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苏公子愿意,那就赔钱罢,一共五两银子!”
苏轼让一旁的使女取来银两交给了村民们,这才平息了风波。
那偷摘葡萄的姑娘见村民走后,立马就要跪下给他行大礼。
“公子大恩,小女不胜言谢!”
苏轼见状连忙将她搀扶起:“姑娘不必如此。”
他这时候才得空好好观察起这位姑娘来,她发髻上的头饰因刚才的奔跑已有些散开,几缕碎发飘落在身前,五官精巧细致,肌肤洁白如瓷。素锦织就的长裙上零星分布着些许紫色的印汁,许是刚才吃了葡萄用手摸了上去。即使模样十分狼狈,也掩盖不住她的天生丽质。
“敢问姑娘芳名?家住何处?为何如此落魄?”
姑娘睁着一双乌黑明润的眼睛望着他,哽咽道:“小女子名叫沐澜,家住京城,前几日被贼人掳来这山沟里,今日才趁机逃出。饿了许久,实在受不住便……”她神情越来越委屈,眼中噙满了泪花。
苏轼见她落泪连忙轻声安抚道:“原来如此,沐姑娘莫要再伤心,姑且在我家歇息几日,改日定会想办法送姑娘回去。”
说完,他转身便要开口吩咐使女给她安排住处,却突然被她拽住了衣袖。
“公子……”
苏轼回过头望着她,一脸疑惑。
沐澜慢慢松开了手,有些窘迫的摸了摸自己的衣角,小声开口道:“小女已经离家多日,家中父母定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知、不知……”
“姑娘有话就直说吧。”苏轼见她一直不说下半句,回过身来轻声道。
见此,沐澜也不再犹豫,直说道:“小女有一不情之请,回京路途遥远,他人我信不过,不知公子可否同我一起……”
听她话中的意思,是想让自己同她一起去京城。这本就是他之前与父亲的计划,可是母亲……
“姑娘,家母病重,我不能亲自护送姑娘去京城了,我会托人——”
“不知老夫人得的是何病?”
苏轼叹了口气,无奈的摇了摇头。
先前请了好几位大夫都看不出个所以然来,只道是久病成疾。
“小女子略懂些医术,能否为老夫人看上一看?”
听言,他眼前一亮,心中不禁为之一振。
无心救了个姑娘竟还碰巧是个会医术的,定是上天怜惜母亲!心道京城里的医术定是比这偏远山镇要好上许多,于是赶忙带她去了母亲房中。
程氏还是闭门不见,使女只道是大夫来了这才让他们进来。
程氏仍旧病的神志不清,脑袋昏昏沉沉,眼睛睁也睁不开。
沐澜上前为她把了脉,又探了探她的额头,然后直起身对苏轼道:“老夫人的病确实有些棘手,但只要按照我说的方子抓药,一日三次煎服,过些时日便会好转。”
苏轼听言大喜,道了谢立马出门吩咐使女照她写的方子抓药去了。
而在他身后,沐澜正悄悄地从怀中取出一枚圆形片状物,趁他不注意偷偷塞进了程氏口中……
三日后,程氏的病情果然大有好转。高烧已退,也不见咳嗽了。
她清醒后亲切的拉着沐澜的小手一个劲的道谢:“沐澜姑娘,你可真是神医呀。”
沐澜笑了笑:“老夫人过奖了,略懂些皮毛罢了。”
程氏望着她慈祥的笑着,突然想到了什么似的转头望向站在一旁的儿子。
“轼儿,如今为娘的病也好了,你快些进京与你父亲汇合吧,应该还来得及赴考。”
苏轼见母亲大病已愈,自己也再无牵挂,便爽快的应了下来。准备明日就动身奔赴京城,顺路也能护送沐姑娘回家。
第二天,收拾好行囊,告别了程氏,苏轼和沐澜坐上了前往京城的马车。
一路颠簸走走停停,足足花了四天的时间,两人终于到了目的地。
“沐姑娘府上住在哪里?我让车夫送你回去。”下了马车,苏轼问。
沐澜摆手道:“不用了,就在附近不远,我自己走回去就行。”
说完,她向苏轼深深鞠了一躬:“多谢公子大恩,苏公子日后定会金榜题名,光宗耀祖。”
苏轼将她扶起,笑道:“承蒙姑娘吉言,我定当加倍努力,考取功名。”
相视一笑,沐澜先行告辞,两人各自踏上了两条完全相反的道路。
路经一条昏暗的小巷,沐澜四下打量了一番,确保周围没人,才悄悄走向角落里的阴暗处。
她收起了方才的楚楚之态,面色镇定自若,轻撩起左手衣袖,露出了手腕上自出现时就一直带着的白玉镯子。
她将右手大拇指轻轻按放在表面滑润的手镯之上,只见镯子瞬间从两边裂开,发出木门被推开般的吱呀声响,中间缓缓升起一个小小的彩色石块。
她将镯子放到了唇边,低声道:
“任务完成。”
刹那间火光乍现,她周身被白光笼罩,“嗖”的一声,在原地消失不见,好似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
第2章 时空管理局
在远离闹市区的郊外,有一处似乎被所有人都遗忘的地方。
周围人烟罕至,荒草丛生。厚重的大铁门内有一方巨大的古井。往井口望去,里面竟没有一滴水,只有一个窘狭的楼梯,蜿蜿蜒蜒的不知通往何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