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
欧阳不好拒绝,只得混在一桌胭脂堆里,觉着自己就像马戏团的猴子,被姑娘们当众围观。
“看你也没啥特殊的,怎么招进来的?”胡则红心直口快。
“我前几天试了装,王导说我上镜还行,就把我留下来了。”
“王导说行,那肯定就行了,等你录像我一定得看看。”东方文樱没演成宝玉,还是有点不爽。
众人叽叽喳喳,唯陈小旭一人不作声,低头猛吃。
由于宝黛的角色关系,欧阳对她十分留意,眼睁睁看着这个瘦弱的妹子啃了两个大馒头,又喝了一大碗粥。
“你,你胃口挺好的啊。”他忍不住道。
“……”
陈小旭白了他一眼,没搭理。
胡则红接话道:“她跟我们不一样,我们都怕胖,她干吃也不胖。昨天晚上吃大肥肉,我们都不吃,就她一片一片的往嘴里塞,那才叫气人呢!”
“就你多嘴!”
陈小旭轻轻敲了她一下,又用手扇了扇,居然发现有几只苍蝇飞来飞去,皱眉道:“我们以前没苍蝇的,怎么你一来就有苍蝇,以后叫你招苍蝇员吧?”
“呵呵!”欧阳傻笑。
这人能演宝玉?
陈小旭愈发担忧,擦了擦嘴,起身走了。
“没事,她就这样,给我们每个人都起外号。她还叫我怪味豆呢,不过我也叫她白耗子!”胡则红乐道。
“感觉你们,你们都挺怕她的?”欧阳试探道。
“不是怕,她年纪小,外冷内热,其实很调皮捣蛋的,你们多接触接触就好了。”邓洁道。
“主要是呀,能治她的人没在这儿。”张俪忽然插了一句。
“对,治她的人没在这儿,不然还容她这么嚣张!”胡则红拍着桌子,分外认同。
别的姑娘也是连连点头,只欧阳一脸懵逼。
……
8月3日,《京城青年报》报社。
采编部的成员围成一圈,正开着选题会议。其实都是老生常谈,介绍下政策,大环境,深挖致富经验,推出优秀青年实例,再开个奥运专题也就差不多了。
这会只有党报和专业行业报,尚无都市报的概念。
啥叫都市报呢?在内容上,以市场需求为主;在选题上,以贴近老百姓身边为主;在广告上,只要你给钱我就敢发。
比如今天着火了,明天打架了,后天你家狗丢了,大后天又找着了……这些鸡毛蒜皮的小破事,日报系不会报导,但都市报专写这些,老百姓爱看。
所以才有了九十年代末,都市报迅速崛起,经济收益冠绝同行的现象。
至于青年报系,属于共青团旗下,相对活泼一点。
而大家报完了选题,一个女记者忽道:“主任,我听说西单有个卖奥运文化衫的,要不要去看看?”
“什么叫奥运文化衫?”主任奇道。
“就是衣服上印一些奥运主体的图案和文字,卖的特火,都成西单一景了。”
“我前两天还看着了,愣是没挤进去,那人都跟吃饭似的。”
“诶,我家孩子昨天还让我买一件来着。”
几位记者七嘴八舌的议论,主任也听明白了,顿时来了兴趣,“那可以啊,你就去跑一趟,再叫个摄影记者,最好深挖一下,我正愁没新选题呢!”
第38章 采访
于佳佳抵达西单的时候,是中午过后。
她先往天桥上看了一眼,没找着人,又往商场附近瞧了瞧,终于在东侧二百米的地方,发现一个不小的聚集点。
她招呼摄影记者赶过去,在外围就听见里头议论:
“八块太少了吧?”
“肯定能超过十块!”
“就是,现在已经拿七块了,今天可能还有呢。”
“大家让一让,让一让,我是《京城青年报》的记者,想……”
于佳佳话还没说完,又有一伙人往里挤,“麻烦让一下,我们是《中国青年报》的记者。”
嗯?
两伙人一怔,紧跟着又听,“劳烦让一让,我是《京城晚报》的记者……”
好家伙!
一个小小的衣服摊子,竟让三家报纸撞了选题。青年系的面带不善,怎么连晚报都来了?
晚报属于日报系,更偏向于群众生活。而且《京城晚报》历史悠久,毛爷爷亲自写的报头,在京城一地发行量极大。
这三家一喊,大家也愣了,随即兴高采烈的给让出一条通道。
“记者都来了,肯定要上报纸。”
“哎会不会采访我啊,我得怎么说?”
连电视机都很稀少的年代,报纸就是当之无愧的传媒老大,在老百姓眼里是非常神圣的东西。
于佳佳奋力冲到前面,又被几个买衣服的挡住,人家可不管你记不记,分毫不让。她只见得一个年轻摊主,带着一个少年,架子上挂着几件样品T恤。
略微打量,她便移开目光,视线转到旁侧。
在摊子左边,立着五块一人高的大纸板,其中四块密密麻麻写着字,另一块也写了一半。她逐一看去,有祝福加油的,有卖弄诗歌的,有正经点评的,还有写数字的。
“这三个6是什么意思?”
于佳佳百般不解,跟着又看右边,也立着一块纸板,上写5、6、7、8、9,一直排到25。5、6已经被画了叉,数字下面,都写着一个个“正”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代文 爽文 娱乐圈 睡觉会变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