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这样还真就打消了一些人浑水摸鱼的念头。
图纸赵亭松已经拿到了村里木匠那里,上面有详细的步骤讲解,也不难做,就是有点费时间,少说也得大半个月。
这段时间只能靠手工制作了。
大家都是第一回 接触蚊香,看着赵亭松做起来挺容易,等他们上手试的时候,才发现这还真没想象中那么简单。
尤其是那些男人,一个个都笨手笨脚的,弄断了好多。
偏偏他们心里还不服气,总觉得赵亭松都能干的事情他们肯定也能干,哪知道却被赵亭松碾成了渣。
他们不如女人手巧,又没耐心,知道自己选不上,一个个就找借口说,这是女人干的活,他们男人不能干,不等赵亭松淘汰,自己就不来了。
留下来的妇女同志们狠狠嘲笑了这群男人,转身又投入蚊香的制作中。
才刚开始那三天,基本没几个做成功过,到了第四天,大家才慢慢上了手。
经过这几天的筛选,最后成功留下来的只有二十来号人。
能在这么多人中脱颖而出,这二十人也算厉害。
被淘汰的都有些说不出来的羡慕,一旦被选上,每个月都能拿工资,不像她们啥也没有。
自古以来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一个村的,人家在挣钱,她们就只能看着,谁心里高兴。
这种情况不利于村里人团结,赵亭松很快又有了主意。
制作蚊香是需要原材料的,订单量大,需要的原材料也就更多,没选上的人可以帮忙采草药,有多少蚊香厂收多少,都不用记工分,他直接给钱。
这下大家心里又高兴了。
以前林砚池在的时候,教过村里人怎么辨别草药,制作蚊香的那些草药他们都认识。
漫山遍野都是,收了就能挣钱,这也太爽了。
从原材料,到生产,再到销路的问题都解决了。
林岗村的蚊香制作算是正是开始了。
一开始不熟练,大家的速度都不是很快,赵亭松一直强调,慢一点没关系,一定要保证品质。
第一批蚊香销路可以靠人情靠关系,若是想持续合作,还是得产品质量够硬。
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
她们也想一直有钱拿,肯定会好好干。
等大家熟练了,赵亭松又给大家分了工,研磨,定型,晾晒,都有专门的人负责,这样有条不紊的干下来,产量每天都在稳定上升。
等机器做好后,速度就更快了。
木制的机器肯定不能和大厂的机器比,但比起单纯的手工制作,还是省事了一些。
赵亭松在这方面经验少,少不得要找林砚池商量,学校的电话不好一直占用,幸好陆学林那装了的。
关于蚊香厂的事情,好多都是林砚池给的建议。
他人虽然不在林岗村,但林岗村的事情处处都逃不开他的手笔。
等部队定的第一批蚊香出来后,赵亭松就从县城运输队那边租了车,亲自送了过去。
沈得贵跟他一起的,这回他坐了副驾驶,让赵亭松开了车。
学了这么久的车,也该派上用场了。
国道比较宽,又有沈得贵在一旁,赵亭松心里也不怵,正好借这回破了胆,以后走哪都能自己开车了。
把五千盘蚊香送到南城那边,周主任检查了之后,发现赵亭松还给多送了一百盘,他没说什么,心里却觉得赵亭松会做人。
给钱的时候也特别痛快。
一盒蚊香里面都是五双盘,以往部队给的价格都是每盘三毛五,现在物价上涨,周主任一盒给他算了四毛。
五千盘蚊香算下来,也有两千块了。
南城这边到了五月中旬基本就要开始用蚊香了,五千盘蚊香看起来多,真用起来,也用不了多久。
周主任道:“要是效果好,我再跟你订,到时候恐怕就不是五千盘那么简单了,你小子能吃得下吗?”
赵亭松倒是很有信心:“一定行。”
第68章
赵亭松之前过来谈合作的时候带了试用装, 但那时候毕竟还没蚊子,驱蚊效果具体如何还有待考量。
到了五月中旬,周主任就把蚊香给各个连队的士兵发了下去。
没想到, 反馈比他想象中还要好很多。
政治部蒋主任问他:“老周, 你这蚊香哪买的,怎么感觉跟以前用起来不太一样?”
周主任装作不懂,问他:“哪不一样啊?”
蒋主任道:“哪都不一样。”
他们部队以前用的蚊香就跟朱团长说的那样, 烟很浓味很大, 分开的时候还特别容易就把蚊香折断。
这些问题都不说了, 更重要的是以前用的燃烧时间特别短, 每天早上睡得正香的时候一盘蚊香就烧完了,蚊子就在那时候卷土重来, 开始叮人, 真是烦都把人烦死。
这回不一样, 他们现在每天早上起床, 蚊香都还剩了一截,早上再也没有蚊子的打扰,一下子大家的睡眠质量都变得特别高。
周主任自己也在用, 当然知赵亭松卖的蚊香有多好。
他把今年换了生产商的事情给蒋主任提了一嘴,蒋主任道:“这回的蚊香好, 以后就用它, 别换了。”
周主任道:“那我肯定不换。”
大家反应这么好,周主任和赵亭松合作得也很愉快,只要赵亭松不出大纰漏, 部队这边肯定要跟他长期合作。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代文 穿书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