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臣妻乃是长公主_四只碗【完结+番外】(64)

  “嗯……”

  “臣便不进去了。”

  话音刚落,李安衾闷哼一声,陆询舟一只手托了托略微下沉的臀肉,一只手则伸出微凉的指尖抚过公主殿下圆润滑腻的肩头,接着勾住下滑的衣物往上拉了拉。

  她吻上那人的白皙如玉的耳垂,陆询舟喘着气,却笑得清澈又温柔。

  “臣有时候……真得很想把您弄坏。”

  .

  景升十年,三月廿六。

  今日便是长清公主李安衾迎娶驸马的日子。

  李促特地免除了今日的宵禁,又对女儿恩宠逾制,自兴安门至公主府十余里,火燎相属,无不灯者,望如星河倒注,浴浴熊熊。

  长安城的百姓们倾城而随,长街上人烟浩闹,一入其中,头不得顾,踵不得旋,只可随势,潮上潮下,不知去落何所。是夜,南山万盏孔明灯点燃如墨夜色,灯火万万,夜明如昼,而城中处处鼓吹笙簧,宴歌弦管,人人沽酒,人人与乐,沉昧达旦。后人谓其事,调侃道,自晋太宗的两位嫡公主娶夫后,便再也没有能与之媲美的盛事了。

  府外,夜色中无比璀璨的星河在千千万万的孔明灯的点缀下浪漫唯美。

  公主府的大堂上众宾欢颜,觥筹交错,管弦纷纷。圣人与皇后笑盈盈地落坐于上坐,旁边紧挨着毕恭毕敬的国舅夫妇。

  团扇移开,众人皆是嗟叹不已。

  太美了。

  长清公主殿下果真是容貌倾国,美人皮骨俱是世间罕见,年方十八,却隐见将来的风华绝代之势。

  李安衾笑得温柔又魅人,浓艳的酒晕妆如同一张恰到好处的面具,让人沉醉的同时忽略了眼中一闪而过的讥讽。

  十里红妆,凤冠霞帔,世人称赞的一段金玉良缘。

  她与她不爱的人成亲了。

  而她真正的心上人却与她隔着世俗。

  所以小山,你在哪?

  南山山脚下的一处亭中,陆玉裁总算是找到了倚着栏杆自顾自喝酒的陆询舟。

  “小山。”

  陆询舟斟酒的手一顿,扭头愣愣地望向他。

  她面色略微发红,眼神却依旧清澈如一泓山泉。

  “三哥。”

  没有太多的话,陆玉裁上前站在她身侧,夺过她手中的酒盏,很自然地朝亭外洒了出去。

  天上盛大的灯火映衬着陆询舟清润周正的眉眼,她笑了笑,抬头望天,对身边人道:

  “陪我。”

  陆玉裁开了坛自带的梨花春,眉间一挑,道:“四娘呐,有本事喝酒就别喝那般寡淡,既是心情不佳,那更应该喝最烈的酒,消最浓的愁。”

  琥珀色的酒液溢出酒盏,润湿了指尖。

  半坛梨花春下肚,陆询舟已是醉意十分,犹如玉山将崩,陆玉裁扶住她,忽地听得那人无奈地叹了口气。

  “三哥……说不在意都是假的,我有时……也会想,要……是我没有那么爱她就好了……”

  陆玉裁轻轻拍着她的背,温声安慰:“三哥理解你。”

  陆询舟用力回抱住她的兄长,用分明克制的语气断断续续地讲着。

  “我辜负……不了她,我怕这真的是一场……声色犬马的游戏。”

  “小山。”

  陆玉裁轻声道。

  “爱情不是你的全部,她也不是。”

  是啊,她不是我的全部。

  可她是我年少唯一的轻狂。

  也是数十年后的夜阑之际,陆询舟独自舔舐记忆的伤口时,最鲜血淋漓的一部分。

  第53章 曲江

  三月晦日,春闱放榜。

  今日也是陆询舟的生辰。

  午间出门看榜的家仆喜气洋洋地来报,说是兄妹二人皆是高中。

  陆询舟名列进士科一甲第二,陆玉瞻则排明经科二甲第七。

  晚间,卿许晏特地亲自下厨做了一大桌子饭菜犒劳二人,一家子其乐融融地坐在一处,温馨又和睦。

  用过晚膳后,陆询舟回到房间拆礼物。

  她之前在清暑宴上凭借一首《浮生一掷》赢得了不少声名,如今春闱高中,名气愈响,何况她又是两任丞相的女儿,生辰的送礼难免也会多起来。

  不过卿许晏早料到如此,提前几天吩咐过管家收到的礼物若非熟人,一律退回。

  即便如此,她还是收到了不少生辰礼物。

  三嫂送了她一套女子打扮用的脂粉。

  而三哥和二哥就不用说了,前者直接送了她一大堆新出的游侠话本,后者则送了她一本《算经十书》。

  打开书,扉页上还用楷书端端正正地写了一段话:

  妹览:

  适值芳辰,欣闻除授在即。汝尝为长清公主侍读,今公主主政户部,汝任度支郎中,此乃众望所归,金口所定。

  夫户部者,掌天下财赋,司邦国盈缩。九章之术,岂可轻乎?特赠《算经十书》一部,愿汝持筹若刘晏之精,计簿如李峤之明 。

  兄玉瞻手书

  陆询舟无奈一笑。

  卿许晏送了她一块徽州名砚。但见其赤比马肝,酥润如玉,背隐白丝,像是玛瑙一般光滑温润。说来也巧,刚好李容妤送给她的生辰礼物就是一只做工精妙的花形玛瑙杯。

  过去在宫中伴读时的熟人也都捎来贺礼。李玱赠了一只名贵的香炉,林南渟送来一套价值千金的檀香扇,李吟霁更是大手笔地送了好些珠宝首饰与漂亮衣裳。

  李安衾也有遣人送来礼物。

  一副出自前朝画圣之手的山水意境画,旁边还有公主殿下的亲笔提字“青山有思,白鹤忘机”,末了还有一只玉器,雕的是一只身形慵懒的猫亲昵地骑在一条大狗的背上。

  陆询舟脸色发红。

  她想起几日前李安衾与江鸣川成亲的那夜,那时她惆怅的心绪显得多么可笑。

  公主殿下的心中一直是有她的。

  .

  景升十年,三月晦日,春闱放榜。

  四月初三,殿试。

  四月十三日,殿试放榜。

  后世的二十一世纪网友们将这一年的科考戏称“历史上最卷的一届科举”[一]。

  报考人数高达50万,而最后通过殿试的及第者不过四百人,录取率不到千分之一。而被誉为“地狱难度”的进士科仅录取十七人。

  主考官和出题人由“全文背诵天团”谢符祯、张季康等人组成,殿试筛选出的试卷最后更是要经过晋太宗的严苛审核。

  并且此次科举及第的许多进士们都是为后世耳熟能详的历史书荧光笔对象和语文书常客。

  梁晋八大家之二的沈奢、沈瑰,太清阁十二名臣之三的变法大家魏清茹、铁血兵部范殊臣、青天阁老许秋山,而光是被《晋书》记录的就有二十六人。

  然而最令我们耳熟能详的还是那一年科举拔得头筹的状元。

  《晋书·陆询舟传》记载:陆询舟,字辞非,京兆人。景升十年进士擢第。

  你打开七下历史书,根据目录翻到“盛晋气象”,教科书会告诉你:

  在景升之治的推动下,大晋王朝呈现欣欣向荣之势,从晋太宗到晋睿宗在位期间,国内社会稳定,政治清明,百姓安乐,而文化领域空前繁荣,其中的代表人物有:卿许晏、陆询舟、沈奢等人。

  ……

  陆询舟生活于初晋与盛晋时期,她出身官宦世家,自幼受母亲熏陶,卓有文采。陆询舟的词前期以潇洒飘逸的情感与超脱世俗的情怀为主,有“词中谪仙”的美称;后期则多描写底层人民的悲苦与世情淡薄,词风老辣深沉,深刻反映了早期士人对封建君主专制的思考。

  然而两千年隔得太远,后世的我们只能从史书上轻描淡写的几段话去窥见一个人波澜壮阔的一生。

  那年陆询舟殿试高中状元,状元游街,她红袍加身,身骑白马,乌纱帽插宫花,锣鼓喧天中尽是少年人的春风得意。

  她能想到她一生之幸福与不幸都将从这一天开始吗?

  四月十四日,曲江宴。

  今日没有朝会,但李安衾还是起得很早。

  昨夜是江鸣川这个月的第三次侍奉。

  因为子嗣原因,按皇室规矩公主成亲的第一个月,无论如何驸马都必须住在公主府上,并且至少要侍奉公主三次。一个月后,公主才能凭借喜恶决定是要把人留在公主府上,还是赶到驸马府。

  当然,李安衾明显属于后者。

  这三次的侍奉也明显只是按规矩做做样子。

  李安衾也懒得装得更像一些,成亲后的这些日子完全当江鸣川不存在,她也无甚心思风花雪月。她每天忙于经纶世务,埋首案牍,一份又一份的奏疏认真过目批阅,后面索性每天都睡在书房,两人除侍奉日之外的日子就只有用膳时能见上几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天作之合 忠犬 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