生命最后时刻明显不太好受,他碰倒了屋内的不少东西,颤颤巍巍地启用了最后一个备用发电机,精心挑选了他最爱的钢琴曲系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系统 快穿文 无cp 基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