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北洋巨擘_虫虫帅【完结】(148)

  荣禄话不说完,但众将都知道后果会很严重。一时之间大家各自思量,都不说话。

  叶之魁也是低头考量,他武毅军连洗碗炒菜的算在内的话共有二万余人,为众军中实力最强者。

  袁世凯在小站新兵有六、七千人,战力还行,可惜里面混入了大量的武毅军细作,叶之魁相信自己有心的话,至少可以让袁世凯的小站新兵混乱不堪。

  荣禄亲自统帅的南苑新军一万余人就是一群逗鸟遛狗之辈,里面八旗子弟甚多,而且还没有炮队,没有经过战争,战力可想而知。

  董祥福所领的一万多甘军虽然经历过新疆战争,镇压过农民起义,但从未和外国军队交过战的甘军,是一只老旧的军队,基本上就和山东诸军一样,打仗但凭个人勇猛,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失眠基本靠手,何况叶之魁还有秘密武器对付他们。

  剩下的是宋庆的毅军,这支军队布防在山海关,一时片刻对他造成不了什么影响,最后的还有京师的步军巡捕五营,这个可以直接无视。

  叶之魁暗暗盘算了一遍,竟然发现没有谁会对自己造成危险。不由暗暗谨慎,他自己都看出来了,荣禄至少可以看出武毅军是最强的军队吧。

  荣禄见众人脸色都不是很好,又拉拢了一番,消除大家的戒备,便让其他人先行退下,独留叶之魁一人。

  “从云,老夫甚是看重你,希望你不要让老夫失望。”荣禄忽然幽幽的说道。

  叶之魁其实与光绪没有什么奸情,心中无鬼也就不担心,不过还是连忙说道:“下官一向惟大人马首是瞻。”

  “听说你觐见皇上时谈了一个多时辰,看来皇上很看重你啊,飞黄腾达之日不远。”

  “皇上是君,下官是臣,皇上兴致较浓,下官只有附和,不过相较之下,下官还是比较喜欢去颐和园。”叶之魁半真半假的说道。

  “是吗?从云,你是个聪明人,要知道皇上能给你的,太后也能给,皇上和太后是母子两人,人伦之道不可废,你可要看清楚形势了。”

  “大人,从云一向安守本分,不该做的不做,不该管的不管。”还是装孙子吧。

  荣禄闻言点点头,他当然不是一下子就信了叶之魁这番话,不过他自信做了如此多准备,叶之魁就算有什么二心,也翻不出什么浪来。

  荣禄又告诫了叶之魁几句,这才放他出去。

  叶之魁出门之后,也如袁世凯一样,感觉到自己的后背湿透,谁说杀荣禄如杀一狗尔。

  “贤侄,你总算出来了,老夫可等了一段时间。”盛宣怀竟然一直在门口的轿子里等着他。

  叶之魁连忙上前见礼,笑着说道:“伯父可是有要事找小侄相商?”

  盛宣怀含笑看着叶之魁说道:“贤侄你先上轿再说。”

  叶之魁无奈,只好钻了进去,好在盛宣怀的轿子很大,两个人坐着没有任何的拥挤。

  盛宣怀一脸笑意的说道:“皇上已下了圣旨召我入京,老夫不日将入京面圣谈修筑铁路、练兵、理财、办学等事,不过在入京之前,老夫还想把一件事给办了。”

  叶之魁皱起眉头,无视后面那句话,不解的说道:“如今风大雨大,伯父入京面圣可有危险?”

  盛宣怀毫不在意的说道:“太后是怕你们这些手握兵马的将军,对老夫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有何怕之,无论谁赢谁输,总归需要人来办商业,不是老夫狂妄,如今朝廷有几人能有老夫熟悉这些事物。”

  叶之魁放下心来,笑着说道:“还是伯父看得深,看来是小侄瞎操心了。对了,伯父你前些日子接办湖北汉阳铁厂,铁厂欠款甚多需要借款,小侄亚洲银行正好有几个闲钱,想参与几股,不知伯父是否看得上小侄的钱?”

  盛宣怀很诧异,摇头劝说道:“从云,不是伯父不同意,而是汉阳铁厂亏损甚多,想赚钱还不知要熬到何时,因此老夫劝你还是去投资其他产业,老夫手下厂矿甚多,那个不比这汉阳铁厂好。”

  汉阳铁厂一开始就是个笑话,张之洞接手七年,被弄得焦头烂额、赔本赔尽了不说,还欠下了五百万两的巨款,只好跑到天津来找盛宣怀接手,张之洞初办此厂时,盛宣怀就告诉他要商办不要官办,否则大家薅社会主义羊毛,挖社会主义墙角,不会心痛,不会手软,奈何张之洞不信,后来果然亏得连他老妈都不认识了。

  对这个号称“中国钢铁工业的起步”的铁厂所遇到的困难,叶之魁一直是耿耿于怀,决定参上一脚。

  因为老外实在是欺人太甚,后世汉阳铁厂被盛怀宣接手后,虽然造出了钢来,但一直不合格,质量有问题,卖不出去,为什么呢?盛宣怀几经波折,派李维格去海外考察,终于弄懂原因,汉阳铁厂产出来的钢之所以易脆,易断折那都是矿石中含磷太多,在冶炼过程中,使用去磷法就可。

  汉阳铁厂原来就有那么多重金聘请来的懂行的洋技师,连外行的李维格去一趟国外就知道原因了,他们能不知道原因吗?还不是他们欺负中国人不懂技术,不想中国练出好钢来。致使中国钢铁产业“糜去十余年之光阴,耗尽千余万之成本”,损失惨痛之极。

  叶之魁决不能让此事再次发生,笑着对盛宣怀说道:“伯父,小侄闻张之洞的机炉都采用酸法炼钢,而矿石含磷太多,南辕北撤之下,练出的钢都不合格,用碱法去磷炼钢法应该能改善,伯父还得多多注意,派人去国外考察,另行购买机器,改进工艺,而且洋技师不可靠,还是要培养中国自己的技师方为上策,到时加上伯父的手腕,小侄相信铁厂一定会扭转乾坤,改亏损为盈利。”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