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非常喜剧的一幕出现了,匈牙利王国这个产粮大国,居然最先出现了粮食危机,数百万匈牙利民众缺乏足够的食物。
然后,这些资本家们还非常无良的将责任推给了政府,指责奥匈政府在匈牙利王国收走了大量的粮食,才造成了这次粮食危机!
完全忽略了,他们的粮仓中还堆满了粮食,只要拿出出来就可以让王国度过这次危机。
但,这是不可能的,除非奥匈帝国政府出高价向他们购买,否则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绝对不能够贱卖的!
匈牙利首相蒂萨伯爵已经多次出面协调这个问题了,老牌贵族们还多少要点儿脸面,拿出了一些粮食应付了事,但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就完全不知道节操为何物,连意思都懒得意思一下。
最奇葩的是,政府同意他们的粮食价格后,他们又据收纸币,要求政府用黄金支付!
匈牙利王国政府自然是没有这么多黄金的,然后又将皮球踢到了奥匈帝国政府,他们也不想想让奥地利政府拿钱给匈牙利人买粮食这合适么?
但是,惯坏了的孩子,自然是不会想这么多的,他们只会看到自己的利益!
结果自然是无疾而终,斐迪南二世正准备对这些资本家采取强硬手段,匈牙利王国政府就跳出来反对了,蒂萨首相以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为由,拒绝了奥地利军队进入。
总之,随着老皇帝的去世,奥匈帝国的局势开始混乱了!
[384.一百一十六章、放大版的日德兰海战]
除了老皇帝的去世外,1916年底还发生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刚刚取得东线大捷的法金汉遭到了德国军方的弹劾,在12月1日被免职了,改由容克贵族出身的兴登堡担任德军总参谋长。
次日,特奥巴登·冯·贝特曼·霍尔维格宰相向威廉二世递交了辞呈,和他一起辞去公职的还有德财政部长、后勤部长、内政部长等政府高层。
显然在这一轮政治斗争中,军方获得了全面胜利,德国政府丧失了对国家的主导权,兴登堡也开始了军政府独裁之路。
至于威廉二世,也彻底成为了一个橡皮章皇帝,即便是在这次的政治斗争中他没有表态,仍然还是被军方架空了。
收到了这个消息的斐迪南,不得不承认优柔寡断的人还真不适合做皇帝,本来他和政府联合起来是可以压制容克贵族的。
结果就是因为他的一时犹豫下不定决心,让代表容克贵族的军方势力斗垮了政府,即便是这个时候作为国王他仍然有能力出手干预!
但是威廉二世依然选择了沉默,坐观政府了倒台,然后做大了的军方也顺势将他架空了!
当然,这么说来也并不全面,人家威廉二世也是做过努力,比如提拔容克贵族出身的兴登堡担任总参谋长,他企图通过这种努力调和格方矛盾。
结果就不用说了,和历史上一样,人家一上位就和容克贵族联合,架空了他这个国王。
德国军方的上台对世界大战造成的影响还是巨大的,首先就是公海舰队出港了,准备找英国人进行决战。
这也是必然的,随着东线大战的结束,南线大战的开起,德国陆军陷入持久作战的困境,企图在陆上结束战争的梦想破灭了。
而德国金融界和容克贵族们又不同意结束战争,德国最高统帅部不得不改变初衷,把战略重心转到海上。
为了突破英国的海上封锁,保证德国在海上的行动自由,扭转被动局面,德国统治当局决定在海上寻找机会与英国进行决战。
于是1916年12月10日,德国公海舰队和英国皇家海军本土舰队,在大西洋上爆发了一场感觉战争史最大规模的一次大海战!
好吧,斐迪南直接被这个雷人的消息惊呆了,如果德国人早点儿有这个勇气的话,战争一爆发就和英国人来一次兑子大决战。
不但可以重创英国皇家海军,还可以节省海军的庞大开支,这笔经费至少可以让德国再增加五十个步兵师,没准世界大战的历史还真能够改写!
至于德国人有没有可能会赢,斐迪南是没有想过的,双方的实力差距太大了,海军又不是陆军可以靠勇气和战术来弥补差距!
现在全世界的目光都在关注这场大海战,就连正在同盟国和协约国在西线和南线决战的消息,都被这场海战给掩盖了。
斐迪南知道,不出意外的话这也是历史上那场日德兰大海战的翻版了,就连地点都没有发生大的变化,都是在丹麦日德兰半岛附近。
……
战争一爆发,英国人的主力舰队像一条看门狗一样蹲在斯卡帕弗洛港,死死盯住了德国的公海舰队,将其困在威廉港和不来梅港,德公海舰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存在舰队”。
由于斐迪南的蝴蝶效应,这个时空现在德国人的公海舰队有21艘战列舰,比历史上增加了3艘,而皇家海军本土舰队却有35艘战列舰,比历史上增加了2艘。
毫无疑问,这些战列舰都是无畏舰或者是超无畏舰,除此之外双方都还有一系列的大小军舰。
德国共有大小军舰四百余艘,英国人则拥有大小军舰七百余艘,在军舰总吨位上德国人不足约翰牛的一半。
时任德国公海舰队司令官赖因哈德·舍尔海军上将,沮丧的发现面对强大的英国皇家海军舰队,摆在他面前的现实选择只有一个,要么困在港内无所作为,要么拼掉约翰牛的主力舰队。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