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多久,高考到来。
锦城一中是考点,六号七号八号都放假,总共是三天。
五号下午三点,学校放假。
乔筝提着塞得鼓鼓的书包趴在走廊的护栏上等姜甜甜,她往高三那栋教学楼看,其实什么都看不见。
一年就这样过去了,高三的学长学姐马上高考,他们将会离开学校,而他们会从高一变为高二学生,暑假期间,学校要分文科和理科。
学校的广播站,有学播音的同学在念学生为高三学子写的加油打气稿件,激情有力的女声响彻整个校园,持续大概有十来分钟才结束,广播站又放起了那首每天晚餐都会播放的歌曲——《最后一个夏天》。
姜甜甜从教室出来时候,正唱到那句:如果努力一点,将来也许很有钱,那时候,什么愿望都能够实现……
姜甜甜脚步顿住,不由自主地哼出声,她对这首歌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一句。
如果她努力了,有钱了,她的愿望是不是就能够实现?
姜甜甜看背对着她趴在那里的乔筝,乔筝左手提着书包,右手搭在护栏上,身体微微倾斜着,探头在看中间花坛里盛开着的鲜花。
“在想什么呀?”姜甜甜过去,搂着乔筝的肩膀问。
“看花。”乔筝指了下。
“今晚干什么?去不去我家?”姜甜甜还想着刚才的歌词,她说:“乔乔,手机借我下,我想发条说说。”
乔筝点了下头,从书包里拿出手机给姜甜甜,她好奇问:“发什么?”
姜甜甜发的那句歌词,她打字时候,乔筝念了一遍,然后,她偏头看姜甜甜,姜甜甜也看着乔筝。
她问:“乔乔,有钱是不是可以实现很多愿望?”
乔筝也不清楚,她想了一下:“应该吧。”
姜甜甜咬了咬嘴唇,那句你会和我在一起吗?她没问出口,她只是把这条说说发送出去,并且同步到个性签名,弄好后,姜甜甜把手机还给乔筝。
两人这样趴着站了很久很久,快到五点,高一和高二生都走得差不多了。
乔筝和姜甜甜才离开校园。
第18章
出了校园,姜甜甜说请乔筝喝奶茶,两人去学校对面广场一家奶茶店排队买奶茶,轮到姜甜甜时,她只要了一杯,十八块钱。
她把奶茶递过来。
乔筝没接,而是问:“你不喝吗?”
姜甜甜摇摇头:“最近不想吃甜的。”她拉过乔筝的手,把奶茶塞到乔筝手里:“走了,先回家,晚上咱们出去吃粉吧。”
乔筝看了手里的奶茶好几眼,插入吸管喝了一口,冰凉凉的,其实不算甜。
到姜甜甜家里,乔筝和姜爷爷姜奶奶打了个招呼,她跟着姜甜甜去了卧室。
姜甜甜关门,从里面锁好。
她把书包打开,把里面的东西全部倒在书桌上,先是整理好试卷,然后一本本翻书,从里面翻出几张纸币,她放在一旁,用文具盒压着。
乔筝坐在她旁边,书包已经放下,手里捧着喝了一半的奶茶,她不解地问:“干什么呢?不是写试卷吗?”
“等下再写。”姜甜甜头也不回:“我先数数我这些年存了多少钱。”
她从六年级开始就在冯长青家的纸品厂打工,初中三个暑假和三个寒假,高一也有个寒假,总共打工八次,再加上这些年也有长辈们给的一些过年红包和零花钱。
她初高中的生活费,根本用不完,每个月也会省下来一些,姜甜甜全部存在卧室里。
把书本里夹着的钱全部找出来,姜甜甜又翻文具盒和书包内层。
她拉开抽屉,从里面掏出一沓崭新的都是十块一张的钱,又拿了一把全是一块钱的纸币。
乔筝愣愣地看着她,又看了看那一沓十块一张的钱,用橡皮筋绑了起来。
姜甜甜朝自己的衣柜走去,她抱了一个很大很漂亮的月饼盒子过来放在书桌上,她打开。
乔筝倒吸一口凉气,她没想到姜甜甜这么有钱。
姜甜甜不像她,她买东西是管有没有用,好看就买了,买了没用也会放着占地方。
姜甜甜买东西是有用吗?能够用多久,对得起这个价格吗?好像划不来,但是很喜欢怎么办?坚决不买!
姜甜甜把月饼盒里的钱全部倒了出来,她和乔筝说:“你帮我整理下,一百的放一起,五十的放一起,等下我们数数。”
乔筝轻轻嗯了声,把一百块一张的纸币都找了出来放在一边,姜甜甜在找五十块一张的,乔筝又找二十块一张,之后是十块,五块,二块一块五毛钱,还有两毛和一毛钱的,在这一堆纸币里,乔筝还找出了十几张她从没见过的一分钱纸币。
全部整理好后,姜甜甜数了下一百块的有多少,五十块的有多少,一毛钱两毛钱的如今超市依旧可以用,姜甜甜没数,放在一边,打算逛超市时候给花掉,不然她逛超市多给几毛钱,收营员总是找几个奶片糖给她,太不划算了。
她在草稿纸上加好,算出一个最终数字来。
姜甜甜把草稿纸推到乔筝面前。
乔筝看到上面的数字。
38523.7。
那十几张一分钱的纸币没参与到其中,因为花不掉,姜甜甜说留着。
“我前段时间听我妈说,锦城现在的房价差不多五千,够买一个厕所吧。”姜甜甜拿了523.7块钱出来,其他的分别装好,放在月饼盒里。
她看一眼乔筝:“乔乔,你以后考哪个大学?”
姜甜甜心里早就有答案,乔筝和钟意一样,从小就上补习班,还要学才艺,他们两个都是奔着A大B大去的。
乔筝一丝犹豫都没:“A大计算机。”
姜甜甜抿着唇,她笑了一下,她垂下眸子去。
她的成绩是考不上这两所大学的,她们这一届考生应该在40万左右,每一年全省保送这两所大学的不到四十人,靠分数考上的应该差不多两百人。
这两百人里,锦城几所高中占比在百分之八十五左右,锦城其他高中和另外十几个市的高中分剩下的百分之十五。
总之,不是京市人,其他省份要想考上A大B大很难。
乔筝把最后一口奶茶喝完:“你呢?想去哪个城市读大学?”
姜甜甜有自己喜欢的城市,但她还没喜欢的大学,她说:“我喜欢鹏城,以后想去鹏城读大学,但我的成绩考鹏城大学太浪费了。”
姜甜甜思考了一下:“我以后也去京市读大学,考上哪个就读哪个。”
因为乔筝要去京市,姜甜甜想,读不了同一个大学,她可以和乔筝一个城市,她们那时候见面次数应该不会很多了吧。
姜甜甜莫名生出一丝恐惧,她害怕到了大学后,乔筝会和她疏远,乔筝有了新的同学和朋友,她也有新的同学和朋友,她们就这样淡了。
乔筝垂了垂头,她把书包打开:“读你喜欢的大学吧,自己喜欢最重要。”
两人都没说话,而是开始写试卷。
到八点时,去外面吃饭。
然后,乔筝回家。
高考结束后,乔筝和姜甜甜步入高二,班主任姜老师开始说分科的事情。
一中学生的家长大部分都是很重视教育的那种,很多事情,不用老师主动说,家长心里都很清楚。
再加上锦城一中和其他几所高中一样,历来是重理轻文,所以奥赛班,火箭班都是理科班,实验班和重点班大部分也是理科班,文科班级不多。
乔筝没想过要学文科,钟意觉得男孩子学文科不好,姜甜甜也没想过要学文科。
她们思想里都是一定要学理科,可能和从小听到的大人说的那些话有关。
大人说学文科很多大学专业不能报考,但是学理科报考的专业比学文多了,学理科还可以报考文科可以考的专业,但是学文科无法报考理科所考的那些专业。
学文科不好找工作,考公考编有点优势,但特别卷,竞争压力太大。
学文科大学毕业后,工资不高等等。
除非实在学不进去,对理科没有一点兴趣,那就学文,不然还是学理工科好。
学理对将来填志愿,对将来就业找工作,都比学文科有用。
因此,在学校举办的学文还是学理的家长会上,二班42个同学,只有四个人选择了文科,被分去了文科实验班。
分完科之后,学校开始补课,到了七月底,学校开始放暑假。
姜甜甜依旧去冯长青家的纸品厂打工,她说要存钱。
乔筝和钟意大部分时间在上奥赛班。
八月一号,向小圆来找乔筝玩。
她肚子已经很大,圆滚滚的,人从九十斤胖到一百四十斤,乔筝看到她走路就觉得很辛苦。
两人已是没有共同的话题,乔筝喜欢聊的,向小圆没兴趣,向小圆喜欢聊她的男朋友,聊她做体检,聊她孕期看的一堆知识等等,这些离乔筝的生活太远,她不懂,也没兴趣。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校园 甜宠文 情有独钟 青梅竹马 叶安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