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在雨季上升_bqal【完结+番外】(75)

  乔悦的人生一直会这样,自己努力生活,构建她不会因为任何人离开而坍塌的象牙塔。

  哪怕曾经连清灏很想其中有一块砖是由自己填上的,但今天她也已经明白这样的想法太自私,完全是出于占有的欲/望,并没有给予乔悦真正想要的安全。

  她很好的在妥协里庆幸着,乔悦在离开自己后确实成为了可以幸福的人。只是连清灏也很模糊,最后那一年,如果自己真的像去年除夕那样贪心一点睡在乔悦身边,她们是不是就不会分开?

  那一年的乔悦正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她心中象征希望的高塔,又搭建到了哪一层?

  她是不是会一次次为自己让出半张床和被子,跟自己说外面好凉,你要进来睡。

  时至今日,连清灏已经无法验证了。还好今天连清灏也已经真的学会去爱,就像爱自己的家人一样,希望她强大,希望她不要受伤。

  连清灏也见过她爱的人自己建造的象牙塔了。

  乔悦没办法接受连清灏的支票,两个人僵持许久,她笑起来,问她是不是没带戒指,不然为什么一直给自己支票。

  连清灏摇摇头,说戒指也是带了的。

  “你身上可没有地方能装戒指盒。”乔悦说完,看向她扁扁的钱夹和漂亮的礼服,连清灏身上是没有任何口袋可以让她装下一个可以用来求婚的饰品的。

  但那双沉静的眼睛只是望着乔悦,直到乔悦意识到自己正披着连清灏的西服外套,才将手缓缓伸下去。戒指没有盒子,只是安静地睡在口袋尽头的角落。乔悦把它拿出来放到掌心,阳光下钻石每一面的光泽都映射着藏在连清灏计划里的爱与期待。

  而那个诚心实意买下它,并且希望用它来许诺一段不会逝去的爱情的人走到乔悦面前,将戒指拿起,然后像无数次演习过的那样把它戴到乔悦右手的无名指上。

  “起码让我看一次你戴它的样子。”连清灏说完,又开始期盼时光在这一刻停住。但这次好像停住也不够,于是她催促着它倒退,回到刚刚举办完婚礼的教堂,站在红头的尽头,连清灏如愿以偿地握住乔悦戴着戒指的手。

  “谢谢你,愿意成为我的家人。”乔悦讲到家人,终于把目光从戒指上收回然后仰起了脸,她的面颊上已经不能承受再多的泪痕,于是乔悦抱住连清灏,又说了一次谢谢。

  这个拥抱结束后,乔悦将戒指摘下,很平静地还到连清灏手中。

  第65章

  《胎记》首映以后便在国际上成为热门话题,乔悦也因此被人熟知,国内的文娱圈子,也都开始凭着她出国前的两部话剧讲自己与她的一面之缘或对她本人进行解读。

  实际上《胎记》的风格与乔悦在潞城创作的话剧风格大相径庭,因为《胎记》是一个共同创作的剧本,乔悦只是提供了主要的灵感。但不同肤色的女性身上“胎记”颜色都是不同的,这个不同的具体刻画,是由剧团里来自不同国家的女生一起拼凑的。

  《胎记》的舞台表现无疑是暴力和露骨的,她很尖锐,对朝向任何群体的指责都没有任何回避的倾向。

  而乔悦早年的风格更加温和也更浪漫,是小清新的文艺作品,里面的角色即使内核强大,但浪漫却是主要元素。这些作品或许都算不上很有表达的作品。只是那一年潞城的观众买账,也可能是陈观静禾带火了第一部,第二部改编成喜剧又有电影投资。

  所以很难说如果陈观静禾没出现,那么乔悦还有没有可能走到今天。她大概还是能攒够去意大利留学的钱,但早一年晚一年就都不会遇上同一批人,而这批人中替换掉一个,《胎记》也许就不会诞生。

  还有一点很重要,陈观静禾确实丰富了她的生命体验,让她体会到更多痛苦,关于陈观静禾的青春期,还有与之在分开前那段激烈的拉扯,都让她对伤痕有更多的思考。

  回国后的第三个月,乔悦受邀去参加慈善晚会,场地里影视大咖云集,当然还有各个品牌的代理与手握重金的投资人。乔悦穿的很简单,一件借来的不太贵重的礼服,身上也没有戴任何首饰。

  这样大的场合乔悦其实只是来充当标签,因为话剧毕竟艺术性大于商业性,所以她并不会在其中参与太多名利角逐。坐在角落被拍到张照片就足矣,毕竟这类主办方只是想要表达自己对当代艺术文化有足够的敏感。

  陈观静禾距离乔悦的位置很远,她坐在正中央左边第二排的桌子上,基本可以算作晚会的焦点。在她身边的人,既有刚得了国际影后的大花,也有最近一年爆火的流量小生,镜头屡次从这一桌人身上扫过,时不时就给予她们面部表情的特写。

  乔悦其实对这种场合的兴趣不大,碰巧身边的女人跟她聊天,两个人就因为一个都不属于自己的场合变得投缘。女人自我介绍叫胡珂,乔悦也告诉她自己叫乔悦,之后两个人开始聊国内最近比较火的电视剧,没有很讳莫如深的文化探讨,只是讲各自对现在电视剧里女主角塑造的看法。

  晚宴结束,乔悦跟胡珂添加了联系方式,这一晚她跟陈观静禾不仅没说上话,甚至两个人连一个照面都没打。

  半个月后,《Eha》的专访同时邀请了她们,乔悦化好妆的时候陈观静禾还没结束,于是她坐在休息室等待,并且随手从桌子上拿了一本往期的成品来看。

  国内对于纸媒的重视程度远低于欧洲和北美,杂志的销量通常取决于封面明星粉丝的购买力,访谈的内容足够出色会被截取然后放到互联网上供人转发,但确实很少再有人关注杂志本身的内容。

  但《Eha》确实是目前国内最有含金量的三大刊之一,请到乔悦,也是因为她在话剧领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所以这次乔悦并不是来镶边,她与陈观静禾也并不排在同一期,而是作为封面充当各自那期的主角。

  乔悦这期先出,陈观静禾那期则排到她之后,因为那时有陈观静禾的新片上映,这样的安排可以将两个人身上的流量最大化利用。

  这是乔悦第三次上杂志,没什么经验,不知道为什么主编会将她们的访谈约在同一天。

  而且,她以为陈观静禾这样体量的艺人会在拍摄当日有自己单独的休息室。但来叫自己去拍照的人并不是场助,休息室灯光明亮,陈观静禾走进来时,瞳孔的黑与皮肤的白被照的异常分明。

  “该你了。”

  时隔三年两个人之间的第一句话,就是这样一句极其冷淡的工作提醒,乔悦合上杂志看了一眼面前的人,穿着灰色的衬衫和薄薄的西裤,给人的感觉十分放松。她的身边没有助理和经纪人,但整个人的气色要比分别时看着健康许多。在意大利参加综艺时她的皮肤其实有轻微的晒伤,但如今已经恢复完全,应该是红气养人。

  乔悦对状态这样好的故人,没什么久别重逢的怅然,所以只是说好,起身便要前往影棚。

  陈观静禾站在她面前,亭亭玉立,俨如宫殿正中的落地明灯。乔悦从她身旁经过,都不用叫她借一步就可通行,两个人就这样擦肩,没有寒暄也更必要愿叙旧。

  影视剧和话剧注定不是一个圈子,所以见面必然事在人为,一周后陈刚女儿的成人礼在京举办,当时乔悦正好在那边参加一场戏剧节,没想到多年前的一面之缘,竟让陈刚主动邀请乔悦这位活跃在舞台艺术领域的电影外行。乔悦带了伴手礼前往祝贺,刚进入酒店宴会厅就受到陈刚注意。

  陈刚的女儿经由爸爸介绍给乔悦,一见面便表达了自己对《胎记》的喜欢。

  乔悦很喜欢这个女孩,但还没说几句话,陈观静禾就过来送一份贺礼,她双手打开一个红丝绒的方盒,里面躺着一个月前她在慈善晚会排下的珍珠项链。价格和来路都表现了她的莫大心意,只是乔悦看见她的经纪人跟在身后,不由得在心里感慨如今娱乐圈姓陈的人太多。

  陈刚、陈观静禾、陈照年,让人不得不怀疑如今的娱乐圈已被陈家控制。如果不是了解她们只是本家而非一脉,恐怕今天这样的场合乔悦都会因为惧怕娱乐圈的黑暗而不敢出席。

  一个月前,陈观静禾跟乔悦之间的座位还相隔二十米有余,如今被安排在一起,着实让人感到尴尬。更尴尬的是落座前陈刚像对换角一事完全不知情一样问两个人最近如何,陈观静禾笑着回他只是偶尔联系,毕竟意大利与国内有七小时时差。

  “那乔悦现在回国你们可以多走动。”陈刚讲完这句,便去迎接新来的客人。

  乔悦这次来京不只是参加戏剧节,她正筹划一部新剧,目前还在组建班底。饭吃到一半,她在身旁的人都开始敬酒聊天时也挑选着自己可以去建立联络的对象。老艺术家多半不喜欢乔悦作品太过锐利的表达,所以她只能考虑那些年轻的女性从业者。

  坐在往前数两桌的李楠很快就吸引了乔悦的注意。

  乔悦主动去向对方敬酒,得到对方受宠若惊的回应。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破镜重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