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周佑荣退居道观时,只带了自己的女儿秦宸章和七个侍从,此时回宫,自然也一个不落地全都带了回去。
至于青黎,她暂时被清阳道观收编,做了个外门小弟子。
第105章 古代宫廷5
清阳观原本在京城大大小小的佛、道之间并不显眼, 京内许多人初次听说它的名号,都是因为废后之事。
周佑荣退居此处两年,离开之后, 此地香火突然旺了起来,几乎每日都有人拜访上香, 逢年过节时,更是热闹。
前来挂靠的道士也比往年多了, 还有些山下女子前来从道, 只青黎的卖身契不在自己手里,连度牒都上不了, 在清阳观只能算得上挂名客居。
好在她年纪小,又身世可怜, 观主留她给一口饭足矣,也基本没人会使唤她做什么事。
清阳观虽不大, 但内部人员职能明确,寻竹她们走了之后, 那小院里只青黎一个人住, 没多久, 青黎也搬了出来,与观里的素济道长住到一处。
素济道长二十五六岁, 主管内外庄头, 负责道观里一些器具的保管维修, 和花卉绿植的日常养护。
青黎跟着她, 主要还因为她是观里唯一的医生。
这个时代,道士行医并不在少数, 有些大道观里,甚至有专门的医馆。清阳观倒不以此为主, 但观里若是有人生病,多是找素济道长医治,山下就近的一些村民,若是有了急症,也会来此处求医。
中医有望闻问切,青黎目盲,天然便少了“望”的能力,所以刚开始素济道长并不欢迎她,院子里晒了不少药材,她总担心青黎看不见,会把药材打翻弄混。
青黎也不急,初始只是每日过去朝素济道长问好,她性子沉静,极少会乱动,只偶尔才会拿几根药草闻一闻。
道观里存的都是些日常药材,来来回回不过那十几样,不到半月,青黎便已经熟记于心。
自忖不会出错后,青黎便趁着素济道长忙碌时帮她做一些分拣药材的小事,一次两次,对方终于慢慢放下戒心,收她在身边做了帮手。
素济道长的医术师承家学,祖辈虽不是名医,但在镇上也有一家小小医馆,只是后来家道中落,亲人相继离世,素济当时刚刚及笄,不愿意自家医学典籍被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瓜分,索性背着一箱笼医书上山出家。
中医最讲究师传,素济道长没有老师,全凭幼时的一点底子和医书自学,甚至于那些医书也不是什么高妙秘籍,医术自然算不上精湛,但应付普通的风寒发热却没问题。
至于青黎,她曾经也经历过病痛缠身,所以对一些医理知识并不陌生,只是当日接触的多为现代西方医学,还从没有认真学过中医,如今想要学习,只能从头开始。
道观里的药材多是从山下村民手里收来的,青黎的嗅觉能力由此用到了极致,练习分、晒了一年,每确认一种药材,她便在纸上认真记下其味其形,还会不断地与素济道长确认其功能,并时常发散思维,询问其药用,或者是否有相似药材可彼此替换。
素济肚子里三分真知也被青黎催到了五分,不得不把许久未看的医书拿出来反复翻看,以此应对青黎不断深入的追问。
除此之外,平日素济道长接诊,青黎也会守在她身边,大多时候只是安静听着,偶尔会提出把脉,观里的道士们都认识她,自然无有不应,还经常逗她,特意问她可诊出什么不对。
“道长的脉象急速,一息六至七次,属于数脉,数脉主腑,道长得的应该是热病。”【1】
青黎说着说着停顿一下,转头去“看”素济寻求肯定。
素济道长因少时经历,性格严肃,平日里不苟言笑惯了,可此时被青黎那双烟雾般的眼睛看着,也不禁神情放软,轻声问:“还有呢?”
青黎这才继续,道:“道长的数脉在寸,寸数喘咳,又兼之口舌生疮、皮肤红肿,说明这是火邪内盛、毒邪外发的脉象。”【1】
“所以应先以清热解毒为主,待热气清除,再行养阴生津。”【1】
青黎说完,便站在一旁等着素济道长评判,只听她说了句不错,自己才放松了精神。
被切脉问诊的道长也有些惊讶,笑着说:“咱们观里又出了个小大夫呀,赶明儿都能出师了。”
青黎还没说话,素济就肃起脸:“你莫起哄,小孩子瞎胡闹,她离出师还早着呢。”
话虽如此,但素济道长对青黎却更加用心,青黎看不了书,她便每日都给青黎读一段医经,平常制药问诊,也会主动提点,遇到些她治不了的疑难杂症,还会跟青黎一起讨论。
如此又过一年,时间到了景贞十七年五月,与青黎看到的未来一样,皇后周氏佑荣再次被废。
周佑荣一行人是在傍晚时进的清阳观,观里静悄悄的,气氛凝重。
随她们一起来的,还有一队禁军,驻扎在了山下,整个清阳观也因此被迫闭门谢客。
寻竹在三日后去找青黎。
“妙真法师要见你。”青黎正在院子里扒捡药材,寻竹站在她身边,随手帮她整理挽在小臂上的衣袖,一边又感叹,“你怎的长大这么多,若是在外面,我都要认不得你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甜宠文 快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