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驭——”马车突然停了,周遭一片寂静。
不一会儿,只听见咚地一声闷响,有东西砸到了他们马车的车顶。
小侍女掀了车帘问:“阿沈,怎么了?”
“没什么,只是一只冻僵了的鸟。”车夫凉浸浸的声音穿过车帘缝隙,飘进杨玫耳朵里。
“没事就好,继续赶路吧。”小侍女放下厚厚的帘子,马车继续缓缓向前。
杨玫有些好奇地问:“舅母,阿沈就是她的名字么?”
舅母正低头摆弄布料,她想给杨玫做顶好看的虎头帽子,随口说道:“是呀,怎么啦?当时一得知你的消息,我和你舅舅就起了带你回老家的心思。”
“然后呢?”
“我们在附近的庄子里寻了你几日,正碰上阿沈在附近找活儿,问我们需不需要帮手。”
“年关找不到愿意赶远路的车夫,我们便雇了她,她有些身手,力气也大,那晚就是她找到你,将你抱回来的。”
原来那晚不是做梦...
“我们阿玫很喜欢阿沈么?到时候舅母问问她,愿不愿意留在杨家照看于你。”舅母笑着说。
杨玫歪头:“我只是好奇,她长得这么美,拳脚一定很厉害才对。不然怎么敢一个人出来给人赶车。”
车厢内的众人:......
一旁的小侍女也扑哧一声笑了。
杨玫:“怎么了?”
舅母干笑着道:“阿玫是越来越会开玩笑了,看来病是大好了。”说罢拿起一块杏脯塞进杨玫嘴里,做了个手势,不准她再说话。
————
一行人到了杭州后,因着山路险峻,杨玫又未恢复全,又从杭州改走水路。这一路从白雪茫茫的北方走到还有些绿意的江南,共走了将近两个月,才堪堪在除夕前赶到了家。
终于又回到了歙州城,杨玫站在渔梁坝上苦笑,她目光穿过河岸上卸货的重重人群,落在阿沈的背影上。
一路来,阿沈的话不多,看起来对什么都不怎么感兴趣,但杨玫却隐隐觉得,阿沈在观察自己,带着一种审视的目光。
她到底在看自己什么呢?杨玫想要开口问问她,又怕对方根本不搭理自己。
要不还是先过年吧,杨玫想。
故节当歌守,新年把烛迎。杨玫在歙州度过了她在乌唐朝的第一个年。这段时间,歙州城最主要的街道熙和街上处处张灯结彩。除夕那天夜晚,她和二哥怀瑜追着街上戴面具的傩舞人群跑了好久,拉着冰山脸阿沈一起放爆竹,饮了一杯花椒酒,还因为守岁时睡着了被怀瑜大声取笑。
回到家中,众人围着火炉叙话,火上的茶炉咕噜噜冒着蒸汽,满室茶香。
不知又添了几回水,撒了几次盐。杨玫望着眼前炭火哔剥作响——为了不让二哥继续嘲笑自己,她还多饮了几大口茶,可是视线还是越来越模糊,实在撑不住,真的是又热又困——歪着身子又倒下了。
“唉。阿沈,过来,”舅母无奈,“把小姐抱回房睡吧。”
“是,夫人。”清冷的声音响起。
杨玫感觉身体腾空,被很小心地温柔抱起。
又是熟悉的松木香。整个人好像躺在棉花团里,杨玫忍不住往那散发着热气的怀抱深处又挤了挤。
阿沈低头看着怀里的小姑娘,闭着眼,小脸红扑扑的,刚刚,好像还笑了?
她放慢脚步,怀抱杨玫走过庭院竹影摇曳的走廊。
远处爆竹声音乍响,怀里的小兽似梦中不安稳似的动了动,阿沈蹙了一下眉头,动作轻微掐了一个手诀,霎时,周边的炮竹声都像是被阻挡在了两人之外,只余远处时亮时暗的火光。
这下她可以安心睡到天明了。
第3章 圣鸦
◎景隆五年,元日。一大早,天还是蒙蒙亮,杨玫就被小侍女明月喊醒。◎
乌唐景隆五年,元日。
一大早,天还是蒙蒙亮,杨玫就被小侍女明月喊醒。
昨天不记得是怎么回来的房间,连大哥教了她几遍要对祖母说的吉祥话“福延新日,庆寿无疆”都没说出口,只记得最后鼻尖萦绕的松木香气。她问明月:“昨天是谁把我送回来的?大哥吗?”
明月一边给杨玫穿衣,一边说:“是阿沈抱小姐回房的,她力气最大。小姐你昨天走后,二少爷还学你呢,捧着空空的茶碗,突然往一边倒下。连老爷都笑了。”
杨玫笑了笑,没太在意,又问:“那阿沈呢?怎么没见她人? ”
明月:“说是一大早就回家探亲了。明日便会回来。”她麻利地给杨玫头上梳了两个角,还在眉间点了一点红,看起来非常的喜气。杨玫穿着簇新的袄子,站起来颇为满意地转了一圈,伸手给明月点了个赞,准备去外祖母院里请安。
“啊 啊 啊。”院子里传来怪异的鸟叫。
听见这声音,明月脸色一变,小声嘟囔道:“圣鸦怎么来了?小姐,这是圣鸦,百姓见了须得跪拜祈福。我们还是先不要出去的为好,等.....”话音未落,杨玫却已跨出房门走到院子里。
循声望去,只见一只黑色大鸟停在院墙外一株乌桕横着的枝桠上,尖利爪子死死抓住脚下枯枝,漆黑的眼珠子正阴恻恻地盯着杨玫。
杨玫愣了一下,这乌鸦,是在看她么?她想起自己快要被冻死那晚,窗户外站着的,是不是也是这东西?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gl/15_b/bjTCw.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天作之合 逆袭文