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夏天又夏天_林城木森【完结】(8)

  项院呢?昨晚舍友们还在打趣,问她到底喜欢谁,项院笑哈哈打太极,柏陶正襟危坐,对着习题册发呆一整晚,到底没听到答案。

  还好没听到答案。

  肩膀一沉,没骨头的人又靠了过来,把聊天记录举到柏陶面前:“我妈,问我春假回不回家,催了我好几天了。”

  凝滞的空气重新流动,渐缓的心跳恢复到正常频率,大概是过于紧张,柏陶弯了下腰,腹腔居然有些微弱的痛感。

  讨论夜跑路线的小情侣聊了一整节课也没聊出个所以然,柏陶抬头看着,做了许久的心理建设,迈过一道坎,总算侧过身子,靠在了项院头上,眼神慢慢失焦了。

  “阿姨让你回你就回去呗。”

  项院不知道在想什么,隔了好久才答:“我才不,我妈说想我,一听就有诈,这么殷勤,准没好事。”

  不回就不回吧,柏陶随口说说罢了,也没走心。

  “嗯...哦...你刚,你刚说到哪了,想吃我妈做什么,醋溜丸子是吗?”

  --------------------

  作者有话要说:

  柏陶,热衷于画房子。

  小日常:工作比较忙,刚赶稿的时候,老板还在给我打电话,简单来说就是天塌了——我们公司风风火火的,大家常开玩笑,说“天塌了”。

  付付在玩摩尔庄园,突然感慨:“女娲真不容易,又要造人又要补天。”

  (奇了个怪了,这句话明明可好笑,写出来怎么像个冷笑话)

  (算了,给大家拜个早年吧。)

  第14章带花见你(三)

  项院疑惑的坐直了,不知道醋溜丸子是哪冒出来的,严肃纠正:“是八珍豆腐。”

  然而项院心心念念的八珍豆腐,最终还是全进了柏瓷的肚子。

  项院说造反就造反的个性是种在骨子里的,她说不回家,那就铁定不回家,项母平均半天一个电话,苦口婆心统统石沉大海,走投无路之下搬出了项家姑奶。

  姑奶在教育系统任职,是义务教育未广泛普及时代的高知分子,有些门路,早年为项院转学入学的事儿操过心,因此逢年过节项母总要拉着项院过去看望,然后从单科成绩聊到学年大榜。

  闲谈气氛不输家长会,时长不少于两个小时,项院见一次,心梗一次。

  得此噩耗,项院立刻炸了:“奇了个怪了,姑奶不是搬去南方养老了吗,这千里迢迢的奔波啥,就为了见我一面?她们那不是号称四季如春吗,还流行放春假?”

  项母换汤不换药的,还是那套话,经年日久的,包着锃光瓦亮的浆:“想当年人家对你也有恩,你进徐小......”

  这话比紧箍咒都管用,唐僧永远能治孙猴子,项院立刻投降:“停!打住!我回!”

  项院爱玩闹,平日总是咋咋呼呼的,七窍过于玲珑,容易人格分裂,容易炸毛。柏陶走学术型路线,为人处世上没有项院精明,是不大能理会项院从几句反常的对话中探知的危险气息的。

  柏陶心想,姑奶虽然作风老派,沟通的确影响心理健康,但毕竟是长辈,听一番训话也没什么。

  项院不在,她一个人回家没什么食欲,拍了一张满盘的八珍豆腐发出去,然后拼命给柏瓷夹菜,没一会儿又拍了一张空盘子气人。

  项院回的很快:“没啦?说好给我留的呢!”

  柏陶咬着筷子笑了一会儿,自觉有点傻,镜头转向腮帮子圆鼓鼓的柏瓷拍了一张:“你现在跑过来,说不定能抢到最后一块。”

  “你就气我吧!”想来见长辈的确是件令人脱发的难事,项院的耐性已经到了尽头,消息回得特别快,立刻发了一张饭桌上偷拍的照片,外加一个抓狂的表情包,“我要阵亡了——还来了一个远方的远方的远方的奶奶,说是我两个月大的时候抱过我,正盘我家底呢,学校专业都问完了,正在问我身高体重。”

  柏陶迅速回:“现在猪肉21一斤。”

  对面愣了三秒,发过来四长串感叹号。

  家长饭局时长永远挑战人类极限,一直到这天下午四点,家家户户都开始煮粥了,姑奶才发表完有关“公务员要趁早准备”的八千字见解,项母项父客客气气的把两位长辈送上了去酒店的车,项院立刻脚下抹油,逃到了柏陶家。

  柏瓷热情的和项院分享了珍藏的薯片,北京烤鸭味儿的,然后趁柏陶不注意悄悄告状:“项院姐,我知道你爱吃八珍豆腐,我想给你留着的,是我姐非让我吃。”

  柏陶正在看柏瓷的卷子,看起来一本正经的,项院抱着薯片上沙发,熟练地转了个身躺倒在柏陶腿上,抓起两片薯片塞进对方嘴里,成功搅散了柏陶看题的兴致。

  捣乱得逞,这才扭头看向柏瓷,一副委屈样子:“唉,你姐就会欺负我。”

  家里的沙发比宿舍一米二的小床宽敞许多,然而项院像往常一样没骨头的躺下来,柏陶还是觉得挤,手不敢乱动,头也不敢乱晃,项院抱怨着自己过往五个小时里遭到的精神折磨,柏陶一字一句听着,全没进脑子,只觉得对方体温有些热。

  柏瓷戳在一旁玩溜溜球,同样心不在焉。

  刚刚古诗文默写他又把“洛阳城里见秋风”写成了“洛阳城里见春风”,此刻正提心吊胆等着挨骂,却迟迟等不来判决,过了好一会儿,才壮着胆子试探着问:“姐,你看完了吗。”

  “嗯?嗯。”柏陶回过神,也不知道自己看到哪了,认真的点了下头,“这次写的还可以,出去玩吧,数学明天再说。”

  柏瓷偏科,少能在语文上挨夸,一时间受宠若惊,眼都亮了,立刻谢主隆恩往外冲,把正巧换鞋进门的柏母吓了一跳。

  项院遭了自己亲妈一通念经,此时见到干妈满脸见到“亲人”的温暖,小嘴抹了二两蜜,专挑中年妇女爱听的说,把柏母夸得心花怒放。

  柏陶在家是个闷葫芦,讲题可以,甜言蜜语是说不出来的,柏母惯常“热脸贴冷屁股”,少能享受加绒加厚加暖宝宝的小棉袄待遇,此时看自家亲闺女的眼神,一眼比一眼嫌弃。

  项院还惦记着她那八珍豆腐呢,把柏陶的无耻行径添油加醋的讲了一遍。

  柏母满脸心疼:“我都跟她说了给你留点!不听话!明天干妈再给你做。”

  项院笑的花儿似的:“干妈最好了!干妈我晚上想吃春饼。”

  柏陶想说中午的菜还剩了不少,还没来得及插话,就听见母上回:“行,刚好家里还有肉丝,配个炒合菜还是海带丝?”

  “我要炒合菜,柏陶要海带丝加花生仁。”项院整个儿一饥荒难民,听到吃的眼都亮了,“干妈我还想吃双椒皮蛋和香椿鱼儿!我妈做那香椿鱼儿楼下狗都不吃。”

  五分钟后,柏母拿着两个最大号的菜篮子消失在楼道尽头,项院把人夸得天上有地上无的,柏陶感觉她妈能做出一桌满汉全席。

  这边的妈神仙待遇,那边的妈却找不到人,项院报菜名的时候,手机里多了四未读信息。

  三条来自项母。

  ——“你到陶陶那了吗?”

  ——“你这孩子也是,天天往人家家跑,人家陶陶不烦你啊。”

  ——“你到了告诉我,咱俩聊会行不?”

  还有一条来自项父。

  ——“记得回你妈信息。”

  天开始黑了,林城的初春还夹着一丝冬日的低温,厨房窗口窜进来的晚风在客厅游走,项院打了个哆嗦,眯着眼睛看了好一会儿,感觉这四句话,怎么看怎么有炸,她妈什么时候会说“行不”?

  项院惜字如金,扔过去三个字:“到了,咋?”

  项母:“想你了。”

  项院立刻把“共享手机”伸到柏陶面前,速度像是递炸弹,柏陶看了几眼,也开始觉得这事有些奇怪了。

  与此同时,项母的电话打了进来。

  项母性子直爽,如今却学会了欲言又止,一句关键信息掺杂在十句废话之中,提炼总结下来就是——

  下午见面的远方奶奶对项院颇有好感,刚好老同事家儿子和项院一个专业的,大不了几岁,可以认识认识,了解了解,当不成朋友最好,那孩子就特别适合当男朋友。

  项院瞬间冷脸了。

  柏陶冷的更快。

  --------------------

  作者有话要说:

  春饼有多好吃有人能理解吗,主料一定得是京酱肉丝,爱吃辣的可以用担担面调料炝锅,也可以放一些小米椒。

  配菜可以选合菜、小葱鸡蛋、也可以选豆芽海带丝,黄瓜条小葱段是一定要有的,这可是灵魂。

  我偏爱春饼配小米粥,我形容不出来有多好吃,但深夜嘴馋的时候,家常味道最诱人心。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轻松  林城木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