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云云:“我不饿,我坐车里吃栗子糕了。”
跟上回来柳树村相比,她还觉得速度慢了呢。上回她醒的时候,阿染姐姐和那个婶婶在赶路,睡觉的时候,阿染姐姐和那个婶婶还在赶路。
林春兰和林秀菊、林玲是第一次出远门,兴奋劲十足,啃着冷馍馍都高兴。
林染烧了热水,提醒她们:“下午带个面巾,当心风吹皱了脸。若是哪里不舒服要早说,早些吃药预防效果好。”
“阿染姐姐真厉害,一路过来,好多岔路,阿染姐姐都记得。”林玲双眼亮晶晶的,整个人雀跃得像是要飞起来。
赶着马车,一路“嘚嘚嘚”,不停的走,不停的走,迎面的风吹过来,吹走所有的迷惑和烦恼。
林染淡淡道:“不记得没关系,多问问人。”
林玲捂嘴笑:“她们看我们的眼神,都好奇怪。”
“赶着马车的富贵人家,拉着一车大鹅,能不稀奇嘛?”林春兰好笑道,“咱这走一路,十里八村都得说这稀奇事。”
林染:……为了给谢韵仪带过去这些大鹅,十里八乡,都会流传着她们的传说。
有系统在,林染完美避开雨天,适时投宿。
在县城停留一两天时,还能检验下前面先走的“长公主X号商队”,任务完成得怎么样了。
护卫们分散到各县城,需要按之前打探的消息,选一个合适的村子,教她们做豆腐。
这个村子得离县城不太远,村长是个正直能管事的。村子相对富裕,买得起十两银子的豆腐方子,和五百文一斤的豆腐粉。
豆腐粉五百文一斤,相当于柳树村做豆腐时,林家拿走的四成利。
豆腐生意的利是多少,豆渣能怎么吃,怎么卖,护卫们都背得滚瓜烂熟。有脑子的村子,都不会拒绝。
除此之外,护卫还需要去见县令,表明自己一行是“长公主X号商队”,并向县令出示盖了昌州府知府大印的公函。
公函上,昌州府知府请县令派两名衙役,协助商队在县城展示新式织机的用法。
护卫们会告诉想买织机的人,去云州府青石县柳树村买。也可以等明天开春,她们过来的时候,跟着一起去买。或者准备定金,她们收了钱,帮着去柳树村买回来。
林染一路走过来,豆腐没吃到,倒是各县城都在对新式织机议论纷纷。
护卫们的织机没有留下,没见到“织机成精”的人满心遗憾:“嗳?你们是从云州府青石县来的?那你们见过新式织机没?”
林染点点头:“见过,卖织机的柳树村,家家户户都织上了,一天就能织出一匹布。”
“真的!那可太好了。”
听卖织机的人说得多好多好,她心里打鼓。这路人都这样说,那准错不了!
有脑子灵活的寻思,开年得多种两亩麻。
脑子更好使的,已经想到,新式织机这样神奇,定是供不用求。要是去得晚了,不得等个一年半载才能用上?
也有木匠琢磨仿制来着,但那织机瞅着就不简单,没有样品在,还真不好做。一架织机三十两银子,仿制出来的,定是也不便宜。
那商队的人说,织机买回去,十年内,坏了任何一个零件,都可以更换。零件换起来便宜,最贵的也才三百文。
这条,她们普通木匠可不敢保证。不然,今儿东家的使坏了,她们得去修。明儿西家的吵架,自家给织机砸了,她们也得去修?
而且这织机是“长公主X号商队”卖的,她们担心仿制织机,冒犯了长公主,被抓去流放挖矿。
林春兰听隔壁桌这样议论,忽的想起来,战战兢兢:“阿染,真是长公主的商队啊?”
若是,那怎么二十两银子是阿染得了?不应该长公主得大头的么?
林春兰想什么,脸上都写着,林染想了想:“千真万确。到了昌州府,见了阿清,你们就都知道了。”
“阿染姐姐是不担心织机被仿制,才往外卖的么?”林玲眉头都要打结了,“阿清姐姐的昌州府穷苦,若是百姓们有织机织布,让她们给阿染姐姐织布,一年不到,就能都过上好日子,阿染姐姐也能赚更多的钱吧?”
为什么阿染姐姐要直接卖织机呢?卖织机也能赚到钱。但织机不能一直卖,布能一直织啊。
“阿玲这问题问得好。”林染笑道,“琢磨好多天了吧?”
林玲不好意思的点头,“我知道阿染姐姐这么做,定是有阿染姐姐的道理,但我就是想不明白。”
林染一步步教她:“首先,若是昌州府百姓都来给我织布,我首先得有三十万两银子,打织机买麻线。”
林玲哦了声:“那是没有。”
“其次,若是我有三十万两银子,也不能叫百姓们都来给我织布。你想想,若是我有一万架织机,一天就能织出一万匹布,这么多布,卖给谁去?”
林玲眨巴下眼:“便宜卖?”
林云云半懂不懂:“对啊对啊。”
以前阿娘阿妈常说布太贵,她一直都是穿打了好多补丁的衣裳。若是布便宜了,所有的小孩都有新衣裳穿!
“没错,是得便宜卖。”
林染见阿娘阿妈也认真听着,话锋一转,“那我就得罪了整个梁国的织纺了。我便宜卖了,她们也得便宜卖。还有许多的村里人,她们用踞腰织机,辛辛苦苦一个月,才能织出一匹,也得便宜卖。”
林春兰连连摇头:“那不成,村里人没有进项,就指着织布卖的银钱交丁税呢。”
林玲若有所思:“得罪整个梁国的织纺?”
织纺的东家,不是有钱就是有权势。得罪她们,就算有长公主的名头在,也一定是处处都会遇到小绊子!
“卖织机呢?”林玲双目晶亮,她觉得自己突然学到了好多!
林染轻笑:“卖织机当然也会妨碍一部分木匠的利益,比如徐木作。找她做踞腰织机的人,肯定就会少了。不过,踞腰织机做起来简单,她原本也不靠这个挣钱。
至于专门给织纺做斜织机的木匠,她们不会有损失。她们本就是织纺养着的木匠,她们会暗地里仿制新式织机。”
林玲嘴巴张成0型,眉头紧皱:“啊?那,那新式织机,岂不是卖不了多少?”
“新式织机打着长公主的名头,织坊的东家不想得罪长公主,也不缺这点银子。她们会先买上一批,织布的效率更高了,她们会处处说长公主的好。”
林染笑道,“长公主商队还会卖其它货物,如此,商队的生意会处处好做。另外,织纺不用的斜织机,还会便宜卖出来。”
“梁国还有许许多多的百姓,许许多多的村子。她们中的一部分人买得起新式织机,我们能一直卖给她们。新式织机,后面一直赚这部分银钱,足够了。”
她没告诉林玲的是,这其中,最重要的是打破了生产工具的壁垒。
斜织机比踞腰织机效率高许多倍,但被牢牢掌握在豪商手中。百姓们辛苦一两个月,才能织出一匹布,却得跟斜织机织出的布竞争。
新式织机,一开始就会卖到百姓手中,慢慢普及。
至于,整个梁国的布匹多了,价格会降下来。女皇的商队有更多的布匹,可以和其他国家交换,那就是另外的好处了。
林玲星星眼:“阿染姐姐好聪明!”
这样不会得罪人,又赚到了钱,还得了便利和好名声。
林染淡然:“你只要想着去找到共赢的方式,而不是处处都对抗竞争,或许就能有更合适的方式。”
“阿染姐姐,我喜欢做生意!”林玲双眸坚定,高兴得整个都像是在发光,“我想去弄懂这里面的学问。”
林染目露鼓励:“那阿玲一定会成为,一位了不起的豪商!”
林云云不懂,她羡慕的看着林玲:“阿玲姐姐了不起!”
林春兰和林秀菊乐呵呵的笑,她俩听了一耳朵,似懂非懂,只知道女儿厉害,林玲也学到了东西。
紧赶慢赶,冬日里的第二场雪后,积雪未化,林染带着家人,到了昌州府府衙。
谢韵仪一阵风似的冲出来:“阿染,阿娘阿妈!阿玲,这是云云吧?”
“怎么不等雪化了再走,冷不冷?”
“护卫们说你们在后头,我让仆从们这几天把府衙的炕都烧上了。”
她一边说着话,一边细细的打量林染一眼,挥挥手让仆从们牵马,然后搀着林春兰下马车。
林玲在后头认真交待:“这是知府大人最喜欢的鹅,有它们住的牲口棚吧?我们千里迢迢带过来,不是杀了吃掉的,知府大人和同知大人都喜欢喂它们,捡鹅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gl/04_b/bjZGC.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强强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