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秋年想了想,“也不一定,除了杂交,还能嫁接,这多用于果树。”
他简单讲解了一下杂交和嫁接的区别。
晏承安若有所思,“那是不是频婆果和梨子嫁接,也能得出新的品种的水果?”
祁秋年还想了一会儿才记起频婆果就是苹果,“理论上是这样的,叫苹果梨,不止如此,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地区的差异,也有可能造成物种的变异。”
晏承安老气横秋地叹息,“原来这也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呐。”
祁秋年:“确实是如此,学问可不止是四书五经,写诗作赋,君子六艺,像是种菜,烹饪,武学,医疗,甚至是驾车的技术,都可以是一门学问。”
顿了顿,“有一句话,不知道你们听过没有,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晏承安眼睛一亮,细嚼慢咽的品位着这句谚语。
侯府一路进宫,都没下过马车,还托了小承安的福。
也只有皇子有这个殊荣了。
勤政殿。
老皇帝在等着了,“今日倒是来得挺快。”
祁秋年拱手,“陛下突然给臣升了官,臣不得激动一下嘛,这不就得早早地进宫叩谢圣恩了。”
老皇帝无奈又好笑地叹息了一声,“是渊贤给朕出了个难题啊。”
祁秋年还反应了好一会儿,才想起他现在应该被称之为渊贤男爵了。
至于老皇帝说的这个难题,大概是朝臣的反对,以及之前处理冯生那件事情,他没得到公平。
“父皇,祁哥今日又给您带来了好东西过来。”
老皇帝也不再纠结难题的问题了,他知道这祁秋年有本事,封他个男爵,也不亏,至于那些反对的朝臣,就让祁秋年自己去堵他们的嘴吧。
祁秋年理解老皇帝的意思,如今老皇帝不单是在薅他羊毛,还是在赶鸭子上架,他得要拿出点真本事,才能堵住那些人的嘴。
有句话是怎么说来着,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嘛,祁秋年宽慰自己。
“爱卿今日又带来了什么?”
祁秋年把白菜篮子递交了上去,顺带了一封奏折,“陛下请过目。”
大白菜的产量,优势,如何培育推广,他都写了个一清二楚,也懒得他费口舌了。
老皇帝原本见着是两颗蔬菜,跟晏承安的想法一样。
夏季的蔬菜,那可不值钱。
可他又知道祁秋年不会无的放矢,于是便耐下心来看了奏折。
还是一如既往的简练,一目了然,祁秋年少有的几次上奏,都让老皇帝心情舒畅。
他没先说大白菜的事情,反而先夸了这奏折,“爱卿若是得空,改日给朝堂大臣们培训培训,叫他们日后上奏都这么写。”
省得长篇大论,半天都说不到重点。
祁秋年:“……”
这种得罪人的事儿,又要他来干了。
不过这是老皇帝的命令,他阳奉阴违一下,直接把格式复印几份,送到朝臣府上,应该也没问题吧?
等老皇帝看完了大白菜奏折,欣慰叹息,“还是爱卿会办事儿。”
这奏折里不光写了大白菜的种植等,还写了要如何推广。
之后第二季的土豆红薯玉米,大致也可以效仿了,还能同时进行,省了一次推广经费和时间。
不过说到这土豆红薯玉米。
“爱卿,之前你说都可以种两季?”
“是的,陛下,不过这还是要根据当地气候的。”
如今这一批,应该上最先收获的,其他的都还在地里,土豆玉米红薯的种植周期都在三个月左右。
按照时令,今年北方再种一季也不是问题。
不过其他州府就不好说了,搞快一点,应该还赶得上。
祁秋年琢磨了一下,“第一批收获的,陛下可选择地方,先送过去,别耽误了。”
有了第一次,第二次,老皇帝也有经验了,这都不消祁秋年提醒。
早一日全国推广,就早一日能让普天之下的百姓都吃饱肚子。
不过祁秋年还是没忍住,提醒了几句。
“陛下,这三种高产量的粮食,一旦大面积的推广,百姓必定前赴后继,所以还请陛下,尽量约束一下百姓,不要过多的占用耕地,虽然这三种粮食都能用于用来作为主食,但到底还是不如大米小米小麦来得实在。”
土豆就不说了,那确实是优质碳水,但祁秋年却更喜欢用土豆做菜,而不是把土豆当成主食。
玉米的话,抱着绿衣,嫩的时候还好,水煮一下就能吃,要是玉米老了晒干了,打成玉米面,也就是俗称的苞谷碴子,祁秋年反而没那么喜欢了。
还有红薯,这玩意儿说起来有点不雅观,吃多了容易放屁,还有一句话怎么说来着,一斤红薯三斤屎,而且吃多了也烧心。
所以祁秋年还是更希望大家餐桌上的主食还是以米饭面条这一类的为主。
老皇帝心里有数,但还是承了祁秋年的提醒。
说完了菜的事情,老皇帝又问起了曲辕犁。
“朕看过图纸了,这应当也算是大件的农具了,造价不会太低,若是推广,怕是许多老百姓都用不起啊。”
祁秋年琢磨了一下,“可以让官府出面,订制一批,下放到村子里,让百姓可以租用,价格定低一些,让大家都用得起,积少成多,也能回本。”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豪门总裁 假酒喝了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