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题相对简单,简答题,列举交通分布模型,阐述原理和适用条件,这是可以靠记忆的。
这一部分是本专业重点,肯定会考,大致可以理解为一个方法分四个阶段实施,每个阶段各有各种模型。
这一题就是考察其中一个阶段。
回答从重力模型入手。
温晓光的脑子里早就刻满了这些东西,他的字很好看,为了易于辨认,写得还不带潦草,横平竖直的正楷字,像是打印体一样:重力模型是城市交通中应用最多的一种出行分布模型,主要原理是模型假定两区间内的出行生成同出发区的出行产生成正比,同两区间的交通阻抗的某一乘方数成反比。公式表达为:Xij=k·Ti·Uj/Tij。
相关字母的含义自是要解释一番。
接下来可以谈适用范围。
以上大概就能告诉改卷人,你对这玩意儿是了解的。
但这都是记忆内容,就好像诗词,你会背了,没什么牛的,让你解释一下含义,你傻了。
这一题想要满分,还可以告诉改卷人这个模型我会用。
比如模型中的相关参数在解决实际问题是如何取值的,温晓光自然是写下来:式中的k参数可以取自类似城市已有模型,据此计算得出出行分布曲线,同起讫点调查所得的现状出行时间分布曲线进行比较,继而得出修正系数,并逐次迭代。
这是其中一种方法,还可以说这种标定的工作量大,但考虑的因素比增常系数法更加全面,后者的参数标定过于简单粗暴巴拉巴拉一大堆……
问题是,模型的公式千万不要写错,一个指数都不能写错。
那些字母是乘是除是加是减,都是有道理的,你一旦写错了,就说明你根本不理解其中的逻辑关系。
你说我笔误,可以,没问题,回头等阅卷人改试卷的时候你给他打个电话解释一下就行。
这其实已经是最简单的题了,因为答案的一半可以背诵,
接下来就没那么好了,给你题目计算,从简单的Dijkstra算法,再到稍微需要一点实力的Beckmann交通平衡模型,从Ue到So,再到两者之间的区别,
甚至有几年还有最优化理论的基础题,别看是基础题,对于本科的学生来说要求是非常高的。
总之一句话……
这是好看的姑娘相亲,这是专业课压分,自己掂量一下再来考,
午休时刻,整个教室里还抬着头的人不多,一排排的孩子都把头埋在书堆里,就算为了不学习也要趴一会儿。
温晓光算是比较少的能发出写字声音的,另外还有一个前排的小姑娘也在一直在吭哧吭哧做作业。
他比较专心,所以倒没太在意。
但人家转头看了他几眼。
临近1点50的时候,学校打了铃,戴唯毅迷迷糊糊的抬起头,额头上都是红印,一看就睡的香。
温晓光和他搭了话,“醒了?”
老戴满脸皱巴巴的,“啊,你没睡?”
“我不困。”
“真有精神,”戴唯毅撇了一眼他正在写的东西,问道:“这什么作业?中午老师过来发的?”
温晓光:……
不想在这上面纠缠太多,他只说道:“你流口水了。”
嘴角和纸被一根晶丝相连,本子上的口水勾勒出了一个爱心形状。
这小子,到底梦到了什么。
戴唯毅嘿嘿的笑了笑,赶紧拿纸擦了擦。
此时,温晓光也画下某道题答案的最后一个句号,东西收拾好放在书桌肚里。
按课表来说,一会儿上的是物理课,
中学物理很简单,只是时间长了,忘了许多,题目也很少练,所以大致需要听一下,仅仅是大致而已。
以前读初三的时候,他就被称为理科三百五,意思是数学一百五,物理一百,化学一百,总分350。
唯一可能麻烦的是英语,毕竟说的好,不代表考的好。
放好书,刚要去上厕所,坐在他们前面的姑娘转过头来,拿着数学资料书,“温晓光,有个题我看不懂,你帮我看下行吗?”
稍微一愣,
姑娘,为什么我隐隐记得上午的数学课你在打盹呢?
难道是我误会了,其实你很热爱学习是么?
第009章 确认过,是舔狗的眼神
“等我上个厕所吧。”
姑娘抱着书,咬了咬嘴唇说道:“好。”
这一位,名叫裴小白,坐在他的正前方,裴小白旁边,有个戴着眼镜的姑娘,应该是叫胡丽雅,如果他没有张冠李戴的话。
他还隐约觉得,班上有人喜欢裴小白。
还不少。
因为他老感觉前头有人转头往这儿看。
一开始以为是在看他,搞得他羞耻感一阵一阵得翻涌,
毕竟其中不少是男得啊!
虽然他很帅,
可Gay也总不至于集中到8班来吧?
后来才渐而明白,基本都在看裴小白,就是那种,一开始,我只顾着看你,装作不经意,心却飘过去,还窃喜,你没发现我,躲在角落……
其实裴小白也没好看到哪儿去,前不凸后不翘,牙齿略微有些不齐,优点就在于皮肤白,五官较为端正,给人的感觉很美好,
少年时的喜欢就看长的是不是顺眼。
所以现在裴小白是看他顺眼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