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韶华握住顾銛的手, 小声说“继后郑氏,没有强硬的母家。郑家的家风于女子德行上的要求总要比一般世家更严格些, 贤德,不争……”
“未嫁从父, 出嫁从夫,夫死从子。”顾銛跟着说。
安韶华倒是一愣,这话是上辈子皇上厌弃二皇子后,郑后抬出来的女论语里传得最广的话。既然顾銛已经知道,可见此言论在民间早有流传。原以为郑氏之遗毒甚广,现在看来郑氏野心不在刘家之下,竟然早早就有布局。
两人又说了一番往事, 这才相携着睡下了。
朦胧中,听到有人声。顾銛醒了, 推了推安韶华。
“何人?”
“安大人,绥州府马军求见。”
安韶华跟顾銛对视一眼,“快请进来。”
马军此次亲自前来,是因为就在刚才,三皇子等人刚刚安顿下来,李赞身边的小厮就出去找人牙子采买人了。
“买人?”
“是,听说是要一些丫鬟、小厮、还有几个……戏子。”
“三皇子好雅兴啊。”
“呃……安大人,那个小厮说,是因为蔡大人的书童受了伤,蔡大人无人伺候,所以才要买些人来的。”
三人又说了几句,马军说为了不被发现,跟着李赞小厮的人一刻钟要换一个。他要去听回报,便匆匆告辞离开了。
等马军走了,安韶华小声说:“当时让霍大人找人留意一下三皇子身边的人,没想到这么快就有消息。”
“我总觉得,这事儿说不定还是李赞他们做的,最后把屎盆子扣在蔡仲康头上。”
“……”顾銛这话说的委实太过粗俗,安韶华一时间竟接不上话茬。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才说:“只是他们终究不如暗卫。也不知秋分如今怎样了,怎么找了这么久找不到呢?”
“出来。”顾銛忽然抬头说。
安韶华愣了一下,跟着抬头。人影一晃,一个瘦小的女子躬身在前。“立秋,听命。”
“立秋?”安韶华马上问:“立秋,你们一路行来可曾……你们来了几个人?”
“五个,加上秋分,秋队齐了。”
安韶华颓然坐在椅子上,叹了口气说:“立秋,我愧对于你们。分两个人回去,沿河寻访,看能否找到秋分。”
“回大人的话,秋分已经找到了。”
“是……”安韶华差点脱口而出问是死是活,好在马上警醒了,“是否无恙?”
秋分说话十分简练,平铺直叙。
话从头说,立秋一行五人在沿途追赶船队的时候,偶然间发现沿途出现了浮尸。开始他们没放在心上,后来在河边发现了秋分,这才惊觉船上也许出事了。
于是他们将后来打捞上来的尸体都归于一处,发信号给二皇子,请二皇子定夺。
“秋分怎样了?”安韶华听她说到了秋分被救起,却没有说秋分遇到了什么,只怕秋分情况不妙。
果然,立秋说:“始终昏迷。”
“不论多少银子,都要把他救好。”
立秋闻言,眼神一闪。略沉吟了一下,说:“秋分落水时间长,且河水冰冷。只怕就算救好了,也不能给主子办事了。”
安韶华冷眼看着她,没有答话。这个立秋一直话少,怎么说到这里忽然话多了起来?
“等人救好了,要是不能当暗卫,也有其他营生可以做的。不用担心。”顾銛接话。暗卫都是打小训练,其中辛苦自不必说,稍有伤病大约都只能等死。且不说别的,他们知道得太多,留着都是隐患。顾銛想起他们的境遇,时常觉得难过。虽然只凭自己一己之力也许不能改变什么,但是救下一个人应该没问题吧。
“等秋分好了,我会跟殿下说,若是秋分不适合再做暗卫,可以给他一个其他的身份伺候在殿下身边。”这也算是给立秋的一粒定心丸。
立秋闻言眼睛里透出一瞬喜色,很快又恢复了面无表情:“大人有何吩咐?”
安韶华想了想说,暂时只有两件事。
一是要有人照顾秋分,这事不宜有外人知道,但五个暗卫都无可替代。所以秋分暂时交给十三卫来照顾。顾銛当即叫来了铁十,吩咐铁十找一个隐蔽安全的地方,先收拾出来。等秋分好了再送回永安京。
二是要暗卫暗中跟着三皇子跟李赞、蔡仲康三人。任何事情都回禀。
“你们可有给殿下送信的法子?”安韶华问。
“有。”
“你等一下,我写封信,你尽快交给殿下。”
“是。”
安韶华提笔写信。顾銛在旁研墨。
看安韶华写的信,顾銛几次想说话都让安韶华的眼神制止了。立秋略低着头,不知道她有没有在观察什么。
“她什么时候来的?”等立秋走了,安韶华确定四周无人才小声问。
顾銛细想了一下,说“我没听到她什么时候进来的,当时我们说到秋分,她气息乱了一下我才发觉。”
“暗卫的躲藏功夫居然如此之高?流光竟也不能发现?”
“他们就是吃这碗饭的,藏得不好的早都死了。能活倒今天的都是……”顾銛轻叹一口气,斟酌了一下用词“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安韶华却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垂眸不语。
其实他是在回忆刚才的信写得是否妥当。暗卫虽说是皇上给二皇子的,但安韶华不相信他们遇事会不向皇上禀报所以沿途发生的事,他写的信说的话,也许过不了多久就要经元叔的口让皇上知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生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