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的皇冠_二太爷【完结】(173)

  此地便是她选定的战场。

  德兰在这里待了一个小时,然后得知武姆准备去奥西姆,正坚守孔特拉洛村掩护撤退。她在沃加什河北岸留下奥赛罗师,抢占渡河点,命令波佐去阻截武姆,萨尔德恩指挥前卫攻打孔特拉洛村。

  瓢泼大雨一度延缓了战事,但德兰很快拿下了孔特拉洛村,晚上7点钟至10点钟,罗曼军队一直在河对岸开火,阻止她追击。

  似乎到现在为止,武姆仍然没有想过要在此地和德兰开战。

  大雨当中没有可见的营火,骑兵巡逻队只能靠望远镜远观敌军来清点人数。德兰很认真地盘问逃兵,得到的信息都是武姆军队后卫已然秘密掉转方向,并同别的部队会师。

  可以说,德兰她自己都没想过武姆会渡河反击。

  但在14日凌晨4点30分,太阳冉冉升起时,罗曼军队再度开炮,开始逐退她在河岸布置的步兵岗哨,她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奥赛罗和波佐都不在这里,阿塔图尔克率领一部分军队在7.5英里的后方,她手上只有15000人,而且只有15门大炮,巴伯在附近的小山上看的一清二楚,对手军队远比他们多,而且大炮起码是他们的6倍。

  不仅是武姆的军队,帕切科的军队也在这里!

  要不是罗曼人为了一同前进,花费了一个小时来集结队形,萨尔德恩的师很快就会被打垮,那么,德兰就会在此惨败,执政府也会立即垮台。

  德兰要求萨尔德恩坚守,并迅速调兵,。

  阿塔图尔克及时赶到,给德兰赢得了足够的喘息时间。

  上午9点钟,阿默兰的部队冲入了孔特拉洛村,随即陷入了猛烈的炮火当中,炮弹在那片坚硬的平原地区经常跳飞,即便迪特马尔军队排成了横队,但是罗曼人的大炮还是重创了他的六个营。

  上午10点钟,德兰派拉姆齐·西蒙去支援萨尔德恩的右翼,到中午时分,士兵们不停地开火,但战线还是被40门大炮和敌军连续不断的射击重创。

  波佐在下午1点钟告诉她,能够在下午5点钟赶到,奥赛罗要比波佐走的更远,德兰预计他到的时候得到下午6点钟,那时候战斗早就该结束了。

  下午2点钟时,情况已经不能更糟糕了,迪特马尔军队中路缓慢撤退,左翼崩溃,右翼面临严重威胁。

  孔特拉洛村沦陷。

  这是此战当中第二次幸运女神的眷顾,武姆没有下令攻占埃斯特里内萨以及派遣骑兵追歼溃败的迪特马尔军队。这不该是一个统帅应该有的行为,但是这确实是他的所作所为。

  下午3点钟,更多的罗曼骑兵抵达平原,德兰将自己的900名执政卫队派上了场,以部队对阵对方的骑兵,帕切科派了一个龙骑兵团向卫队步兵发起冲锋,后者结成方阵,在散兵和4门大炮的支援下击退了这个龙骑兵团。

  接着罗曼步兵进攻卫队,双方在50~100码的距离内对射40分钟,辛克莱·迪尔蒂比作为卫队上校,不止一次看见子弹射进兰恩的坐骑腿下,打的尘土飞扬。

  下午4点钟,罗曼人逼近埃斯特里内萨,执政卫队和阿塔图尔克师有序后撤,军队撤退秩序良好,一次撤一个营,且战且退,有些部队稳步撤退了5英里,始终没有崩溃。

  战场上,密密麻麻的罗曼步兵稳步前进,而德兰已经用光了预备队,士兵们都筋疲力尽,也只剩下6门大炮还能够使用。

  但德兰脸上并不见气馁,应该说她不会让军官和士兵在此时除了在她脸上看到除了胸有成竹之外的任何表情,当发现迪尔蒂比的坐骑腿受伤后,她揪着迪尔蒂比的耳朵笑着说:“你让我把马借给你,结果你就是让它来受这种罪的?”

  到下午5点钟,德兰命令参谋长巴伯组织撤退,她自己则爬到一间乡村别墅的屋顶搜寻波佐的踪迹,看到后她立即骑马飞驰过去,催波佐加速,然后跑回参谋部,让巴伯撤销撤退的命令。

  波佐比他的士兵们早到,他的到来重整了士气,这时罗曼人也呈横队展开,准备给予迪特马尔人他们自以为的决胜一击。

  德兰骑过战线,鼓舞士兵,现在她要发动期待已久的反击。

  四千余名步兵在主干道上排成混合队形,有些人藏身于树篱和葡萄园中,6门大炮在稍稍凸起的高地上布置成小型炮群,德兰亲自给一门大炮组织装填,炮群霰弹把敌军中路领头士兵炸得七零八落,她的运气真的很好,一发炮弹引爆了敌军的一辆弹药马车,造成了混乱,使得敌军猛然回缩。

  然后阿塔图尔克的师压向敌军,波佐的骑兵切入敌军中路侧翼,那些士兵还没能装填好滑膛枪,一个骑兵团就砍杀了三个营,抓落了2000名战俘,赶跑了4000人。敌军的2000名骑兵就那样呆呆地看着,波佐当即命令在最后一次冲锋时回身进攻,击溃了他们。

  接着,迪特马尔军队全线推进。

  已是胜利之势不可逆转,但就在这时候,波佐中弹,战死沙场。

  德兰得知之后完全无法形容自己的感觉,她也没时间细想这种感觉,因为她得集中精力指挥下一次攻击。她接过波佐的那个骑兵团再度进攻,使得罗曼骑兵掉头冲向己方步兵阵营,让萨尔德恩、阿默兰和执政卫队为此次会战画上胜利的句号。

  在写完给西比尔的报捷信后,万分悲痛的心情就像流水一般从她身旁经过,只给她留下来一句自言自语:“为什么我不能感到难过呢?”

  啊,是,多愁善感还能打什么仗!

  第125章对我来说

  孔特拉洛战役后,德兰和武姆签订了停火协议,她得到了罗曼共和国的大部分地区,其中包括12座要塞,120门大炮和大型弹药库。

  德兰在杜拉赖特接见了罗曼共和国曾经的领导人梅齐·戴里尔,让他建立新的市政府,释放罗曼人关押的议会议员们,她口述信件直到凌晨2点钟才就寝。

  16日,德兰向罗曼国王利奥波德十一世求和,提出的媾和基础与《鲁斯滕初步协议》的一样,她警告道:“如果继续这样的互相残杀,波尔维奥瓦特兴许会被卡弗兰人攻下,但迪特马尔一定会将怒火同等,乃至于更甚,发泄在波尔斯巴赫身上。”

  在利奥波德十一世的回复之前,德兰在罗曼共和国境内还有许多事要做,她需要对可能会造反的村庄保持警惕,特别留心北方战事,并且时刻准备着在合适的时机与其余罗曼军队交战,迫使利奥波德十一世同意她的和约。

  忙碌使得她忽视了某些事,或者说她根本没有去注意那些事。

  为了给戴里尔的政府树立威信,德兰一连好几天都需要在戴里尔举办的公开宴会上露面,偶尔还要参加戴里尔举办的私人宴会。后者人数一般不多,往往只有二、三十人,都属于戴里尔核心圈子的人。

  这次的私人宴会与以往有些不同,参加的大多是女性,她耐着性子陪着戴里尔和几位淑女谈话,她们是本地名流们的女儿,家族历史悠久,很有谈吐,教养也很高,容貌个个都算是出类拔萃的,你能和她们谈论有关艺术与文学相关的一切,不比波尔维奥瓦特的淑女们逊色,不过戴里尔可能顾及到德兰的军人身份,不认为她在这方面有什么擅长的,也算是助兴,戴里尔希望她能聊一聊孔特拉洛战役的细节,这也是这些淑女们感兴趣的话题。

  她一边照办,一边想戴里尔是想要神话她在战役当中的作用,以她的胜利为他的政府稳固性背书,但是,她隐约觉得,戴里尔的言谈之间似乎是在暗示,她现在还是单身那是因为连绵战事不允许她谈情说爱,波尔维奥瓦特关于她同性恋的传闻纯属子虚乌有,只要情况允许,她很愿意在精神上放松一下自己。

  梅齐·戴里尔希望自己能够充当兰德·兰恩一场艳遇的中间人,以此获得兰德·兰恩的友谊。

  这次宴会本身所具有的□□意味胜过了政治。早知道是这样的目的,她绝对不会参加。戴里尔或许是出于好意,当然,那是自以为的。

  金钱,权势她都有了,想要向她示好的人,很容易会将目光转移到女人身上。她能轻易得到很多女人,于是想要给她介绍不一般的女人的人也不在少数。她在波尔维奥瓦特时就充分见识过了。

  戴里尔还不够了解她,但她从来不会主动解释这些,她的所作所为从来都是最好的回应,等到她发觉戴里尔言谈之间的暗示时,她便开口打断了,使得戴里尔没办法继续讲下去。

  “您不会真的是同性恋吧?”戴里尔很快厘清了自己言谈之中是哪个部分惹怒了德兰,在结束了和这几位女士的谈话后,他表现出来的却是一种吃惊。

  意识到自己方才的语气有些冒犯,上上下下打量了德兰好几遍后,他摸了摸自己袖子的银制扣子,他以自己的经验宽慰道:“我知道在军中待得久了,某些方面难以纾解,的确容易产生这方面的障碍,但是现在您大可不必这样。”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相爱相杀  女扮男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