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沈淮回头看了看,没在人群里发现袁宏军的身影,跟黄新良说道:“事情解决掉就好。”他也没有多说什么,见小姑示意他过去,就朝罗成辉、谭启平他们一撮人走过去。
黄新良不想把事情谈得更严重,但他想说的意思是清楚的,他见沈淮没有什么表示就走开了,看了郭全一眼。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郭全拍着黄新良的肩膀,无奈地笑笑,说道,“人家看准沈书记要从地方脱离,有机会就想着另攀高枝,你能阻止?”
黄新良也是苦笑,两年前他满打满算,也只是享受副科级待遇而已,附翼杜建,不得不跟初来梅溪的沈淮对着干。杜建给平调到县里之后,黄新良选择留下来,但也压根儿也没有想过,自己面前的道路会是坦荡光明的。
没有给沈淮从党政办主任位子拿下来,没有给沈淮从党政会议踢出去,黄新良已经觉得意外。换作别人,面前当时的境况,或许会选择逃避,或者会高高挂起,只要没有小辫子给抓住,也不怕沈淮能把他剥了皮。
或许起初时心里有一股怨气无处得宣泄,黄新良凡事皆兢兢业业、加倍努力地去做。换得接下来沈淮就提拔他担任副镇长,很多人都吃了一惊。也恰恰如此,梅溪镇的人心才真正聚拢起来,削除杜建给踢走之后的负面影响。
鹤塘、梅溪两镇合并之后,又升格副处级镇时,黄新良再进一步,担任常务副镇长,成为梅溪镇当时唯有的三个正科级官员之一。
而这次直到市委组织部找他谈话之前,他都没有想过,自己会卡在罗毕、袁宏军之前,坐上这个副处级位子,成为梅溪镇近二十年来升迁最快的官员。
沈淮脱离梅溪镇,市里、区里,为了削减沈淮在梅溪的影响力,人事调动动作颇大。不过,也是照顾到沈淮以及梅溪镇一干人等这两年发展经济的功劳,市里、区里虽然意图削减沈淮对梅溪的控制力,但也没有恶意打压。
何清社调到区里担任副区长,接替沈淮分管招商、教育等工作;李锋到区里担任纪委副书记兼监委主任,享受副县级待遇;刘卫国调区公安分局担任副局长主管交警大队;包括他黄新良也是异乎寻常的卡在罗毕之前,升任镇长;早一步从梅溪镇脱离出去的褚强、宋晓军两人,褚强调到燕京的京投公司,给陈兵担任总经理助理,宋晓军则留在市政府,给副市长杨玉权当秘书——可以说梅溪镇众人,大体还是处于上升势态之中,即使一时受到压制,将来依旧有着可观的发展前景。
毕竟谭启平不可能在东华当一辈子的官,也许三五年后,谭启平上调省里,东华换新掌门人,情势就又会一变。
即使此时在镇上给苏恺闻处处压制,黄新良对未来还是充满希望。
当然,原地不动的还有郭全、袁宏军以及后来给沈淮从梅溪中学调到镇上担任副镇长兼教育办主任的杨成明。
郭全、杨成明等人心态还好,在今天之前,黄新良也没有注意到袁宏军会有什么问题,故而袁宏军跳出来,在谭启平等人面前,帮助周岐宝、苏恺闻迅速控制局面,他与郭全等人都很惊讶,没想到他会抓住时机另攀高枝。
想想也是此前太大意,黄新良原以为只要沈淮人还在东华,梅溪众人会拧成一股绳,却没有想过袁宏军心里一直都有着怨气。
陪同罗成辉、谭启平视察过梅溪电厂,在剪彩仪式宣告正式并网商运之后,沈淮又随同大部队转移到淮能大厦,参加落成奠礼。
梅溪电厂跟省、市电管部门达成协议,即梅溪新区的工农业及城镇用电,以后都将由梅溪电厂并网供给——这也是推动梅溪新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
梅溪新区范围内,原先归地方电力部门所有的配电及供电设施,全部由淮能集团出资收购,并进一步追加投资,加强梅溪新区电力供应的基础设施建设。
这也意味着,淮能集团需要马上筹备梅溪电厂二期工程的建设,不然电力供应,还是很有可能会跟不上梅溪新区高速发展的步伐。
一期工程总装机容量为十二万千瓦,二期工程投资理应比一期还要庞大。
市里是希望梅溪电厂二期工程装机容量能直接达到三十万千瓦,这样就算市里筹不出钱去扩建天生港电厂,未来东华五年内的电力紧缺现状,还是可以依靠梅溪电厂的发展,得到缓解。
东电不是不可以投资,但很多问题要事前谈清楚。
现在地方电网由于电力紧缺,不得不把梅溪新区的供电市场让出来,但也仅仅是限于梅溪新区。
等梅溪电厂二期工程建完,年总供电能力将超过二十亿度电,地方划给淮能的供电市场,能不能消化这么庞大的电力供给?
要是产能不能充分释放出来,梅溪电厂很可能就要亏损运营,这个自然不是东电希望看到的。
还有一个,二期工程投资很可能会达到五亿元。这么庞大的投额,地方不提供融资说不过去,但地方能提供多少,这个需要大家坐下来谈。
罗成辉作为分管工业能源的副省长,出面推动这么大的工程建设,也是他的分内之事,将来也是他的政绩,不然不会为梅溪电厂跟一栋十六层高的办公楼落成,专门到东华跑这一趟。
晚宴前,东电与省市在罗成辉及宋文慧的主持下,先达成一个框架协议,方面淮能集团与梅溪新区去具体推动相关工作。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chuanyue/h5D9.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更俗 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