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小姐想让我从良_冬日解剖【完结】(15)

  人的自我意愿是最显眼的信号。

  有心与无心的区别,便在于多么无聊的日常话题都可以延续下去,每一个点到为止,都有下一句主动来承接。

  在姜颜林看来,裴挽意并不是真正的被动型。

  相反的是,她很能掌控主导权,哪怕她的文字简单到没有情绪起伏,也总能适时地操控进展。

  就像现在,她随意而直白地问:

  “可以加你的Steam吗?”

  姜颜林很少将这种账号给出去。

  她不喜欢隐身,给人一种见不得人的避讳感。

  但不隐身,就会被随时看见她在做什么,用什么工具软件,在玩什么游戏,一周内的游戏时长多久,最近玩过哪些。

  所以除了非常熟的亲友以外,没人加过姜颜林的Steam好友。

  更别提暧昧对象和鱼。

  然而还是那句话——因人而异。

  对姜颜林来说,裴挽意是非常有“价值”的。

  她高傲得一目了然,但并不表里如一。

  物质与样貌给她施加了诸多光环,那不可否认是吸引人的加分项,但比起得到一件珍宝,姜颜林更感兴趣的,是珍宝的由来。

  像亲自撰写一部纪录片,用独到的理解,不偏不倚的笔触,将它的前世今生娓娓道来。

  这个过程,对姜颜林来说,便是最大的价值。

  只是在姜颜林不肯承认的地方,她同样也明白。

  ——想了解你,是因为想得到你。

  第13章 偷情般的刺激

  好友位最后还是给了出去。

  姜颜林知道,这并不意味着接下来她们会约着一起打游戏,因为两人在游戏上的偏好重叠面积不大。

  加这个好友最大的意义,不过是能看到对方在做什么。

  换做平常,姜颜林不会喜欢这种发展,因为已经侵占到了她的私人领域。

  以往在这一点上,姜颜林总是没得商量的。

  她交往过的每一任前女友,都曾经因为这方面和她产生过不小的冲突。

  最伤人的一次,是在和前前任的交往期间。

  那时姜颜林在港城旅居,与对方在当地认识。那是个很粘人的亚裔女孩,明明长着一张浓颜的脸,内心却十分少女。

  两人相识在一群老外朋友的派对上,没几天就上了床,将关系模糊暧昧地保持着。

  姜颜林知道自己总会离开港城,也谈不上多想发展正式的关系,所以在一开始就明确表达了她没有很认真。

  但时间长了,姜颜林多少有些心软,放任这段关系顺其自然地升级成了交往。

  旅居结束后,她回了家,却从不透露自己的地址给对方。

  对姜颜林来说,两人的年龄差距、阅历差距、经济差距,甚至是国籍的不同,都是需要漫长的时间去平衡的。在时机不够成熟的时候,她不会让双方过度绑定,免得负担过重,本末倒置。

  所以那一年的情人节,当她的小女友精心准备了手作礼物,想要买机票来看她时,姜颜林直接挂了电话,让她取消计划。

  这对姜颜林来说不是惊喜,是不想要的麻烦——尤其是这已经不是第一个这样制造“惊喜”的女友,但每一次的结果都和她预料的一样。

  她曾多次表明这一点,可对方总以为会有例外、特别的时候。

  姜颜林知道这很伤人,但她同样也意识到,她们不合适。

  即使抛开那些现实的因素,只谈论最本质的一点,结论也是显而易见的。

  ——她对这个人的喜欢没有到可以改变原则的地步。

  “小优真的对那件事耿耿于怀很多年。”

  前不久和港城的老朋友叙旧时,谈及这件事,朋友难免感慨一番。

  姜颜林没什么反省心,只冷淡地回了句:

  “所以今年她生日,一句话让我陪她去北海道,我不就挪出半个月的时间去了。当牛做马不过如此。”

  朋友很好奇,问:“你都能做到这份上,对她真的就没有一点喜欢了吗?”

  姜颜林想了想,最后回答:

  “我喜欢她,更多是希望她过得好。最起码分手之前,我对她就已经没有欲望了。”

  朋友顿时翻了个白眼,评价一句:

  “你就一纯肉食动物。”

  姜颜林欣然接受这个评价。

  打从十六岁时喜欢上第一个女人起,她就清楚自己什么德性。

  独占欲,掌控欲,爱欲,都是她最天性的欲望。

  十年来她不断验证了自己的本性,代价是伤害过很多人,也踩过一个又一个的坑,摔得四分五裂。

  但解构是重组的先决条件,事后将自己的碎片捡起来,拍拍灰尘,再粘合在一起,就会是新生。

  而在经年累月之后,困扰也是有的。

  因为寻觅到一家合口味的餐厅很难,吃腻它却很简单。

  尝过越多美食,就越挑食。

  姜颜林坐在电脑前,看着Steam好友列表里新出现的名字,思绪繁杂,但或许也是前所未有的清晰。

  ——有一家难得一见的餐厅就在眼前,排队很久,价格高昂,吃起来还很麻烦。

  可是不多付出一些代价,怎么可能吃得到呢?

  反正就只是,尝个鲜。

  不出意外,裴挽意加上好友后,并没有邀请姜颜林打游戏。

  而是直接约她看电影,还在老地方。

  姜颜林很想拒绝邀约,看看裴大小姐会是什么反应,但也只是想想。

  普通的训狗技巧在这样的人身上是不可能奏效的,反而大概率适得其反。

  姜颜林能清楚地感觉到,裴挽意最起码是个四层馅饼。

  第一层,应对所有不熟的人,社交礼仪完美,人情世故精通,明确知道自己的社交定位,扬长避短地吸引着周遭的人,却不会“装”过头,招人厌烦。

  第二层,是对待较为熟悉的人,无论是埃尔还是陆斯恩那些人,都和她关系很好,那是真心实意的友谊,不搀杂半点恭维。这说明裴挽意对待朋友是有真心的,起码在她的朋友看来,是这样。

  第三层,大概是对待更亲密一点的关系。

  她会展现性吸引力和魅力,会主动出击,暧昧调情都驾轻就熟,还不忘时不时露出一点“真实的自我”,可爱的,温柔的,果断的,体贴的。

  但姜颜林知道,这还远远不是全部的她。

  这论点暂时没有凭据,单纯只因为姜颜林不相信完美的假人。

  裴挽意这女人,连傲慢都是她魅力的一部分,很难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姜颜林本人不在此范畴内。

  在这短短几天的相处过程里,姜颜林已经基本了解了她的社交逻辑,那就是只展现好的一面。

  不熟的人,熟悉的人,暧昧的人。

  大家看到的她,都是招人喜欢的,最差也不过是被人嫉妒,或者被当作情敌。

  姜颜林不认为这有什么问题,谁都希望自己的形象是好的,藏不住缺点的人难道是因为不想藏吗?

  但裴挽意藏得太好了。

  这难免会让姜颜林想起韩叙和祁宁。

  不一样的是,韩叙的左右逢源多少带有自卑和奉献性人格,固有的思维让他本能地假装老好人,以此来交换他想要的待遇。

  而祁宁是天生孤傲,却又不希望被人察觉她的冷漠,所以才摸索出一套属于她的社交模式,来假装融入社群。

  裴挽意,似乎和这两人都不太一样。

  埃尔前不久问过,关于姜颜林为什么和祁宁分手。

  她不想和他聊自己的情感经历,只回了一句:“性格不合。”

  埃尔没有再多问,只是提醒道:“祁宁的前前任……就是在你之前的那个对象,也是Mavis的好友,你们有可能会碰见。”

  他那时犹豫了一下,又补了一句:

  “其实,祁宁也算Mavis的朋友,只是最近大家没在一起玩了。”

  姜颜林不怎么意外,但多少有些无语。

  一个韩叙就算了,又来一个祁宁,这群人是身上有什么隐形的绳子互相绑在一起了吗?拔出萝卜带出泥的。

  果然,她这辈子都和北美圈的犯冲。

  姜颜林不知道,裴挽意知不知道这些事,但就算知道多半也不在意。

  这么想着的姜颜林,丝毫没预料到——这是她对裴挽意的所有预估里,第一件出现偏差的事。

  晚上说是看电影,但其实更多时间都在埃尔的餐吧里帮忙。

  休整闭店一天后,预约还是没有取消多少,但人手多起来了,埃尔总算能勉强应付下来。

  裴挽意临时充当收银员,姜颜林帮忙点菜,顺便给不会中文的老外翻译。

  推广打出名气后,不少在这边生活的老外都慕名来尝鲜,大多是白人,但也有一些亚洲国家的。

  今晚上就有一桌日本人,还有一桌韩国人,姜颜林的韩语仅限于日常问候,最后还是裴挽意过来救了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天作之合 强强 相爱相杀  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