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娇娇老婆万人迷,顶级玩家成疯狗_顽强的烧饼子【完结】(314)

  从看见禁卫军的出现,萧承玉便知道,结果注定了。

  可他的神色淡淡的,孤身立在大殿正中。

  哪怕是听到了失败的消息,明白此刻已经无力回天,他也没有歇斯底里,没有疯狂,像是一个无关的旁观者。

  他不知道吗?不知道造反不成功的话他的命运,他很清楚。

  但,无所谓了。

  萧承玉想要试试,想要试试不做掌中玩物,试试掌控自己的命运,也想要试试野心能带着他走多远。

  可惜,他的能力没能匹配得上他的野心。

  “承玉。”崇明帝的声音不高,穿透殿内的喧嚣,稳稳落在他头顶。

  萧承玉的身子几不可察地一僵,俯首道:“儿臣在。”

  崇明帝的目光掠过萧承玉面无表情的脸庞,落在满殿狼藉之上。

  第413章 皇子们的小伴读78

  为数不少的酒盏孤单立在案上,酒液流转,倒映着殿顶的雕梁画栋,也倒映了此刻崇明帝模糊不清的面容。

  “身为太子,大逆不道,以下犯上,谋害君父,妄图颠覆朝纲,你可知罪?”

  听在宗亲大臣耳边,崇明帝的声音语气乃至话语内容都极为平淡。

  可落下的每一个字,掷地有声,在耳边轰隆作响。

  朱公公见到了崇明帝背负在身后轻轻颤抖的指尖。

  陛下,远没有表面那么平静。

  想想也是,寄予厚望的储君,走了歪路,选了一条万劫不复的道路,令人错愕不解,却偏偏就这么发生了。

  “儿臣,辩无可辩。”萧承玉垂眼,后半句的呢喃消失在唇舌间,“可,儿臣不悔。”

  萧承玉成了犯人被侍卫押下去,毕竟是太子,崇明帝给他留了一份体面,侍卫没有近身,站在四周,把他看管得密不透风。

  他正巧从虞粥的身旁路过,萧承玉张了张嘴,想要和虞粥说些话。

  谁能想到,不过半个时辰,前一刻还在高高兴兴互相说着话的人,如今一个还是小郡王,一个成了犯下滔天大罪的犯人。

  萧承玉回过头,和崇明帝对视,嘴唇微动。

  “容你和福儿说几句话,莫要自误。”

  有了崇明帝的话,他身边的侍卫齐刷刷转身,供萧承玉走向虞粥。

  见萧承玉往这走,虞粥慌乱地后退了一步。

  萧景和站在虞粥身旁,当即就想挡在虞粥身前。

  被虞粥轻轻推了一下,只好抿嘴让开。

  萧承玉自然也看到了虞粥的反应。

  虞粥连忙心虚地摆手:“不是,不是的,我没有......”

  好吧,他低下头。

  “我就是有点害怕。”

  小郡王的样子着实委屈,萧承玉面对虞粥,心总是软的,他拉了下虞粥的手。

  “没关系的,福儿,是我的错,是我不好,我贪心了。”

  “其实,我后悔了。”萧承玉面对崇明帝的责问,没有后悔,他一条命而已,既然做了,他想过最坏的后果。

  可对上虞粥畏惧的视线,萧承玉后知后觉感受到了心脏传来的阵阵钝痛,不尖锐,却持续不停,不断施加疼痛。

  萧承玉转身离开前,和虞粥靠得很近。

  袍袖下的手一触即分,在虞粥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时,手里多了些东西。

  是给他的?

  虞粥捏紧了软软触感的物件,欲言又止地望着萧承玉离开的背影,抿了抿嘴,将东西攥紧藏在手心。

  等坐到位子上,趁着所有人都没在看他,他悄咪咪看了一眼,是一个香囊。

  小郡王的好奇心一被勾起便完全停不下。

  打开香囊。

  香囊里有一块羊脂玉龙纹玉佩,以及一张小小的字条,写了地点。

  粗粗一扫,虞粥看懂了意思,大致含义就是萧承玉给了他东西,去字条上的地点,这块羊脂玉龙纹玉佩是信物,出示信物,便能得到萧承玉留给他的东西。

  “哼,什么嘛。”

  宫宴还未进行到一半,发生了此等大事,后续的宫宴注定没办法进行下去。

  狼藉一片的大殿,尸体需要处理,以及后续对刺客的审问。

  这也是这些年来唯一一个如此结尾的宫宴。

  太子谋逆!

  当消息从参加宫宴回来的大臣府中传出,即使仍在夜晚,整个京城依旧陷入了震动。

  ......

  自从赋闲在家,方太傅闲不住,索性教导族中的几个有天赋的孩子读书识字,他学识渊博,受虞粥的影响,没有从前那般严厉,随口讲出来一民间趣事,都会受到好几双好奇眼神的追捧,晚间索性自己又记下几件。

  听闻宫里传出的消息,他手持毛笔,久久不语,手指一直在颤抖,墨点凝聚在毛笔尖,轻轻滴落,晕染开了整张纸面。

  殿下,您糊涂啊!

  第414章 皇子们的小伴读79

  京城灯火通明,金吾卫连夜出动,查抄了许许多多官员府邸。

  这些人要不参与和太子谋逆,要不就是和东宫有所牵扯。

  金吾卫作风铁血无情。

  太子党的人心有戚戚,彻夜不敢眠,他们中,好大一部分,对萧承玉在宫宴谋反之事一无所知,完全不清楚萧承玉会给他们一个这样大的惊喜。

  可因为和太子交往过近,身上有着太子党的标签,生怕与谋逆扯上关系,下一个睁眼,金吾卫会叩响他们的府门。

  亦有一帮老臣平时看着萧承玉长大,听到宫宴传来的消息,把传话人狠狠训斥一顿,认为是人云亦云的谣言。

  “我不信,太子殿下会参与谋逆?真是荒谬至极!”说话者是一位大儒,信奉嫡庶有序,太子德才兼备,是他心目中储君之位的不二人选。

  曾经在崇明帝扶持另外几位皇子和太子成犄角之势时,他也是最不赞同崇明帝做法的一个,甚至连上了十来封折子劝谏。

  他言语用词丝毫不委婉,直言不讳,就差指着鼻子对崇明帝骂了,但因为他是三朝老臣,桃李不说满天下,至少有四分之一的官员接受过他的教导,平时爱才惜才,是一位名声极好的清流大儒,门生无数,崇明帝顾念着他的年纪和贡献,没有发作,只让人反省几天,当作是老臣子的固执之语。

  “父亲,是真的,您没去宫宴,太子是真的谋反了。”中年男人垂着头,无奈地拦下气势汹汹眼看就要冲去皇宫的老人,“禁卫军的副统领和太子沆瀣一气,私下勾结,放了刺客进宫,意图逼宫,如今副统领已经伏诛,刺客俱被擒获,太子也被陛下关押。”

  他说得又快又急,到最后,见劝不住人,急道,“父亲教给儿的是为臣之道,陛下是太子的君父,太子妄图弑杀君父,罔顾人伦,难道父亲您还要在心里为他开脱吗?”

  大儒停了脚步,怔愣了一下。

  若是,太子真的有了谋反之意,哪怕他德才兼备,哪怕他有明君之相,也是不忠不孝。

  中年男子见父亲被说动,当即软了声音,耐心劝阻,透着感慨,“我知道您看好太子,可太子的路走偏了,他犯了谋反重罪,无力回天了。”

  许大儒的年纪不小,早已过了古稀之年,发丝银白,脊背因为年龄老了不可避免地弓起,像他这样的年纪,要不早就被埋入了棺材,要不就早已致仕,可他即使弓着背,年轻不再,也苦苦支撑在朝堂上,想为大周江山出一份力,不肯退下来。

  许大儒的儿子见过父亲很多种模样,精神矍铄,人虽老却凭借着见识和阅历将一众官员说得哑口无言,在陛下做了错误决定后,毅然直谏,据理力争,甚至能在当堂驳斥。

  可今日,他看到的是这位经历风吹雨打,依然屹立在朝堂,像是一棵不老松一样屹立不倒的老者,从内而外,轰然崩塌。

  仿佛抽去了支撑他的精气神,原本便弯的背,不但背更弯了,身上也没了那股支撑他走下去的气力。

  “糊涂!糊涂啊!”他的声音年迈苍老。

  隔着阻碍,像是要说给某个人听。

  ......

  “皇后娘娘,您受惊了。”

  皇后娘娘无子嗣傍身,是崇明帝后娶的继后,大崇明帝对她没有多少感情,纯粹是不想让前朝势力过大,前朝和后妃勾结,这才让她成为了皇后。

  皇后侧过脸,由宫女取下头上戴着的华丽头饰。

  她的容貌并没有多惊艳,年纪也不小了,可眉眼却自有一份雍容大气。

  宫宴时,身为国母,自然要坐于离崇明帝最近的位置,她可以说是直面刺杀,血腥的一幕幕场景被她收入眼中。

  面临着死亡的威胁,手脚发软。

  回到熟悉的宫里,经过御医诊脉,皇后惊惧的心绪渐渐平稳下来。

  空出心思开始思考起这场宫宴。

  宫宴草草结束,带来的影响却不会那么快结束。

  太子,行刺,造反,失败了。

  无论是对太子的处理,还是对和此事参与官员的处置,朝堂上大概又要有动荡了,不止是朝堂,后宫的人也会越发不安分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快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