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毅军将士先后击败日军、德军,不是李鸿章等志趣渐颓,精力渐老,年光过尽,锐气尽失,再也没有办事魄力之流可比,他们渴望胜利,渴望立功。
接着众人又商议了一些出兵的细节,完整计划,这次行动的代号被取名为“诛妖行动”。
武毅军将领下去之后,按照计划徐徐动作不提,却说大清朝的政治中心京师。
光绪连发两道求救函之后,心下稍微安定了一些,不过想到慈禧不是易于之辈,为国家惜才,他不日又下旨催促让康有为尽快离京,暂避风头。
他在给康有为等求救密诏中,并没有要求他们设法相救,估计光绪也知道康有为等人手无兵权,而是要他们想个办法既不得罪太后,又能使变法继续下去。
康有为、谭嗣同等维新派收到光绪的吐槽信之后,绞尽脑汁,‘艺高’人胆大的康有为岂是束手就擒、甘于平庸之辈,他亦召集维新派人士密谋企图通过兵变来夺权。
只是他的想法太小儿科和不可预知了一些,康有为的具体计划是:先说服袁世凯以兵围颐和园,由毕永年带一百人“奉诏”去抓慈禧,然后废掉她。
康有为之所以没找叶之魁,一是袁世凯加入了强学会,为自己人,二是叶之魁似有若无的和他康有为保持着一些距离,此等重任还是要找可以信任的同志来实行方可。
康有为的计划漏洞甚多,一是袁世凯到底肯不肯出兵还是难说,二是袁世凯即便出兵了有没有这个能力力挽狂澜。
谭嗣同心中没底,出言反对,要求再想办法。康有为便显示那种“六经皆我注脚,群山皆我仆从”的自信,用他那“如大海潮,如狮子吼”的声音,给谭嗣同以当头棒喝。
谭嗣同被吼得七荤八素,也没有想到什么好的法子,但为变法故,还是毅然决定承担起康有为交给他联络袁世凯的重任。
京城浏阳会馆谭嗣同房中。
谭嗣同手中拿着两封书信,在房中来回不停踱步。
不久,王五敲门之后走了进来。
谭嗣同关上门,神情严肃的说道:“王大哥,如今京师形势危险,皇上已下旨让康先生先行离京,康先生却准备奋力一搏,你带着我和康先生的书信即刻前去天津找到袁世凯,找到之后交给他,就说皇上一切就靠他了。”
王五也就是后世那个名满天下的义侠大刀王五,九寸身躯,面若中秋之月,鬓若刀裁,使一柄一百多斤重的青龙偃月刀,这刀可惜后世在‘大跃进’时被丢进了炼钢炉,他刀法纯熟,德义高尚,是谭嗣同的好朋友兼贴身保镖。
王五一直跟在谭嗣同身边,对近日京师局势也甚是清楚,劝说道:“谭兄弟,要不你先离开京师这个是非之地!以免招祸上身。”
谭嗣同却摇头说道:“皇上身边没有几个能用得着的,维新变法之事不能没有人主持。”
王五又说道:“那我走后,谭兄弟有何打算?”
谭嗣同用筷子敲了一下脑袋,毫不迟疑的回道:“我已经预备好了这个。变法,革命都要流血,中国就从我谭某开始。”
王五见劝之无用,只得叹息一声,说道:“如此,王某只好竭尽全力,尽快赶到天津,力劝袁世凯能带兵前来相救。”
是夜,大刀王五怀揣着康有为等人的希望,往天津急赴而来。
第二卷京师风云第一一九章一位搞基的美国佬(三更)
天津蓟州,董福祥年老体弱,睡得比较早,正要解衣躺下,却有人在外敲门。
董福祥无奈,只得起身让人进来。
见来的却是他的心腹之人,一进门便气也没喘上几口,就迫不及待的说道:“提督大人,义和团又前来煽动士兵了,前些日子是大师兄,这次连赵三多、阎书勤这样的大首领都前来了,如此下去,我甘军将士恐怕都要加入义和团了。”
董福祥闻言,不紧不慢的说道:“加入义和团有何不可?前日叶之魁他还请了一帮首领去他的婚礼。”
董福祥一方面对义和团无偏见,无仇怨,对洋人也一直不顺眼。另一方面他在京中素无根基,如无根之萍,从甘肃入津之后,他就一直思量着和京中官员拉上关系。
义和团的后台是京中几位王爷,连老佛爷也转剿为抚,董福祥早就起了结交的心思,更何况看荣禄的样子,并不反对他这样做。叶之魁已经先下手为强了,他怎能落于人后。
董福祥自以为看穿了叶之魁的打算,心思也活络了起来,义和团组织结构松散,不可能吞并他的甘军,他反而可以利用义和团引起老佛爷的注意,到时升官发财不在话下。
“大人,我是怕义和团在军中势力过大,影响你的地位啊。”手下见董福祥不以为意,力劝道。
董福祥摇摇头笑着说道:“义和团中有几人懂行军作战?你说朝廷以后是任命我来统领他们,还是任命他们来统领我的甘军。”
心腹之人眼睛一亮,原来大人是这个打算啊,看来是自己多虑了,连忙赞道:“提督大人老谋深算,是属下等人考虑不周。”
董福祥摆摆手道:“你下去吧,对义和团来我军中招团民,不但不应该阻止,还要给他们行方便。听说叶之魁已经开始积极联络他们了,我们不要落后一步。”
属下领命而去,董福祥眯着老眼想了一会,自觉得计,也就安心去睡觉。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