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书记正在看报纸,陈洁坐在窗边的办公桌上正低头写材料。
顾立春冲两人点头致意,朱书记面色温和,指指椅子示意他坐。
陈洁还过来给他倒了一杯凉白开。
朱书记清清嗓子,慢条斯理地开口了:“小顾啊,今天早上,我大致看了一下那些大字报的内容。全都是主观臆测,不实指责,你不用放在心上。”
顾立春道:“书记你这话让我吃了定心丸。我刚才在路上一直在反思,我进农场以来,一直紧抓思想政治建设不放松,心里时刻绷着一根弦,怎么还是有人批判我?看来,我的觉悟还是不够高。我以后会继续努力学习。”
朱书记对顾立春的态度十分满意:“小顾,如今是个大鸣大放大辩论的时代,批判个谁都很正常,现在可比前几年好多了。你思想觉悟再高,也会有人理解不了。我们党委以后要继续提高职工的思想政治水平,你呢,也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
顾立春虚心接受,双方很愉快地结束了这场谈话。
最后一站是邓场的办公室。
顾立春一进去,邓场抬起眼皮,瞥了他一眼。
顾立春担忧道:“邓场,我妈的工作问题会不会影响到你?”
邓场淡声说道:“你妈是靠实力提升上去的,我本来打算让她先当一个月的临时工,适应一下再开新窗口。现在也不用试了,直接在食堂增加新窗口。每个打饭窗口挂个打分表,让职工给他们打分,这是响应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要求,顺从民意。”
顾立春:“……”邓场这一通操作,是把全食堂的员工都得罪了。
邓场不是征求顾立春的意见,他是直接下了通知,明天就开始执行。
顾立春对邓场的雷厉风行有了新的认识。
邓场的这一则通知,在食堂的老员工中间炸了锅,大家议论纷纷。
田三红和新来的两个员工也是一脸不知所措。新员工一个叫周玉,比田三红小两岁,是五场职工家属;另一个叫魏东,是看守东门的魏大爷的儿子,今年二十多岁,田三红和周玉叫他小魏。
魏东和周玉一齐望向田三红:“田姐,这事咋办?你给拿个主意。”
田三红也是一筹莫展:“我也不知道咋办,让开咱就开吧,不就做饭吗?就跟在家做饭一样。”
魏东说道:“田姐,这做饭不难,但是咱要胜出其他人就有些难。我看要不这样,我们下班一起去你家,让你家立春给我们出出主意。大家都说你家儿子主意最多。”
周玉也赞同魏东的提议。
田三红迟疑一下,道:“也行,下班你们一起来我家,咱好好合计合计。”
晚上下班后,三个人收拾好东西,便一起去了顾家。
正好,吴胖、赵高、陈洁和田红军他们也都在,大家便坐在一起商量。
吴胖一脸兴奋:“田姨,这事你怕什么?你的手艺那么好,闭着眼睛做都比他们做的好吃。”
赵高也说:“对,该害怕的是他们。一个个做得死难吃。”
田三红道:“那你们给出出主意,明天我们要做什么菜好。”
顾立春问了一下食堂的情况,后厨提供的原料调料都是一样的。不过,这个季节的蔬菜还是挺多样的,什么辣椒、茄子、丝瓜、苦瓜、豆角、黄瓜、卷心菜、空心菜都有。
顾立春道:“你们要做几道既适合大锅菜又能做好吃的菜,我推荐一个猪油渣炒卷心菜,上次我们猪场做的,大家挺喜欢。”
田三红赶紧找来纸和笔,她也上过两年学,认的字不多,但也能写几笔。
吴胖推荐一个干煸豆角,田三红做给他吃过,他是赞不绝口。
陈洁喜欢番茄炒蛋和清炒丝瓜,赵高喜欢辣椒炒空心菜。
田红军也贡献出一个让苦瓜不苦的小妙方。
大家踊跃发言,献计献策,最后在外面玩的孩子们也涌进来说出自己的想法。
立冬道:“妈,我想吃肉。”
陆明非道:“姨,要不你们还烤肉。”
陆明亮扫了众孩子一眼,摇摇头,无奈地说道:“果然是什么都不懂,那是食堂哎,哪有肉?”
赵明光也跟着摇头:“到底是年纪太小。”
大家不说该接什么话好。
小满斗志昂扬地道:“妈,食堂没有肉没关系,咱家里有肉,咱自己带肉,为了打败他们,我献出自己那份肉。”
顾立春笑着问道:“这样也可以?”
周玉和魏东想了想说道:“食堂规定不准把里面的东西往外拿,可也没说不让把自己的东西往里拿啊。”
这规定都不用定,谁闲着没事拿自己家的东西补贴食堂?
小满这么一提议,大家的思路就打开了。
周玉说她可以从家里拿点猪油,魏东说他家有食堂后厨房没有的佐料调料,田三红这边能出的就更多了,什么豆豉辣椒酱都可以用上派场,吴胖也难得大方一回,主动提出从他们的自留地里拿出几筐蔬菜支援田三红。
大家商量完毕,周玉和魏东也没回家,三个人一起进厨房,开始试做明天的菜。
这下可好,吴胖赵高他们先过了嘴瘾。
看着大家都吃得这么高兴,三人的信心倍增。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chongsheng/pm/h4Np.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代文 穿书 空间文 种田文 洛水伽楠 逆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